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摇上青云(科举): 第72章 誉亲王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扶摇上青云(科举)》 第72章 誉亲王(第1/3页)

    沈长林沈玉寿一等,便是半个时辰。

    幸好他们出发前用过早饭,不然此刻定饿的肚子咕咕叫了。

    二人端坐在位置上,时不时的喝几口茶水,倒也不急躁,淮华书院的夫子个个都是有真才实学之人。

    有才的文人,有些怪脾气不足为奇,当日许先生在府学收弟子,不是也晾了他们一早上么?

    为了求学,这些都忍得,耐得,受得。

    期间门子来添了一回茶水,不知不觉间,又半个时辰过去。

    终于——

    屋顶上传来了猫儿喵喵叫的声音,接着是一老先生焦急的呼唤声:“绒绒快下来,下来呀,哎呦呦,小心不要摔着了。”

    沈长林起身往门外看去,只见院里来了位着青色道袍的老者,正心肝宝贝似的将只全身雪白、长毛鸳眼的慵懒大猫抱在怀中,脚步虽往书房迈着,注意力却全在大猫身上。

    老者轻柔地抚摸着猫儿柔顺的皮毛,直走到书房门口,才抬头看见沈长林二人。

    想来这位老者便是祝夫子了,他们急忙开口拜见。

    “学生沈长林,见过祝夫子。”

    “学生沈玉寿,请祝夫子安。”

    祝夫子是个很和气的老头,抱着猫儿微微一笑,边往书房走边说。

    “今日晨起,老夫的绒绒,哦,就是这只猫儿,和宋夫子的养的狗儿打架,猫狗顽闹,本该随它们去,岂料那宋老匹夫……哦哦,宋夫子,竟来拉偏架,害我家绒绒落了下乘,老夫气不过,就与那一狗一人大战了数十会合!因此来晚了,莫怪莫怪。”

    竟是帮猫儿打架去了。

    沈长林不禁莞尔,看来祝夫子是位地道的猫奴了。

    “学生岂有怪罪之理,护己所爱,人之常情也。”

    沈长林正说着,祝夫子怀里的猫儿懒洋洋的冲他喵了声,仿佛在赞成他的话,还伸出肉爪想去扒拉沈长林荷包的流苏。

    “它喜欢你。”祝夫子说着将猫儿放下,满脸的慈爱。

    绒绒一下地,就绕着沈长林转圈,竟是不怕人,玩耍了一会,蹿出书房跑走了。

    “哈哈哈哈,言归正传吧。”祝夫子掸了掸衣裳,先拿起案上二人的推荐信拆阅起来。

    “推荐人竟是南玉山庄,蒋秋寒。”

    祝夫子只看了推荐人的署名,便敛起了脸上的笑意,换上一副端重恭敬的态度:“你们是蒋老先生的什么人?老先生如今身体好否?”

    沈长林微一愣怔,原以为蒋文峤的祖父只是和淮华书院的夫子有故交,可见祝夫子态度如此恭谨,怕是不简单。

    “回祝夫子的话,老先生精神矍铄,身子骨很硬朗,我们不是老先生的甚么人,只偶然与他有了一段缘分,他老人家怜悯我等求学不易,为我们写了封推荐信。”

    沈长林他们答应过蒋家人,要对南玉山庄的一切保密,因此二人长话短说,只说起了与蒋文峤祖父谈经论史之事,和蒋文峤在考场相遇以及去山庄小住的事情全部隐去。

    “蒋老先生是当之无愧的大家,四书六艺,奇门遁甲,五行八卦,没有他不通的,年轻时我便想拜于他门下,可惜他老先生收徒标准极高,未看得上我,待我潜心求学,自以为有所小成,想再去拜访他老人家时,他已隐世不见外人了,算起来,已有二十年了。”

    祝夫子说罢,淡淡一笑:“看你二人的神情,便是不知蒋老先生名号的,这也在情理之中,老先生名望最盛之时,你们还未出生呢。”

    说罢将两封推荐信仔细收好:“蒋老先生推举的人,自是极佳的,你们不需要通过考核,直接入学吧,晚些时候带你们去见山长。”

    沈长林沈玉寿不禁愕然,蒋家祖父的威望也太大了吧?

    “哈哈哈哈。”

    见小辈两脸诧异,祝夫子捋须大笑不止:“与你俩说笑罢了,还真信?哈哈哈哈,无论是谁推举,入院考核是必不可少的。”

    沈长林和沈玉寿无奈对视一笑,看来这位祝夫子不仅是位猫奴,还是个老顽童性格,惯爱捉弄小辈的。

    -

    “开始答题吧。”

    祝夫子从书架上取出一卷轴,卷轴铺开,上有算术题、经史题、辨题、佛道经义等等五花八门的题目,祝夫子不需要他们用笔作答,而是口述答案,这种考核方式,是笔试与面试的集合。

    方才嬉笑和气的祝夫子考校起学生来,可谓是毫不留情。

    并且,沈长林觉得,或许因他二人是蒋家祖父推荐的,祝夫子甚至还加大了考核难度,幸好他们基本功扎实,又和许先生云游四方,并学了不少‘杂学闲趣’,总算是体面的将考核应付过去。

    考核一直从上午持续到日暮时分,沈长林沈玉寿顺便在书院蹭了一顿饭。

    祝夫子吃素,陪着他吃清粥小菜,倒别有一番滋味。

    从头到尾,祝夫子都保持着高昂的精神气,目光炯炯,思维敏捷。

    沈长林沈玉寿答题到日暮时分,精神已有几分涣散,不由的开了点小差,而祝夫子一人考校两位学生,时此此刻仍头清目明,他望了一眼天色,微笑道。

    “今日考核就此止,不愧为蒋老先生看重的学生,天资果然不凡,不过定力还要再修炼啊,今天色已晚,你二人回去歇息,明日再来,我领你们去见山长,便算是正式入学了。”

    二人拜谢祝夫子,一身轻松的走出了淮华书院。

    回到住处,赵悲煦也已回家,互相问起,他也经历了一番艰难的考核,算是通过了,同样明日去报道。

    “你们人都走了,届时这院里,就剩我孤零零一人,哎,可叹可叹,羡慕羡慕。”

    文平宪晃头晃脑,虽嘴里说着酸话,其实已打定主意独自静心温书备考了,兼之沈长林沈玉寿赵悲煦偶尔会回来同他说经论典,对于文平宪来说,已然足够。

    -

    秋风扫地,百草枯折,一夜醒来,院里铺了一层黄叶。

    沈长林沈玉寿赵悲煦各自带上行囊,前去书院报道。

    四大书院均属民办书院,创立之初由世家大族出资建立,耕耘数百年后,其名下的田地商铺数额不断增多,每年产生巨额盈利,完全可以供养书院师生。

    因此,在四大书院就读,不仅食宿全免,师资力量雄厚,独享单间,逢月考旬考岁考,优异者还可获得丰厚的奖银。

    四大书院,是大乾朝众士子梦寐以求的去处。

    当然,若从四大书院科举入仕,将来官运亨通的,有给书院捐银捐田捐商铺的习惯,比如平昌城主持秋闱的卫大人和平南布政司的巡抚,便都给淮华书院捐过商铺。

    四大书院的屹立不倒,离不开从书院走出的达官显贵,达官显贵们再用书院名声傍身,更添一抹才气。

    互为支撑,方得今日之局面。

    沈长林沈玉寿因由祝夫子考核过关,暂拜于他座下,祝夫子所学博杂,兴趣广泛,各道精通。

    淮华书院的山长姓李,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