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宠屠夫小夫郎[种田]: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娇宠屠夫小夫郎[种田]》 50-60(第8/14页)


    岳茗和云哥儿卖完了饭菜又等书生们吃完了,收了碗筷才回去。

    头一日的生意便这么好,云哥儿笑得合不拢嘴,回去的路上还哼起了小曲子,岳茗脸上也带了淡淡的笑意。

    宁乘风下午回去,便看到这两人在他和岳茗屋子里头,两人笑眯眯地在那里数铜板呢!

    宁乘风哭笑不得,他和岳茗也攒了几百两银子了,也没见岳茗这么激动过,难道这亲自下场收的铜板感觉不一样?

    第二日,岳茗和云哥儿把饭菜增加到了八十份,结果卖得比前一日还快。至此他们便每日做一百份饭菜去卖了。

    宁乘风帮着算了一下,每份饭菜卖价十六文,其中成本约莫是十文,每份能赚六文钱,每日一百份的话,算下来一日能赚六百文。对于去镇上做一天短工挣三十文钱的村里人来说,已经是个天文数字了。

    不过他们现在用的蔬菜都是自家种的,马上就要被摘完了,到时候就得花钱买了。云哥儿和岳茗跟刘桂花说了,让她帮忙打听一下,村里哪些人家的菜愿意卖的,他们去收。

    不过蔬菜便宜,一文钱能买一堆,成本也加不了多少。当然还有人力成本,不过这年头的人都没这个概念,也不拿这个当回事儿。

    云哥儿这门生意赚的钱让家里多了个进项,大家没想到这小买卖还挺能赚钱的,都很是惊喜。

    第56章 小考

    云哥儿的小买卖步入正轨了, 宁家人都很高兴,晚上刘桂花和王英下厨,一家人好好庆祝了一番。

    吃完饭后, 宁成安将宁乘风喊到侧屋里, 说有事儿跟他商量。

    是药草生意的事儿。

    平菇的生意还没恢复, 宁成安这些日子都在家里闲着。他忙活惯了,如今闲下来竟还有些不习惯了, 所以又琢磨了些新主意。

    “种药草?咱们家如今怕是抽不出人手来做这事儿, 你是打算雇人来种?”宁乘风有点儿惊讶。

    “没错。药草生意利润很高,但山上的药草终究数量有限,还受季节限制,到了冬日, 那些药草大都枯死了,有时候刮风下雨, 也不便上山采药, 实在是影响了我们药草生意的拓展。咱们现在还只给县城的两家小药馆供了货。”

    宁成安说到这里十分惋惜,他之前去县城最大的药馆打听过了,他们有意向收,但宁家能提供的分量太少了,人家嫌费事, 最后还是拒绝了。

    这送到手边的银子赚不到, 宁成安有些不甘。

    自打宁成安把药草生意做到县城去后,宁乘风便没怎么管这事儿了。他之前把药草的常见种类, 药用部位,处理方式, 都教给刘桂花等人了。原先给镇上医馆供的那点儿份量, 刘桂花她们顺便就帮他采了。

    后来宁家的药草生意做大了, 也为他们家赚了不少钱。不过没想到,宁成安如此奋进,半年不到,他又有了自己种植,扩大生意的想法。

    这生意一直都是宁成安在做,他做事向来稳妥周全,既然能提出来,想必是有些把握的。

    宁乘风一手撑着额头,一手在木桌上轻轻地敲击,思量了一会儿道:“二哥,你可有把握种出来后能找到新买家?”

    宁成安点头,“是有些成算。我之前去县城那些药馆和医馆都问过,有几家都是有意向跟我们合作的,但后头因为量太少了,没谈拢。咱们卖得便宜,处理得又好,还有府城来的行商找我打听呢!”

    宁成安顿了顿,又道:“我之前觉得做行商的生意不稳定,平菇赚的钱也够咱们花了,所以不想再多费事。但这几日看到云哥儿做生意,我有些触动。他一个小哥儿都想着自食其力,谋求发展,我一个汉子,还攒了些门路和家底,实在不该不思进取,只想着吃老本啊!”

    宁成安这个说法,宁乘风也是赞同的,做生意不能只求稳妥,也得敢于尝试。

    不过买家有了,药草能不能种出来,种出来了收成好不好,这也是需要考虑的。

    宁乘风停下了敲桌子的手,坐直了身体,看向宁成安:“既然要种,请何人来种,种什么品种,种多少,二哥可有考虑?这药草和庄稼种起来可不一样,最好还是有专业的人来指导。”

    其实常见的那些药草的生长习性,种植方法,宁乘风都知道。可惜他现在要上学,过些日子还要忙水稻施肥的事儿,实在是抽不出身来。

    宁成安对着宁乘风笑了笑,朗声道,“你放心,这些问题二哥都考量过了。种药草的人就在村里寻摸,找几个知根知底,老实肯干活的。我过几日去县城跑一趟,打听一下药馆需求最大的那几样药草,先种个十来亩,后面再看情况调整。”

    “至于药草种植的专业人才,这几日我去镇上打听打听,看有没有懂这些的人,请一个过来给咱们指点一下。三弟你觉得如何?”

    宁成安考虑得这么周到,宁乘风也没有什么疑虑了,只建议道:“二哥,不同的药草对于土壤和光照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你记得要先把药草种类定下来再买地,其余的也没什么了。”

    宁乘风同意后,宁成安又跟其余的家人说了一下。大家都没什么意见,这事儿便这样定下了——

    流光易逝,转眼间宁乘风便迎来了开学后的第一次小考。

    他对这次小考期盼已久,一是憧憬小考后的那两日假期,二是想要检验自己一下自己这段时间的学习成果。

    这一个月以来,宁乘风自觉能跟上宁夫子的进度,对院试也有了些信心。但毕竟是穿越过来的,思维与这个时代的人有差异,宁乘风担心自己学偏了,想通过考试来验证一下。

    小考的内容跟院试大体一致,基本上就是本经大义,诗赋论,还有时策和算术这些内容。

    小考题量比院试少一些,考试时间也是一日,分上下午两场,考试期间镇学封闭,中午不得外出,只能去膳堂用饭。

    考试开始后,夫子们手举写着题目的牌子,在屋里来回走动,展示给席间的学子看。

    宁乘风快速地把题目抄写下来,他打算先在草稿纸上用草书作答,最后再用柳体将答案誊写到答卷上。

    上半场的试题有《四书》三道,《五经》各一道,史论一道,命题诗一道。

    宁乘风先挑了自己擅长的作答。

    经帖这类的题目对于宁乘风来说自然是信手拈来,墨义也难不倒他,宁乘风轻松地将这两类试题答完了。

    接下来便是史论了。史论有点像现代的作文题,要对史书中的一段文字进行释义,并表达自己的见解。这是个有些主观的题目,得分的高低不仅看答题人的学识,也与判卷人的喜好相关。

    宁乘风的史论经常被宁夫子批评,说他论点离经叛道,与科举的答题策有偏差。

    但这些都还好,对宁乘风来说,最难的还是作诗。

    诗这个东西,不仅要求立意明确,还得讲究平仄,对仗,韵律,最重要还是要有意境,有诗眼。

    宁乘风为这首诗头疼了两刻多钟,终于硬着头皮,七拼八凑写出了一首——

    上午的考试结束后,宁乘风和刘文锦、宋慕柏去膳堂用饭。被考试摧残了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