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力能扛鼎: 第136章 第 136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我力能扛鼎》 第136章 第 136 章(第1/2页)

    将要睡下的时候,

    芳草来传话,说叶先生和牧先生回来了。

    唐荼荼忙披了身衣裳出门,被芳草喝住:“姑娘就这样披头散发的去外院?胸衣呢,

    胸衣穿了吗!袜子也没穿!”

    “我忘了……”

    唐荼荼穿上胸衣,

    三两下给自己扎了个马尾辫,

    省了穿袜子的工夫,

    左右她裤子长,能盖过脚腕。

    两位先生踩着关城门的时辰回城的,

    离子时宵禁也不远了,两人几天没换衣裳,

    风尘仆仆地进了门,

    正坐在饭堂大口吃面,

    瞧着狼狈得不行。

    “先生怎么去了这么些天?琉璃作坊不好找吗?”唐荼荼问。

    叶三峰放下碗:“地方好找,

    就是临时起窑费事儿,

    琉璃要烧两天呢。”

    他说着话,牧先生也从碗里抬起头来,

    这下子大变样了,镜片后头露出他一双笑容璀璨的眼。

    镜片是俩大圆镜,

    往好里说是书卷气重,戴上去显得人特别呆,

    可牧挂书哪里计较这个?

    他难掩激动:“姑娘,我能看着了!两只眼睛都能看着了!”

    唐荼荼凑近细瞧。

    这两枚镜片用银丝箍着,

    脑袋后边还拴了根银链子,

    因为系不紧,

    链子两头都留了小孔,各穿过一根簪子,紧紧地绷在发冠上。

    没镜架,

    鼻梁上没鼻托,镜片也不贴眼,这戴着肯定不好受,但也算是劳动人民想出来的妙法。

    唐荼荼问:“这两片多少钱?”

    牧挂书含着笑意说:“一片圆镜五两,再手工打磨、拴银链,这一副眼镜二十两。”

    唐荼荼直咋舌:“那还不如买蔷薇水瓶慢慢磨呢,好歹咱还能剩下两瓶蔷薇水。”

    叶三峰灌了两口茶:“姑娘想得便宜了。这琉璃工序十分复杂,开炉后,十有似的裂痕,一碰就碎。”

    “人家本就不做这东西,还是我们求了又求,掌柜的才给我们起了一炉——三十个硬石膏模放进炉里去,连着石膏烧化了一半,剩下的琉璃片里不能用的又有一半,完好的、透

    亮的只做出六片来,也该值这个价。”

    唐荼荼心头一跳:“怎么会?!”

    这成品率低得吓人。

    她惊道:“为什么需要石膏模?”

    叶三峰和牧先生说了半天,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

    他俩累得狠了,垮了精神,无力气多说话,唐荼荼只好催着他俩去睡觉,自己回了屋,睡意全飞了。

    她躺在床上,满脑子全是石膏、无机玻璃的化学式。唐荼荼一个搞工程的,对各类建材不算陌生,可也只是“不陌生”而已。

    她大致清楚玻璃是熔融态的液体出炉后,再倒进模具里冷却塑形成的,怎么会需要连着石膏模具放进炉子里边烧呢?这成型的顺序反了。

    揣着满脑子化学方程式睡下,第二天一早,唐荼荼早早出门了。

    叶三峰和牧挂书已经收拾停当,唐荼荼和牧先生坐马车,叶先生骑着马,凑到窗边跟他们说话。

    唐荼荼有点惴惴:“我娘呢?这镜片的事,跟她说了么?”

    “这点儿小生意,哪值当跟掌柜说?”叶三峰笑道。

    “掌柜的忙着跑货呢,家里三支商队一块出门,两支南行,一支去陕西,二百五六十号人呢,都得安排妥当,掌柜的忙得脚不沾地的。”

    唐荼荼嘴上说着“做生意真辛苦”,心里却悄悄松了口气。

    马车一路向东行,出了城,大约走了三五里地。

    下了宽敞的官道,转上乡道后,路就不好走了,前几日又下了雨,路上全是晒干的车辙印,颠得人全身骨头都要散了。

    路过三个小村之后,终于到了地方。只消一眼,唐荼荼就知道叶先生为什么说这地方好找了。

    目之所及,这一大片屋舍又高又狭长,和乡户人家的屋舍样式一点都不一样,烟囱高高探出,长得像一片厂房。

    煤炭、木料烧出来的烟袅袅向天上升,给四野结了薄薄一层浮灰,将这青山绿水的地方降级成了个大灰炉,树木都没别地儿绿得鲜翠。

    唐荼荼几乎是潜意识的,捂着嘴,咳了一声。

    她咳完了,才发现

    并不呛,空气近乎是清新的,只有脚尖沾了一点尘灰。

    叶三峰笑她:“姑娘鼻子是真灵,我可一点闻不着烟味。”

    唐荼荼跟着干笑了下。

    她审视着这排窑炉房,全是自己没见过的炉子构造,没见过的矿石,工人穿行其中,拉矿石的双轮车缺胳膊少腿,没几个齐全的。

    记忆里的画面很快褪去。

    末世早年,全球的清洁能源生产体系一一崩溃、陷入停滞,人们苦哈哈过了几年砍树烧炭、争购石油的日子。唐荼荼对那片灰沉沉的天耿耿于怀,她大学的毕设还是环境治理主题的。

    好在这年头树多,这点烟还谈不上空气污染。

    一走近院子,热浪扑面而来。

    牧挂书和叶三峰呆了三天,冶工们已经认下他二人了,招呼一声:“二位先生又来找徐管事?”

    问完,便进去通传了。

    唐荼荼观察着四周。

    从乡道到远处山脚下,这样的窑炉屋舍连排了十几排,再东面也有类似的屋舍结构,只是那边看不着烟,不知道是没开工,还是弃置不用。

    “什么时候修的这地方?”她问。

    叶三峰想了想:“十来年前罢。你娘生意刚起步那两年,朝中掀起了一股提进民用风,在民间大力推行鲁班奖,鼓励发明造物,要改良百姓的生活器用。”

    牧挂书也背起书来:“国有六职,百工居其三。百工又分六类,分别是:做木器的木工、冶炼锻器的金工、鞣皮制革的皮工、桑蚕织染的织工、雕琢玉器和金银饰品的刮摩匠、还有制陶瓷的搏埴工。”

    “当年,京中有文士主张提进民用,先要钻研这六工。先皇采纳谏言,令各省在上府设专用工地,汇集匠人,考证天下各地的工法,取各地先进的工序,琢磨如何改良六工工艺,以精进器用。”

    盛朝实行省府制,“府”相当于后世的地级市,还将天下府按税额分为三等,上府就是各省有钱的大府。

    牧挂书一指四周:“这片地方,就是京城的金工处。”

    唐荼荼听得一愣一愣的,一时分不清这是哪

    位思想先进的大才提议的,还是跟她一样的后来者。

    不等她细想,去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