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之士[科举]: 253. 253 永宁公主 挑驸马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寒门之士[科举]》 253. 253 永宁公主 挑驸马(第1/2页)

    第二百五十三章

    “万历七年核定四川兵马钱粮折银三十三万九千八十余两。”吴兑道,“八年、九年,朝廷抠抠减减,才勉强将四川官军安抚了下去。”

    柳贺道:“兵马钱粮是该给得充足些,四川练兵如何,还请大司马为我详细说道。”

    四川兵马剽悍在大明朝是出了名的,明末川军对抗李自成、张献忠起义,又先后抗击清军,大名鼎鼎的女将军秦良玉便是出生川军。

    她也是历史上唯一一个作为王朝将军被列入正史的女性。

    吴兑是嘉靖三十八年进士,丁士美的同年,他起步便是任兵部主事,之后促进俺答互市,任过宣、大、山西总督,可以说,自王崇古、方逢时脱离朝堂后,吴兑是如今官场上为数不多知兵事的文官。

    他未在四川任过职,但对四川的兵事也有所了解。

    柳贺问道:“播州宣慰司眼下是杨应龙吗?”

    吴兑点了点头:“杨应龙袭了其父杨烈之职,此人骁勇善战,却又有阴狠嗜杀之名。”

    柳贺又道:“杨应龙家族在播州经营已有数百年,虽其归为朝廷,但川军仍需谨慎。”

    在明史上,播州杨应龙的叛乱也是赫赫有名。

    吴兑本身是找柳贺要钱来了,既然柳贺提及了杨应龙,他虽不知这位年轻阁老的用意,却仍是点头应下。

    柳贺答应吴兑,他会将内阁几位阁老劝动,将川军钱粮交拨。

    当然,眼下大明边防的问题不仅是边饷一项,难得吴兑过来,柳贺便与他议论起了兵部的建制,二人说得兴,柳贺干脆去兵部武器库转了一圈——论火铳的制作,大明已初具规模,兵部武器库中便有戚家军所使的鸟铳,柳贺提议道:“大司马是浙江人,可曾听说过温州有一位后进,其名为赵士桢?”

    浙江籍的在朝官员十分之多,除了户部少一些外,几乎分布于京城的各个衙门,吴兑连在京官员都未必能认全,何况照柳贺的意思,这赵士桢还不是进士。

    柳贺道:“我听闻此人擅制兵器,大司马不妨将其请至京中,与兵部工匠共商兵器制作之事。”

    吴兑不知柳贺连兵器制作的事都要关注,不过他仔细一想,这位柳阁老平素就是各个衙门的事都要掺一脚,如今他当了阁老,甘薯在各地推广更多,工部也发明了众多促进农事的用具,百姓们都感念他的功劳。

    找个人对兵部来说并不费事,吴兑自然也应下了。

    柳贺与吴兑在兵部衙门详谈了片刻,道:“大司马是否觉得,如今各地看似风平浪静,可北方边镇常受袭扰,倭患眼下虽平息了,但倭人狡诈,谁也不知他们如今在筹谋着什么。”

    “阁老的意思是……”吴兑不知柳贺用意。

    柳贺道:“我想请陛下开海防,派兵至倭岛上探听一二。”

    “除此之外,各地边防用兵之情形、边饷如何,还请大司马奉上文书,眼下兵事未起,我等也需未雨绸缪。”

    听了柳贺的话,吴兑心中未必乐意,只能先将他搪塞过去。

    但柳贺开海的想法还是将他惊到了。

    便是张居正任首辅时都不愿开海,柳贺眼下不过是三辅,却有此抱负。

    柳贺笑了笑:“大司马应当知道,我在扬州任过知府,仅靠大运河上的盐和漕粮,是养不活这么多百姓和兵卒的。”

    钱的总额原本就有定数,若是在明初,宗室还不算膨胀,皇室的开销也未至如今这个惊人的程度,不打仗的话,国库多少能有结余,然而到如今,开销越来越大,朝廷除了从百姓身上盘剥也没法挣到更多银子,到这时候,节流基本已不可能了,只能想办法去开源。

    “阁老还请听我一言。”吴兑低声道,“以阁老如今的地位,贸然去提,恐引起陛下防备。”

    柳贺道:“大司马安心,我自然会徐徐图之。”

    天子想动张居正提拔的官员一事,吴兑也早已收到了消息,他其实也有准备——张居正离朝之时,他心中自然也有不安,但柳贺入阁之后,吴兑却稍稍放下了心。

    无论如何,柳贺是一位很靠得住的官员。

    他平时与柳贺接触不多,但这一回和柳贺说起兵事,柳贺既不推诿,反倒将兵部诸事宜道得分明。

    那便意味着,他着实是下过功夫的。

    ……

    柳贺正要去文渊阁和张四维几人商议边饷的事,刚到门口,就见王锡爵匆匆往外走,柳贺将他拦下:“元驭兄,何事这般匆忙?”

    王锡爵道:“还不是为了永宁公主的事。”

    柳贺闻言也是沉默。

    阁臣们每日要办的事太多了,别的不说,就是天子不肯认王恭妃一事,这本身属于天子家事,阁臣插嘴总显得不伦不类,可太后偏偏要他们发声。

    此事涉及皇嗣倒也罢了。

    可永宁公主的大婚却也要他们关心。

    永宁公主是天子的胞妹,李太后的女儿,李太后对她虽不如对待天子,却也十分关心。

    柳贺道:“可是公主择婿有眉目了?”

    王锡爵道:“此事交由司礼监和礼部共商,听闻冯保为公主择了京中富商为婿,其父曾任兵马副指挥。”

    听完王锡爵解释,柳贺脑中忽然灵光一闪,问道:“此户人家可是姓梁?”

    “正是,泽远也听说了?”

    柳贺心道,他并不是听说的,只是上辈子看到明朝故事时,因为这位公主的经历过于离谱,他多看了两眼,便将这故事记下了。

    大明朝的公主其实也过得艰难,驸马不能从高官大族中择取,即便驸马家中有人为官的,也不允许出仕。

    因而李太后的妹妹可以嫁给伯、侯门第,她的亲闺女却只能挑选一个普通人家。

    这事交给冯保去办,冯保收了好处,居然选了一位得了痨病的梁邦瑞为驸马,梁邦瑞在婚礼上当场吐了血,又被太监宫女们欺负,不久后便归了西,永宁公主成婚一个月便当了寡妇。

    明朝本就待女子极苛刻,对公主更是如此,之后永宁公主没有再嫁,二十多岁便过世了。

    柳贺在王锡爵耳边低语了一句,王锡爵听后眼睛睁大:“此事我从未听过,泽远是如何得知的?”

    “元驭兄,具体情形如何你不必多问,将此事告知大宗伯便是。”柳贺道,“我这边再派一二人马去查,一查便知。”

    文官们之所以不愿意和太监打交道,也是因为太监本身就十分变态。

    “我立即过去。”

    柳贺不愿告知他是何处的消息,可他一贯相信柳贺,知晓对方没有必要在这事上说谎,王锡爵便立刻去找了余有丁。

    冯保做了亏心事,礼部完全没有必要蹚这趟浑水。

    柳贺又派人去找了张简修。

    张居正归乡后,在礼部任主事的张敬修回乡侍奉他,张懋修、张嗣修及张简修都留在京城。

    张允修如今仍是锦衣卫官,自张居正卸去首辅一职后,张家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