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世界的仁王君: 第149章 十八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拯救世界的仁王君》 第149章 十八(第1/2页)

    太阳越来越大了。

    按照天气预报,决赛当天的气温会突破新高,运动场头顶的天上一朵云也没有。比赛时间是上午,随着比赛进行中,越临近正午,阳光越烈。

    仁王微皱起眉,为了这灿烂的阳光。

    从另一个角度思考,阳光很烈,对他而言不是坏事。这么高的气温,会加大体能的消耗,而红土场地的硬度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高。标准红土场是不可能硬到干裂的程度的,但红土的软度变低以后,网球的旋转和回弹就会恢复。

    应付标准红土场是纳达尔更得心应手。场地偏向于硬地的话,对仁王来说自然是有利的。

    总觉得天时地利人和都在我这边?仁王这么想着,分明被阳光照射,却很难得地心情不错。

    这两个人的拉锯式基础对决是很有美感的。

    每一次挥拍,每一个球,都像是网球基础课程会教授的“基础技巧”,是最标准的那种。直接拿着比赛录像就可以当做授课视频来使用。两个人的网球练习量都很大,到了这个层次后长时间的练习已经让他们的身体肌肉自动变成了最适应网球运动的形状。如果仔细研究他们的挥拍和跑动,就会直接得到一份“如何在红土场以最简练的方式打球”的说明书。

    在观众席的职业选手们目不转睛地看着这场比赛。

    他们甚至注意不到比分。

    因为每一次得分看上去都有偶然性。并不是绝对的优势,而是在每一个动作,每一次应对都做到最好的情况下,完全无法预测最终得分结果的比赛。

    这样的比赛对比赛双方的体能和注意力的压榨都是剧烈的。

    仁王的额头都是汗。他很久没有这种汗如雨下的感觉了。汗水顺着额头划下到眼眶后眼睛会有些疼,这时候仁王就有些可惜自己没有发带。好在他刘海很长,整理一下可以让汗水顺着刘海直接滴到地上。

    他的呼吸在变得剧烈以后又会在几次长呼吸以后重新变得平缓。

    在红土场的后场奔袭战中,并不算快的比赛节奏能让他始终调整好自己的呼吸频率,以便用最快的速度维持体能的良好状态。

    纳达尔则是另外一种应对方式。

    他显然大赛经验丰富。已经握有十四个法网冠军的他在红土场堪称皇帝。任何状态的红土场地该怎么表现,怎么应对,他都一清二楚。虽然仁王认为现在的天气对他有利,但纳达尔并不这么认为。气温再高一点,高到高温警报的程度,哪怕红土真的开裂,他也能有应对方式。虽然法网没有经历过,但另外一些不那么正规的红土比赛,他是真的经历过红土被晒开裂这种事的。

    经验就是他的最大优势。

    在这个基础上,如何应对场地,如何分配体力,他都有成熟的,成体系的方案。

    他看出了仁王想要做什么。年轻的选手试图利用好自己身体上的优势,打算让比赛的时间更长。这是个不错的方案,纳达尔同样这么认为。越简单的方式反而不容易有漏洞,也不容易偏离航道。仁王的年轻确实是他最大的资本。

    至于持久战,这也是阳谋。仁王实力足够,才能让比赛拖入持久战。如果仁王实力不足,纳达尔完全有办法尽快结束比赛。

    所以如果这场比赛真的变成了持久战,那也是仁王的实力。

    纳达尔在尽力让比赛快点结束,他在发挥自己的经验优势和技巧优势。而仁王在应对这些招式,也在利用自己的实力拉扯住比赛节奏。

    两个人都不打算让比赛节奏加快。纳达尔有他最擅长也最容易发挥的属于红土场的节奏。

    仁王同样如此。

    两个人习惯也擅长的节奏限定在红土这个场地的话,是具有一定相似度的。但节奏的拉扯没有余地也不能模棱两可。哪怕只是一个重音的差别,对两个人来说都完全不同。

    “40-40!”

    这一局又先后来到了赛点。在家属席看比赛的立海大成员中,桑原忍不住吐出一口气,摸了摸同样出汗的额头:“太紧张了,这场比赛。”

    丸井吐槽:“你看上去比赛场上的仁王还要紧张。”

    桑原看了一眼丸井在抖动的腿,想你不是也紧张吗?

    但向来体贴的桑原从不开口吐槽他心爱的红发小伙伴。

    南美人不好意思地干笑两声:“哈哈,这毕竟是法网决赛嘛。而且场地里支持仁王的人很少的样子?我听着欢呼声都觉得要窒息了。”

    “这种比赛环境仁王应该习惯了才对。”提前赶了一周语言科作业,专门抽出时间来看比赛的柳生语气冷淡,“他刚成为职业选手,打青年赛的时候,支持者同样很少。”

    “那时候吗?”丸井仰头想了想,是三年前的事。

    说实话,那时候他刚升入立海大高中部,并没太关注仁王的比赛。

    青年赛又没有电视转播,也没有网络直播,很多情况下就是当地球迷关注,场地票大多很廉价,甚至还有免费的情况,比赛又很密集。正式的青年赛,atp所属的青年赛,大师赛所属的青年赛,还有一些俱乐部合办的青年赛。

    丸井连幸村的青年赛都没有完全关注,只会定期检索网球周刊的报道。

    “你这么了解仁王当年的比赛?”灵光一闪,丸井看着柳生,调侃道,“很关心搭档嘛,柳生。”

    “我们早就拆伙了。”柳生说。

    他的语气很平淡,并且就事实而言他和仁王根本没有做多久的双打搭档。

    但侧过头他就看到丸井一副“你绝对是在嘴硬”的表情,更旁边的桑原则又是感动又是感同身受。那样的表情出现在桑原脸上,让柳生梦回当年的u17训练营宿舍。

    所以你到底是想到了什么才觉得我们同病相怜啊?柳生不理解,柳生拒绝回应桑原。

    真田和幸村都在职业选手专属席位,切原也不在,毛利听了属于丸井和柳生的对话,完全没发觉有什么不对。只有洞观全席的柳,在将一切看在眼里以后默默给自己几个队友加上了几条评价词。

    他还有收集队友数据的习惯,只是不都用于网球。

    之前为了准备升学考,大学高球部了。现在这群人都处于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将要入学大学的时间段。在准备升学考试期间大多数人每日的训练时间也降到了最低。

    柳拿到的录取通知书是经济学科,暂时决定升入大学以后不加入网球社。

    他现在收集的许多数据,只是出于一直以来的习惯。从前他收集数据多是在网球场上,是和网球完全相关的数据。不过在和乾和好,又和三津谷前辈再见面以后,他多少也被数据组的这两位老朋友影响着,一些和网球无关的生活数据他也会收集。

    当然,柳依然认为乾那种为了收集数据去跟踪的方式不太优雅,因此他收集数据更倾向于在日常相处中潜移默化地收集数据。

    此时他就是这样做的。

    这些数据大概并不会用于网球,但可以用于维持队友感情和人际往来。

    仁王并不知道观众席上的朋友们在想这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