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力能扛鼎: 第192章 第 192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我力能扛鼎》 第192章 第 192 章(第1/2页)

    十几位伤病号都有家人来接。刚把伤员送进来的那天,

    家属全吆五喝六的,闹得两头难看。

    这会儿要走了都挺热情,各家都备了礼,

    从吃喝到穿用全有,堆了满满一桌。

    赵大人一拂衣袖,光风霁月地表示“分内之事,不能收”。

    奈何唐荼荼和杜仲眼皮子浅,满口“您客气了客气了”,把里头的金银清点好,数出诊金和药品的钱来,贵重礼物全退回去,倒是把新鲜蔬果和几匹绸布全留下了。

    “你们俩……”

    赵大人噎得不轻,

    唏嘘着少年人不懂事,摇头晃脑地走了。

    胡嬷嬷伸长脖子瞧着他出了院门,啐了一声:“这老家伙,诊金都不要,

    到时候衙门一核账,

    亏空的岂不是得咱家贴补?”

    “背后不说人,别给老爷惹麻烦。”唐夫人展开那几匹布料看:“绸子都是好绸子,杜仲你来,我给你量量,回头裁几身衣裳。过年的新衣再不裁就迟了,你爹娘都不在跟前,就叫我过个干娘瘾吧。”

    杜仲愣了愣,

    唐荼荼推了他一把:“过去呀。”

    这少年局促地抿抿唇,走过去,他没劳烦唐夫人和胡嬷嬷动手,

    自己拿着绳尺量了腰宽。

    唐夫人笑了:“光量腰宽着和胡嬷嬷一人一头,拉着绳尺绕着他缠了一圈。

    杜仲整个人僵在那儿,他极不习惯和人有肢体接触,举着双手,不知道该往哪儿放。

    他幼年失怙,连爹娘姓什么都不记得了。师父年纪大了,揣着一肚子良医救世的大理想,于生活琐事上操心不了那许多。

    什么量体裁衣,杜仲还是头回体验。

    一抬头,看见唐荼荼眯着眼睛,笑得腮帮子圆鼓鼓的。杜仲有点恼,又奈何不了这两个妇人的热情,丧气地垂下了眼睛。

    赵大人身上有诸多缺点,他好大喜功,偏又胆小怕事,极其好面儿……但这人身上也有一个很值得说道的优点,就是不恋权。

    赵大人过完年三月就要离任了,这程子忙着与各大家族的宗亲族老套情分。

    京官与地方官不同,京官升与贬,全凭上头人一句话;地方官,尤其是知县这样的一地父母官,论起功过,一半要看你在任时做了什么事,另一半出于民之口,民心向背会成为考绩的重点。

    要是清官、好官,离任前都有本地德高望重的人给写功德书,夸夸这官员任上干得好。

    干得不是那么好的、没能为治下百姓谋着福祉的官,就得从人情上走动走动,互相行点方便。

    唐家人每天在县衙里进进出出,赵大人不在衙门的时候,县丞、捕头、师爷全把唐老爷当成管事的,几人坐在正堂里议事。

    真要论起来,唐老爷一个还没上任的来主事,这明摆着是越俎代庖。赵大人看见了却还挺高兴,乐呵呵说:“振之,真好啊,你上手快,我心甚慰。”

    唐老爷揣摩观察了好几天,发觉赵大人是真的乐,毫不顾忌与他一起主事。年关政务多,各县要统计收成、要管控粮肉市价……

    他全与唐老爷商量着处理,每天“振之你来”,“振之你觉得这事该如何如何”。

    唐老爷心里那点恼火又灭了三分。

    伤病号走了,偏院的床榻铺盖全要处理,用过的床单被罩烧了,杯碗要水煮消毒,地面泼上滚烫的药汤,擦得光可鉴人,用艾叶熏了屋,又大开着窗户通了一天风。

    古嬷嬷不懂这烧伤,寻思这又不是肺痨,怎需要这么费事儿。瞧杜仲和三姑娘坚持,也只好照做,带着几个仆役忙活不停。

    唐荼荼惦记着那个双腿严重烫伤的黄八宝,这几天还吩咐门卫,要是他家回来看病,不要拦着,让他们进来。

    却一直没等着。

    她隐隐觉得不好,点了两个人去黄八宝家打听一下,仆役回报说:“人家不让我俩进去,说是家里请了神医,不劳烦咱挂心。”

    唐荼荼不太信有人能治下肢大面积坏死,但市井中也常出奇人,说不准蹦出来个真神医,便让人盯着点,每天过去问问情况。

    她将近天黑才回家,跨过一条街,再转入巷口就到家了,前后不过五百步。

    走在窄巷中时,房顶上有人“吁——”吹了一声口哨。

    唐荼荼仰头去看。

    叁鹰蹲在房顶上冲她笑:“姑娘吃了没?有什么喜事呀,怎么心情挺好啊?”

    唐荼荼也冲他笑:“你什么事儿啊?”

    叁鹰:“这不殿下又来信了,我给您捎过来。”

    他顿了顿:“您得空多写两张,有什么想说的该说的都写上去,要是实在没什么写的,聊聊时政、聊聊鸡零狗碎的琐事不也挺好的?”

    叁鹰又装模作样抹抹眼睛,替主子掬了一把同情泪。

    “您是不知道啊,那边关多苦啊,殿下连个唱戏的、连个变戏法的也见不着。一个月顶多四五天打仗,不打仗的时候他能干嘛?只能闷头坐着。”

    “咱们人手多,捎点什么物件也方便,姑娘有什么想捎带的都行。要不这大老远的来回送信,你们一人写那么薄泠泠一页纸,跑这一趟多耽误人手、多费马啊。”

    他心说:主子,奴才也只能帮您到这儿了。

    唐荼荼笑得不行:“行行,我知道了——信呢?”

    叁鹰跳下地,双手捧上一个缩口布袋。听到巷口有动静,他立刻拱手告别,鹞子一般几个起落,飞檐走壁,不见了踪影。

    沉甸甸的,也不知道装了什么,唐荼荼借着灯笼光往袋里瞅,黑灯瞎火的什么也看不着。她把这袋子藏在身后,一路背着两只手回了屋。

    宅子小,人多,一到饭点总是热热闹闹的。

    今晚好几个菜,厨嬷嬷学会了做海鱼,得意地卖弄手艺。口味确实不错,她们初来乍到,吃不惯本地人喜欢的清蒸,做鱼还是酱油醋浇汁、红烧后浇糖醋汁的做法,酸甜味勾惹得味蕾大开。

    唐荼荼却吃得心不在焉,飞快扒拉了一碗饭,放下碗筷离了桌。

    她爹还纳闷:“荼荼今儿胃口不好?怎的只吃一碗?”

    唐荼荼落下一句“有事儿,有大事”,话落三步并作两步跑了。

    她回屋洗净手,擦干净桌面,才把布袋放上桌,系紧的带子解开,里边露出一只多棱多面的铁块。

    好像是个机关盒,外壳打磨光滑,怕她不认得,上边还贴了三个大字——“鲁班锁”。

    唐荼荼放在耳边摇摇晃晃,没听到里边有机括的声音,只有八根铁条紧紧楔在一起。

    她翻来倒去摆弄半天,解不出来,鼓捣得盒子变了形,又凭着记忆复原。这回她学聪明了,往每根木条上编了号,左1234,右1234,用数学思维解。

    左1上移,腾出的缝隙可供右1和左2移动,可以单个移动,也可以同时移动,也就是三种移动方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