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力能扛鼎: 第70章 第 70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我力能扛鼎》 第70章 第 70 章(第1/2页)

    晕倒以后的事儿,

    唐荼荼一概不知道了。

    她做了一个梦。

    这个梦做得清闲,她走在一座高高的山上,满眼秀丽河山,

    天很低,流云翻卷着涌过来,走在山上仿佛飘在云端。

    这是她和队友冲出城市封锁线、进入时空塔前最后一眼看到的场景。

    彼时,唐荼荼满心都被即将要启动的时空穿梭而分走了心神,

    没觉得山下那片风景有多震撼。

    此时,竟出现在梦里。

    十年焦土,荒原上终于长出了浅草,野地里也有了零星的牛羊。

    四个战友的脸如走马灯般一一浮现,

    后来不知怎的,

    梦里又乱入了别人。有爹娘,有母亲,

    也有二殿下。

    古色古香和后世高科技串联在同一个梦里,如此稀里糊涂地梦下去了。

    ……

    唐荼荼缠裹得严严实实的右手动了动,芸香“呀”轻叫一声:“王太医,

    姑娘动了!”

    王太医探身查看,

    掀开病人眼皮,见她瞳仁确实汇聚有光了,

    长舒口气:“有知觉就好,

    姑娘是转危为安了。”

    王太医是昨夜太医署的值夜太医,

    半夜被影卫提溜到了二殿下府上,

    还当自己沾上了什么不得了的事儿,谁料二殿下是要他给一个姑娘诊治。

    这姑娘病状古怪,从没见过,她的心跳和气息都是稳健的,

    只是两只手臂的筋肉不太对劲,时不时痉挛抽搐一阵子,隔会儿又自己平静下来。

    王太医望闻问切了一番,没查出什么毛病来,只好装模作样地施了一套补气针,陪了一夜的床。

    “醒了就好,太医去歇歇罢,这儿有奴婢看着。”

    芸香端着铜盆和巾帕起身,一回头,看见二殿下站在屏风边上,朝这头望。

    芸香没防备,手里的铜盆差点脱了手,慌忙放下问安:“二殿下。”

    主子“嗯”了声,吩咐道:“备好吃食,等唐姑娘一醒来就喂她吃,能喂进去多少算多少。”

    芸香没大听明白,心说刚醒的病人怎么吃东西,怎会有食欲?

    她正犹豫着要不要开口,便听到履底触地声,芸香抬眼

    再去瞧,殿下又出去了。

    昨夜兴庆宫里的灯火亮了一夜,大殿上的王公贵族、文武百官枯坐一宿,天明时才解了禁,各自回了自己住处,皇宫与中城十二坊依旧戒备森严,兵将甲胄未卸。

    九殿下是清晨时送回宫中去的,皇上派八百名金吾卫与辇车来接的,声势浩大,从皇子府到宫中就一截路,再不可能有什么意外了。

    见殿下从偏院出来,廿一上前两步回道。

    “太子那儿传了消息来,九皇子受惊昏厥,高热不退,迟迟未醒,太医院的十几位太医都在养心殿外候着。”

    九皇子是先天积弱,其母姚妃面白气虚,常年住在暖阁中,一看便知是体寒之症,她生下的九皇子自小病到大,连当年的抓周礼都是草草办过的。

    久病之体,这回又正好摊上“出宫纳福”,一桩吉事变成了坏事,殿下怕是要吃挂落了。

    廿一又道:“前晌,奴才从理藩院回来时,看到京兆府有捕头领着差役在街上抓人。”

    晏少昰:“抓什么人?”

    “坊间有刁民犯口舌,说太后娘娘是金火之命,八字不见水,今年又是甲戌年,三火相会即成天火煞,若是不停办七月的寿诞,还会有大火灾。”

    “这些风言风语让京兆府好好查办,有一个抓一个。”

    晏少昰一整天没睡,再强悍的身体也露出疲态了,“备水沐浴。”

    廿一迟疑道:“殿下别沐浴了。”见主子冷淡望来,廿一描补似的添上一句:“皇上还在御书房等着。”

    后头还有几名影卫跟着,年侍卫未尽的言外之意,连几个影卫都听懂了。

    晏少昰顿了顿,惨淡地笑了声,最后也没沐浴,只换了身干净的外袍,特意留着奔波了一夜的疲态、还有被火气燎得枯卷的发梢入了宫。

    此时已至午时末,日过中天,朝着西头偏去了。

    十年来一直勤勤恳恳上朝的皇上,破天荒地罢了早朝,留下内阁、六部与几位辅政老臣在御书房议事。

    晏少昰踩着云坪毯入了御书房,粗略扫了一眼,见老臣们站了一屋,皆垂头不语。

    太医院院正还

    跪在地上,大约是刚报完九皇子的病症,盛文帝脸色不太好。

    见二儿子进来,盛文帝拂袖扫落了一块桌屏,“你就是这样护着你九弟的!”

    晏少昰屈膝跪下,未认错,只道:“气怒伤身,父皇且息怒。当务之急是查出真凶,查到桐油的来历。满京城的花灯、花楼还未拆,桐油下落不明,再生事便是大患。”

    一进门就是公事公事,连他九弟都不问一句!果然是个没长心肝的畜牲!

    盛文帝憋了一宿的火压制不住了。

    “你将理藩院和你几个皇叔的府邸掘地三尺,翻了个底儿朝天,还要查哪儿!只管将朕这玉玺拿去,想调什么兵马直接调去!何必来禀朕!”

    满书房的老臣全跪下,整齐划一地张了嘴,连腔调和节奏都是熟稔的:“皇—上—息—怒。”

    晏少昰闭了闭眼,再睁眼时只盯着坪毯上的云纹,头都不想抬。

    “理藩院已经查完了,只有倭国和高句丽两国使臣,近些时日有异动,翻遍库房却没找到桐油;至于十二坊,一直在锦衣卫眼皮子底下,料想桐油也不在其中,如此一来,宫外的线索便断了。”

    晏少昰话锋一转:“只剩宫中没有清查。”

    “昨夜兴庆宫宴上,儿臣去得迟,只知道有人进言说‘国喜之日,街上瑞气充盈,出宫游街能祛除病气,灾厄立止’,儿臣却不知前情——敢问父皇:献计让九弟出宫纳福的是哪位大人?”

    太子瞬息间听懂了他的意思,立刻低声道:“二弟,这是皇祖母允了的。”

    这话既是回答,又是喝止了弟弟之后的诘问。

    晏少昰不听,继续问道:“皇祖母一心信佛不假,只是她老人家信的是善恶慧觉,从不信这些消灾解厄的法子。皇祖母那儿又是谁通的气?是姚妃么?”

    不等皇上答,晏少昰又道:“姚妃久居内宫,近些时日也并未见有老道、高僧入宫,姚妃又是从谁口中——得知绕着东市走一圈,就能消灾解厄的?”

    盛文帝脸色沉得几乎能滴出水来,字字冷峻,几乎是咬在齿间。

    “你想查出谁?你率

    二千卫兵带着弟弟游街,竟还能出了这等差池,你不说认错,反而句句往他人身上推诿!——你牵扯如此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