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贾瑚归来: 第117章 第 117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红楼]贾瑚归来》 第117章 第 117 章(第1/2页)

    等仪仗过后,也没什么值得看的了,贾瑚便带着尼久和妹妹们回去了,只不过,京城中的人对于皇后这次回家省亲赞不绝口,讨论的声音不绝于耳,也是,京城中难得出现的大事,自然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很快,人们的目光就转移了,贵妃和淑妃也开始回家省亲。

    贵妃和淑妃的排场也很大,只不过人们都看过皇后省亲的排场了,对贵妃和淑妃的省亲就不像皇后那样惊艳,产生的效果自然也不如皇后的好,对此,皇后心中自然是高兴的。

    “娘娘,这下总算是出了一口恶气,城中百姓观摩贵妃和淑妃回去省亲的百姓可没娘娘的多,咱们娘娘可是真凤凰,哪里是那些野山鸡能比的。”皇后宫中的侍女高兴道。

    “你怎么知道贵妃和淑妃省亲观摩的百姓人数不如本宫的多?”皇后问道。

    “娘娘您不知道呀,宫中都传遍了,这又不是什么秘密,一起回去省亲的宫女太监那么多,就是从他们那里传出来的,而且,贵妃和淑妃娘娘的省亲院子也没娘娘您的华贵,宫中的太监宫女都在说,皇后娘娘不愧是皇后,雍容大气,这才是母仪天下的风范。”小宫女道。

    皇后听了这话十分的高兴,对一旁的奶嬷嬷道:“果然,钱撒下去就会有收获,不枉费贾瑚的那个人情。”

    “老奴前几日还看着贵妃和淑妃在那里高兴,现在得到这个结果,她们两个怕是要气炸了,辛亏还是咱们侯爷机灵,时时盯着贵妃和淑妃家别院的动静,这才没有让贵妃和淑妃抢先”奶嬷嬷也十分的高兴。

    皇后还是觉得有些可惜,“只是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时间短,日后,可就未必再有这样的机会了。”

    奶嬷嬷没说,即使再有这样的机会,就这短短的一日,已经耗光了承恩侯府所有的银子,还在外欠了银子,没个七八年都缓不过来,下次即使是有这样的机会,承恩侯府暂时也承受不来了。

    “贵妃和淑妃回去省亲了?”皇帝问道。

    “昨日晚上回去的,今日已经回宫了。”钱良回答道。

    “热闹吗?”皇帝又问。

    “据说没有皇后娘娘回去省亲热闹。”钱良回答。

    “百姓只会被最先出来的新鲜事吸引,后面出来的自然没有第一个那样吸引人的眼睛,皇后和承恩侯这次费劲心机就想拔得头筹,也是这个原因。”对于这次回去省亲,皇帝在意的只有他私库的银子填满了没。

    “如若这样的事情可以多来几次就好了!”皇帝感叹了一声,这次他确实是挣了很多,贾瑚出的这个主意确实是好,只是,这些后妃的娘家已经将家底掏空了,就连承恩侯府都需要找贾瑚借银子,想再来一次,那最起码也得十年以后了。

    “贾大人的主意最多,陛下您再找贾大人出一个主意不就行了。”钱良笑道。

    皇帝摇了摇头,“贾怀瑾那家伙性格改了,不像以前那样张狂,他现在谨慎低调,如若不是他去了户部,发现了户部缺钱的窘迫,是决计不会给朕出这样的主意的,想再在那家伙嘴里套出什么东西来,只会等下次国库银子告急的时候他才会说。”

    听皇帝这样说,钱良道:“还是陛下了解贾大人,贾大人的性格低调务实,也不喜欢贪功,不怪陛下如此信任贾大人。”

    皇帝笑了笑,道:“贾怀瑾不一样!”

    随着众位娘娘回家省亲,户部的官员们一个个喜笑颜开,这真的是选拔开始,薛宝钗自然是没有去参加选拔,搬到薛宅的薛蟠和薛宝钗也没有再去贾家念书,薛蟠不知什么原因,和王仁搅合在一起了,至于薛宝钗在家协助薛母管家。

    对于薛家的事情贾瑚并不关心,他现在关心的是明年的科举考试,一旦陈林考中举人,迎春的婚事也就要定下来了,还有贾蔷的婚事,也要提上日程了。

    就在贾瑚在为贾蔷的婚事考虑的时候,元春带着孩子回来了。

    “大哥,你是不是在考虑蔷儿的婚事呀?”元春问道。

    “怎么?你有好的孩子介绍吗?”贾瑚问道。

    “我这里确实有个人选,就是不知道符不符合大哥的要求。”元春道。

    “我们家到现在已经是顶天的富贵了,就希望能找一个清流家的孩子,家世也不用太高,毕竟,蔷儿身上已经没有了爵位,希望两夫妻能够志趣相投,和和气气的过日子。”贾瑚也没啥野心,不需要家族中的孩子强强联姻获得势力。

    “我家婆婆娘家有一个姑娘,是我家婆婆侄儿的长女,性格模样性情都不错,厨艺不错,女工也不错,平时也有念书,就是吧,在家不太得宠。”元春有些不好意思道。

    贾瑚有些奇怪,问道:“我记得杨家还挺宠女儿的。”

    元春不好意思的解释道:“这个姑娘是杨家二舅次子的女儿,这个表哥的原配早亡,只留下一个女儿,后来这个表哥续娶,这个表哥很喜欢续娶的妻子,但是这个妻子心气有些狭隘,容不下原配的女儿,连带着这个表哥也不是特别喜欢这个女儿,好在二舅和二舅母心疼这个姑娘,将这个姑娘接到身边抚养,二舅早些年因病去了,二舅母只能带着这个女儿去钦州投奔那个表哥,去年二舅母风寒病倒了,心中最是记挂这个孙女,害怕她走了,表哥和那个续娶的妻子随便把这个姑娘给嫁出去,就希望趁着自己还在,赶紧给这姑娘许配人家,前段时间才从钦州回来京城。”

    “有了后娘就有了后爹,这姑娘还真是可怜!”贾瑚道。

    “可不是,我去杨家大舅家见到这个姑娘的时候就还挺喜欢的,正好想着大哥在给蔷儿找对象,就过来说一说,看大哥的意思。”元春道。

    “京郊的庄子今年有培育冬天开的菊花,原本是等过年再送过来添喜气的,我让你家嫂嫂办一个花会,让你嫂嫂和你妹妹们邀请一些姐妹们来我们府上看花,你便把人带过来让让你嫂嫂,还有东府的珍哥嫂子和蓉儿媳妇一起相看相看。”贾瑚道。

    “哎!”得了大哥的信元春特别高兴,恨不得立刻回去告诉自己婆婆这个消息,可见她真的挺喜欢这个姑娘的。

    杨家的情况贾瑚还是比较清楚的,杨家如今的当家就是元春婆婆的大哥,元春婆婆一共有三兄弟,长子和次子是嫡出,三子是庶出,元春婆婆是最小的女儿,长子如今是吏部侍郎,很大可能是下一任礼部尚书,次子之前已经是鸿胪寺卿,只不过前些年病逝了,三子外放为官。

    次子的儿子也是外放为官,算是正经的书香门第,杨家的姑娘自然是能配得上他们家的孩子,至于女孩子不受宠,如若和蔷儿的婚事成了,这个女孩在家自然也就受宠了,贾瑚对他们贾家还是挺自信的。

    晚上,贾瑚就和尼久说了这件事,说完尼久还有些愤愤不平,说当父母的偏心。

    看着尼久义愤填膺的模样,贾瑚笑了,道:“在小三眼中,我们两个应当也是偏心的父母。”

    “小三那不一样,我母亲说小三学习秘术的天赋极高,虽然是一个男孩子,可是他的天赋比我还要强上两分,母亲说,等小三学完秘术之后再让他上京,不能浪费小三的天赋。”尼久觉得自己冤枉,她才不是偏心的母亲,只是当时事从权急,她才着急来京城,小三那时候才刚出身,根本就经不起颠簸,只能将小三留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