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嬴鱼: 第164章 收复(霸王+8)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大秦嬴鱼》 第164章 收复(霸王+8)(第3/5页)

人颇有些送“瘟神”的味道给送回自己目前居住的府邸,心下嘀咕,这个汤榆真不讲礼数,然后他就听到了“凡愿意回归赵国的

    赵人,可带着自己的应得财产,归赵回家与亲人团聚”的明告。

    荀子叹息一声,看向赵国邯郸的方向,心道,赵国,他的母国,此战之后,将再无力与秦国争霸了。

    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尤其是有秦王命郑安平为将这个失误在前,如今河内的征战,完全就是由王陵和汤榆说了算。

    所以,汤榆决定放归赵人,可以不先报告给秦王,自己和王陵这个将军商议之后,就直接出明告了。

    王陵站在荡阴城墙上,看着背着包裹,散着及肩发,陆续走向赵国军营方向的俘虏。王陵问道:&34;归赵的俘虏有多少?&34;

    汤榆:&34;不到十万。&34;

    王陵诧异:“只有不到十万?”赵军俘虏可是有不下于三十万,怎么只有不到十万选择离开?汤榆笑道:“是,是不是很出乎意料之外,说实话,我在听到这个数字的时候,也是大吃一惊呢。&34;

    他还以为所有的赵人,包括哪些已经寻找到家人,在河内定居下来的赵人,也会一起离开呢。毕竟,他给的明告,是所有的赵人,不只是没有寻找到家人的赵军俘虏。

    王陵却是不大乐观:&34;留下的那些人,不会是故意留下来被刺的吧?&34;他修兵,是兵甲,对儒家的那些仁啊义啊,不感兴趣。

    汤榆苦笑:“那就只能赌一把了,你也看到了,这些赵人,其实与我们秦人百姓,并没有什么不同。”

    那天晚上,被抓到的赵人不反抗的姿态,已经在无意间占据了大义,就像荀子说的,如今的秦国已经是最强大的国家。

    强国,就要有强国的姿态,大国,就要有大国的信义。就算这十万赵人归赵后继续攻打秦国又能怎么样呢?如今的秦国,谁也不会惧怕,更不会惧怕这区区十万人。汤榆问道:&34;将军打算什么时候收复安阳?&34;王陵笑道:“春耕之前,定能收复。”汤榆笑道:“那么安阳的春耕种子,我可就先留出来了。”

    王陵看向安阳的方向,豪气干云,仰天大笑道:“尽管留出来……”

    赵王听说有十万赵人居然归赵,大喜,以为是之前他派出去的间谍起了作用,策反了这十万赵人,杀出秦地归赵的。

    赵国间谍:大王,我们想方设法的进入了俘虏乡,还没寻找到利用

    三寸不烂之舌的机会呢,就被钓鱼一锅端了.....

    赵王当即下令,要这十万赵军卒迅速归队,反攻秦国。但是,他的王令被驳回了。

    他的王令,被一群庶民,给驳回了!赵王一开始疑惑,后来是愤怒,再后来,就是恐惧。

    那些归赵的俘虏回复他们的王,道:“秦人明知道放他们回归赵国,一定会去攻打秦国,还能让他们带着财产归赵回家寻找失散的亲人,他们虽然是庶民,但也愿意做一个有情有义的人,他们可以听从王令去征战,去攻打燕国,攻打齐国,攻打魏国和韩国,但他们此生,不会再去攻打秦国。&34;

    这些被放归的赵人,绕过了赵国攻秦的大军,绕过了邯郸,有的结伴而行,有的独自行走,朝自己的家乡而去。

    在王陵发动反攻,收复安阳的时候,魏国又增兵五万,彻底将王翦的军队赶至了大河岸边。王翦与信陵君的对战激烈也不激烈。

    王翦只有十万大军,信陵君却有十七万大军,他之前带领的五万军队并没有调到主战场来,而是退至陶郡境内,防止魏军分兵去攻打陶郡。

    他们作战,毕竟是在魏国境内,魏国可以随时征兵,补充兵员,秦国却不能,而且,两军交战,粮草消耗是一个大头,另一个大头,就是武器的消耗,如今王翦手里只有十万军卒,光与魏军周旋防御就已经很吃力了,根本匀不出人手和时间去修补破掉的铠甲和戈矛。

    所以,王翦并不与魏军硬碰硬,而是打迂回战,尽量保存己方的实力,他是在等王陵解决了赵国之后,再回兵来攻打魏国。

    当然,这期间,能等到秦国国内的援军最好。

    信陵君进攻,王翦就防御,信陵君若是进攻的太猛烈了,王翦就主动迎敌,与魏军硬碰硬的冲杀一回,双方各有损伤。

    魏王焦急,继续向战场增兵五万,有了这五万兵力的加入,原本秦魏渐渐互为平衡的战局迅速崩塌,一举将王翦推至大河沿岸。

    秦魏两军正在鏖战的时候,由蒙嫣和率领的十万援军终于到了,与王翦一起,重新守住了最后一道大河防线

    此时,河内有了王陵的十万大军做支援,一路将剩下的赵军驱赶到了洹水以北,收复安阳。是驱赶,而不是砍杀,就是为了做给留在秦国的赵人们看的。

    而且,这些攻秦的赵人,实在是,太不像一个

    强国能组建出来的军队了。王陵实在想不明白,赵王为什么,要组建这样一支由老人和女人组成的军队?赵国,难道真的已经没有男人了吗?

    赵王苦笑,赵国有男人,但赵国的男人,都去守北方的防线去了。

    要不是形势实在太好——安平君和武安君纷纷离开河内,而且都被秦王冷落——赵王也不想组建这样一支杂牌军,徒惹人笑话。

    赵王收到赵军兵败的消息之后,他颓然的坐在王座上,想吩咐人去请平原君和平阳君,顿了下,下令道:“去请上卿廉颇。”

    廉颇因为之前的长平之战只防不攻被赵王冷落一年多,此时赵王已经吃够了兵败的苦头,又终于想起了这位老将了。

    赵王:“爱卿以为,赵秦之战该如何呢?”

    廉颇:“老臣以为,不如拒长城以守,防止秦军继续来围攻邯郸。”

    赵王不虞:&34;将军就不能率领我赵军攻打回去吗

    ?&34;

    廉颇:&34;之前秦军之所以兵败,是因为郑安平为将,如今秦军换将,兵力又高于我军数倍,如果要攻打秦军,我军至少需要与之相匹配的兵力和军械,才能与之一战。&34;

    意思是秦军之所以让赵军熊起了一回,都是因为秦军那边出了郑安平这个蠢货,但这样的好事不常有,要想从秦国那边占便宜,只有比它拳头更硬才行。

    但赵国现在,又如何能组建一支强军呢?

    就是强制性的将归赵的庶人们都征过来,他这里也没有足够的粮草做支应了。赵王:&34;将军以为,秦军会再次来围攻邯郸吗?&34;

    廉颇看了赵王一眼,才道:“据臣所知,此次为将者王陵,这是一员猛将,他一定会带领大军来再次围攻邯郸的。&34;

    赵王:“那就请将军,将秦军拒之长城以外吧。”

    廉颇:&34;诺。&34;

    王陵的确起了去围攻邯郸的心思,他已经收到消息,新晋小将蒙嫣和,从南阳征集了十万大军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