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之士[科举]: 第135章 135 盐运司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寒门之士[科举]》 第135章 135 盐运司(第1/2页)

    第一百三十五章

    盐运司衙门位于东圈门,此处向东俱是扬州城内大盐商的居住地,钱家也坐落于这条街上,放眼望去一片繁华景象。

    此处无疑是扬州城中最繁茂、最鲜亮的地带,住宅皆是青砖黛瓦,围墙缝隙处可隐约瞧见坐落于其间的园林,盐商好享受,也会享受,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便是山水园林也仿的是苏州形制建成。

    年初时,柳贺和谢知府一道领略过其中的风光。

    轿子很快来到了盐运司衙门。

    以往,柳贺作为管河同知,和盐运司衙门的交集其实并不多,他所督考的只是扬州境内河工的完成情况,修筑堤坝、梳理河道,而在扬州府衙中,管户仓钱粮的通判反倒常和盐运司衙门打交道。

    若非盐运司衙门参了柳贺一笔,柳贺也不会特意上门找麻烦。

    他疏浚河道明明是有利于盐运,可盐运司的官员不仅安稳坐着,还在背后给柳贺放冷箭,柳贺就算脾性再好,心中也有些容不得这种做法。

    当然,从盐户及灶户利益上说,治河并非好事,柳贺不知盐运司衙门是否有这样的考量。

    吴桂芳与柳贺在盐城、兴化等地治水时,便考虑过将洪水自海口排出,然而盐场民众反对开海口,海口开凿后,淡水进入堤外,必然会影响到灶户煎盐。

    治水要治,两淮盐运也要正常开启,在这件事上,吴桂芳担起了与盐运司衙门协调的职责,但据说协调结果并未如预想的一般。

    动河本就是难事,再加一个盐搅在其中,治水之事立即复杂了数倍。

    ……

    柳贺递了官牌,待官兵入内通报,他便在衙门中默默闲逛了起来。

    历任扬州知府上任之后,都会先去拜访漕督衙门,再到盐运司衙门拜访,这是历来的规矩,扬州知府是四品官,盐运司都转运使却是从三品,但对各府的知府们来说,想但一任盐运使却并不容易。

    毕竟盐运使掌着钱袋子,盐运司衙门中仅属吏就有八十余员,可谓要钱有钱,要人有人,盐运使到了各地,官员们俱是热诚以待,论权柄丝毫不逊于知府。

    当然,知府管一府财税、民生、文教、军事,一府官员与百姓皆仰其鼻息,地位也非其余官员可比。

    “柳府台,盐司大人在正堂候您。”

    柳贺笑道:“那便领我过去。”

    在大明朝,户部下设两淮、两浙、长芦、河东、山东五都转运盐使司,都转运使下也有同知、副使分司治事,当然,诸盐运司中,两淮盐运司的地位与收益无疑是最多的。

    柳贺今日见的,就是在朝堂上参了他一本的都转运使王焕。

    盐运司衙门中,往来的官员只见一身着绯袍的官员入了正堂,扬州城中大大小小的官员盐运司衙门众官都算熟悉,可这绯袍官员却年轻得出乎众人意料。

    “杨大人,这是何人啊?”

    “应当是新任的扬州知府。”杨大人将声音压得极低,“就是那位柳三元。”

    余下官员都是一副看好戏的神色,毕竟盐运司衙门刚弹劾过柳三元的事人尽皆知,然而弹劾过后,柳三元不声不响地接过了一府正印,他们都转运使大人反倒受了申斥,这段时日盐运司衙门上空阴云密布,都转运使想尽办法去找实证,可他一封弹劾原就来自钱家的状告,如何能找到证据?

    张相眼下虽未剥了都转运使的官位,可为官若为宰辅所不喜,这官注定也做不长。

    毕竟并非人人都是柳贺,得罪了张相还能风生水起,旁人都以为他柳三元该卷起铺盖回老家了,谁知他竟就在这扬州府扎下根来!

    柳贺原是南直隶人,张相竟就让他在原地任职了!

    “这柳三元着实太年轻了,今年可有三十?”

    “柳三元中状元时不过二十一岁,如今应当是二十五岁。”

    “二十五岁便权掌一府,我二十五岁仍在家中苦读,心忧着自己中不了举呢,这人比人真能气死人。”

    柳贺二十一岁便连中三元,此事已经叫人羡慕嫉妒恨了,可自入翰林院以来,柳贺先轮值诰敕房,再任东宫日讲、天子日讲、会试同考,后虽因得罪张相被外放,却只用了一年便自五品同知升至四品知府,短短四年就达成了不少官员奋斗半生的目标。

    ……

    两淮盐运督转运使王焕是嘉靖三十五年的进士,柳贺入内后,就见一头发微白的官员笑着迎上来:“柳老弟,听说老弟你荣升知府一职,老哥心中十分欢喜,正要上门贺你呢。”

    “盐司大人客气了。”

    两人面上带笑,笑意却都未达眼底。

    王焕心中看柳贺十分不爽。

    若非因为柳贺,他不会平白挨一顿申斥,原本他还想着再都转运使的位置上升一升,再担一任巡抚,之后便可名正言顺地去户部任侍郎。

    眼下申斥倒是小事,他担忧的是自己会给张相留下坏印象,之后再想升迁便难了。

    因而柳贺来访,王焕并未与他多谈,只是说了几句场面话,又请柳贺与扬州府中的盐商们打好关系,王焕暗示柳贺,盐商们背后都有人,若柳贺对待盐商们如对待钱家一般,他这知府的位置绝对坐不安稳。

    “谢王盐司提点。”柳贺微笑道,“不过本官并不畏惧,咱们为官一任,又如何能受商人掣肘?”

    “柳府台年轻气盛,这般想倒也平常。”王焕道,“不过这扬州府的风可与京中不同,柳府台可要小心被这风吹闪了腰。”

    柳贺叹息一声:“王盐司真知灼见,这扬州府中的风着实太烈了些,若非如此,谢知府也不至于回了老家,下官能至此官位,全要仰赖谢知府与王盐司的照顾。”

    王焕轻一咬牙:“好说,好说。”

    柳贺坐姿比方才随意了些:“王盐司,下官今日来此,实是还有一事要麻烦盐司。”

    王焕心中知晓柳贺所来为何事。

    扬州府素来富庶,但财税依然要仰仗盐税,且富的是盐商,知府衙门中可动用的银子十分有限,因而历任知府上任时,都要来拜访盐运司衙门,只为求收税安稳,也求与盐商们和睦共处,不给府衙添麻烦。

    王焕心想,若是柳贺诚意恳求,他倒是可以放下成见,这般也能显出他的大度来。

    “柳府台有事只管说,你我皆是朝廷官员,衙门虽分属地方与户部,但彼此间就该通力合作才是。”

    “那下官就却之不恭了。”

    就在柳贺说出请求前,王焕却忽然将他拦住:“柳府台,本官细想之下,若是事涉扬州府与盐运司衙门,只本官一人在此恐怕不够,须得将盐运司中大小官员都叫来,如此才能满足柳府台所请。”

    柳贺眉头微微皱起,犹豫道:“王盐司,这般不合适吧?”

    王焕正色道:“既是公事,又如何会不合适?”

    见柳贺犹豫纠结,王焕心想,自己这个法子必然是对了。

    众人皆知他因柳贺一事受申斥,可眼下柳贺却不得不相求于他,此事必须得叫盐运司衙门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