娇宠屠夫小夫郎[种田]: 130-145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娇宠屠夫小夫郎[种田]》 130-145(第1/21页)

    第131章 屯田司日常4

    宁乘风在现代时, 有段时间闲在家里,看了许多的美食制作视频。红薯干和红薯粉的做法,他都刷到过。

    红薯干做法简单, “三蒸三晒”即可。红薯粉就有些复杂了, 将红薯切块后, 用石磨磨成红薯糊,再经过反复地过滤、揉浆, 制成淀粉, 淀粉加水制成淀粉糊,再经过揉粉、烫粉定型、过凉、晾晒等步骤,才能制成红薯粉。

    虽然有些麻烦,但再过些日子便要入冬了, 宁乘风不敢耽搁,挖完红薯的第二日, 便开始着手做这事儿了。

    杨怀还在屯田司公田那里看顾着红薯, 宁乘风一个人做起来效率又太慢了。红薯粉的方子还要用来开红薯作坊的,宁乘风不敢轻忽,让张管事从后厨的人里头,给他挑了两个身世清白,人品可靠的小厮来帮忙。为了做红薯粉, 他还特意买了一头驴子, 一个石磨。

    后头两日,宁乘风将红薯干和红薯粉的制作方法教给了岳茗和那两位小厮, 并带着他们上手做了一遍。宁乘风去工部上值后,岳茗便负责盯着那两个小厮制作红薯干和红薯粉, 宁乘风下午回来后, 再同他们一起做。

    如此过了五日, 红薯干和红薯粉便都做好了。这次收获的红薯一共近两百斤,有约莫二十斤被宁乘风蒸给岳茗他们吃了。

    剩余的红薯被分成了两部分,其中一百斤红薯用来做红薯粉,另八十斤,做成了红薯干。最后的成品是红薯粉和红薯干各二十斤。

    红薯粉做好那日,宁乘风亲自下厨,做了酸辣粉给岳茗和云哥儿他们吃。

    半透明的红薯粉浸泡在红油汤底中,红薯粉上是翠绿的青菜,旁边还放了豌豆、葱花、小米辣,还有切得碎碎的肉沫,让人瞧着便胃口大开。

    刚出锅的红薯粉热气腾腾的,闻着鲜香扑鼻,吃着酸辣可口,迎得了大家的一致赞许。

    岳茗吃不了太辣,但又喜欢这种口味重一点儿的食物,这会儿吃得嘴唇通红,鼻尖也冒出了一点儿细汗了。宁乘风拿出帕子替他擦了擦汗,又给他夹了两筷子青菜,让他解辣。

    云哥儿只吃了一口,便爱上这味道了。一气儿将这碗酸辣粉吃完后,他看着剩下的汤底,突然灵机一动。

    “三哥,这个红薯粉是不是也能做火锅的食材呀,它吸足了火锅里的料汁儿,一定很好吃。”

    云哥儿做厨子久了,对于食材的搭配也有了些心得,一想到火锅里头的红薯粉,他的口水都快要流出来了。

    宁乘风早知他这弟弟在厨艺上的天分了,这会儿听到他说这些,也并不意外,“不错,确实很合适,等咱们的红薯粉再多做一些出来,你便可以去试试了。”

    这几日山云小馆的食客们已经吃上火锅了。同在湘江府城时不一样,如今馆子里的火锅被云哥儿他们做成了一人份的小锅了。

    每位食客一个小锅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锅底。麻辣牛油锅、酸汤羊肉锅、还有清淡可口,号称能美容养颜的百合菊花锅,诸如此类的锅底山云小馆应有尽有,任君挑选。

    京里人冬天本就有吃火锅的习惯,不过他们把火锅叫做“古董羹”。

    外头一些大酒楼做的古董羹,味道并不比山云小馆的火锅差,不过山云小馆有一样独门调料——辣椒,又有宁乘风提供的麻辣牛油底料配方,所以爱吃辣的食客,还是会优先选择山云小馆。

    有了红薯粉,山云小馆又多了一样新食材,云哥儿十分欣喜。岳茗面上不露声色,但看后院那些红薯的眼神是更加热切了。

    晚上,宁乘风同岳茗说了红薯作坊的事儿。

    岳茗有些不解,为什么要将红薯作坊放到山云小馆名下。

    宁城风仔细为他解释了一番。

    红薯粉做法复杂,流程繁琐,五斤红薯才能做出一斤红薯粉,造价会比较高。如果单独开一家红薯粉作坊,一来未必会有人买账,二来还得在宣传上多费功夫。

    但放到山云小馆名下就不一样了,俗话说“背靠大树好乘凉”。山云小馆如今在京里鼎鼎有名、炙手可热,有一众追随者。等山云小馆的酸辣粉在京里风靡起来,那山云小馆下面的红薯作坊自然也会声名远扬。

    山云小馆现在是京里的“风向标”,因为价格贵了些,还出现不少“平替”了。云哥儿他们每推出一样热门菜色,外头的小酒楼便会争先恐后地模仿跟风。

    等酸辣粉推出之后,只需要在山云小馆略略提一下红薯作坊的事儿,红薯粉便不愁销路了。山云小馆菜色本就昂贵,那些人有了心理准备,红薯粉卖贵一些,他们也能接受。

    民间不乏能人异士,宁乘风猜测,等后头红薯种植在大楚推广开了,想必红薯粉的做法也会很快被研究出来,到时候他们便会失去独家的优势。不过酸辣粉是山云小馆研究出来的,先入为主,大家以后买红薯粉也会更认可山云小馆的招牌。

    所以他们的红薯作坊,依然能保证竞争力。

    多一门赚钱的买卖,岳茗自然是乐意的。山云小馆如今请了人帮他分摊掌柜的活计,再开个红薯作坊,岳茗也抽得出身。

    不过宁乘风只希望岳茗每天开开心的,做一点儿自己喜欢的事儿,若让岳茗太忙,那就得不偿失了。宁乘风打算等屯田司那边的红薯收回来了,便让杨怀来打理红薯作坊,岳茗只需要偶然帮忙把关就可以了。

    翌日,岳茗同云哥儿商量后,应下了这事儿。红薯作坊的名字就叫“山云坊”了,以后山云坊制出的红薯粉,外包装上都会印上山云小馆的印记,让别人一看便能知道是山云小馆的产品——

    屯田司公田那里的红薯种下还不满三月,宁乘风这几日过去看了下,这批红薯和他收的第一批相比小了一半。好在这一批数量多,算下来应当能有个一千斤的样子。

    宁乘风原打算让红薯再长长,但后头几日天气愈发冷了,红薯不耐低温,再不挖出来,也长不大了。若是受了冻,还会影响明年的产量。

    于是,这一日顾行之便被宁乘风请到了细水巷子。

    宁乘风说要请他看自己挖红薯,顾行之一开始还不解其意。但宁乘风一边挖,一边同他介绍红薯的好处和生长习性,还说这东西落地生根,种起来十分容易,若是放到他们军营里头去种,也不费什么功夫。

    顾行之听着听着便有些明白过来了,他这儿婿八成是想让他手底下的士兵种红薯。

    顾行至不置可否,宁乘风也不着急,还让下人给顾行之洗了一颗红薯,让他尝尝。

    这批红薯虽然个头小,但口感却不比前头那批差,吃起来又脆又甜的,有些像板栗的味道。

    顾行之吃着这可口的红薯,旁观宁乘风带着下人劳作。但眼瞧着红薯越挖越多,他便有些坐不住了。这两块一共不到一分的地,最后竟然挖出了四百多斤的红薯!

    “我之前从未听说过这‘红薯’,你是从哪里弄来的,它产量为何这么高?”顾行之虽然没种过地,但也有田地,顾家那些田地种的水稻亩产约莫是一百五十斤左右,种麦子约莫是一百斤出头。他从未见过红薯这么高产的粮食作物。

    即便顾行之一贯镇定,这会儿也有些冷静不下来了。他围了那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