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摇上青云(科举): 第65章 考秋闱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扶摇上青云(科举)》 第65章 考秋闱(第1/2页)

    秋闱共有三场考试,分别在八月初九、十二、十五举行,三场连考,合九天七夜。

    八月气候极炎热,光是在在狭窄的号房里呆足九天,就已经很煎熬了,何况还要动脑筋答题,因此每年秋闱,都有很多士子因突发急症或身体太虚而被抬出考院。

    秋闱考的不仅是学问,更是对精力、身体的多重考验。

    之前的童考,虽也连考多日,但县里府里的考院条件比较好,号房通风透气,县衙府衙的官员,也会格外照顾本辖区的生员。

    但秋闱不同,来省府应考的士子太多了,足有四五千,根本照顾不过来。

    数千人齐聚考院,人多地窄,号房自然就狭促,只有三平方左右。

    九天七夜中,除答题外,举子们的吃喝拉撒睡也全在里面,兼人员密集,那环境可想而知,自是极恶劣消磨人的。

    为了尽可能舒服的赴考,沈长林他们提前准备了不少东西,笔墨纸砚,衣裳被褥自是不可缺少的,此外防蚊虫叮咬的艾草冰片薄荷脑等,也要备上。

    考院会安排考生的一日三餐,但口味和质量嘛,自然很次,想要吃的好些,便还要带口小锅,一些米面,另备些加热就能吃的干粮。

    怕走水,号房内是不许燃明火的,但每间号房外,会有一号军监视,以防作弊,跟号军打好关系,可以请他们将食物炭火器皿等拿到可燃火处熬煮,好了再端来号间。

    号军不白帮忙,自需要银钱打点,手头宽裕的士子,都会花这份钱,好让自己考的安心。

    沈长林几个,也只得随俗。

    “煜照兄,好久不见啊。”

    他们正在最后一次清点行囊,多日不见的赵悲煦竟然登门了。

    自到了平昌城,赵悲煦就一直住在亲戚家中静心备考,没有外出参加茶会诗会结交友人,除头两个月到百梓巷来过几回,入夏后就进入了闭关状态。

    几个月不见,赵悲煦瘦了一圈,可见这段时日将所有心思都扑在了功课上。

    “我这有些急救药,是按宫中传出的方子配的,效果极好。”赵悲煦说着,拿出好些瓶罐,上面贴着‘护心丸’‘人参保命丸’‘消热散’‘解暑药’等标签。

    基本上囊括了常见的急病。

    “你们几个常年锻炼,身体自是极好的,能熬住号房内的艰苦,但以防万一,还是带上吧。”

    “多谢,还是煜照兄考虑周到。”沈长林说着,倒了杯隔壁文家娘子做的薄荷酸梅汁给赵悲煦喝着解暑。

    赵悲煦从亲戚家来,坐马车到百梓巷要半个时辰,正口焦舌燥,一杯清新酸甜的冰饮下肚,瞬间浑身舒爽:“这饮子好喝。”

    “是隔壁文相公娘子做的,这位文相公心思敏捷,人品庄重,改日引你们见一见,煜照兄一定会喜欢他的。”沈长林笑道。

    “能得你赞赏的,定是才德兼备的人,考完后我们一起相聚。”

    赵悲煦说完,又留了一烛香时间,接着便匆匆返回了。

    今日是考前最后一日,他要回去整顿行囊,沐浴换衣,早早睡下,然后半夜起床,前去考院门口排队入场。

    -

    三年一场的秋闱,不仅是举子鱼跃龙门,改变阶级的机会,也是朝廷选拔优秀的人才的良机,自然会慎之又慎。

    而秋闱的考官人选,自然也很重要。

    目前各省主考一名,由各部正三品以上,进士出身的京官担任,副考官二人,由各地方选取的正六品以上,进士出身的官员担任。

    此外,还有布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巡按御史推举的见任教官数名,见任教官一般是各省德才兼备的饱学之士,和朝廷另派的监考官一同监察。

    除了考官、监考官、见任教官外,还有各地方推举而来的用科部官做同考官,同考官的主要职责是阅卷,因阅卷主要在考场的帘内进行,所以也被人们戏称为“内帘官”。

    一众官员及其幕僚加一在起,足有六七十人,虽然选人时尽量规避本籍人士,但在种种人情网下,总有许多考生和官员们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前朝并不禁止考生在考前拜访考官,甚至以拜访往来,得考官青眼为荣,并称主考官为座师,日后入朝为官,自成朋党,不仅坏了科举之道,也祸乱朝纲。

    当今皇上已经明令禁止考前学生和考官们有任何互动,一经发现便是严惩,就算考过了,也不许互称师生,以免结党营私。

    但就算朝廷处罚严厉,还是有很多考生想取巧,去考官暂住的院落附近吟诗作对,或者和其手下人往来等等,试图提前得考官注意,算是打了一波擦边球。

    沈长林他们自然没弄这些机巧,成也萧何败萧何,或许能因此得考官赏识,未来青云直上,但也可能被人揪住细节做文章,葬送前程。

    这种事情上,还是老实些为好。

    -

    众人早早睡下,丑时便起了,背上包袱,坐上雇好的马车,直往考院而去。

    虽是半夜,百梓巷却十分热闹,有一半多的人家亮着灯火,有妻儿老小一齐相送的,也有像沈长林他们这样独身前往的。

    从百梓巷到考院,不到两刻钟,但下马车时,考院门口已人潮涌动。

    四五千的考生,分四个检查点,排队核对身份文籍所带行李,一项一项检查无误以后,才准许进入考院。

    入场前会发一号牌,号牌对应相应的号房,号房外便是监督的号军,人多程序繁琐,但科举制度已在这个世界运行了数百年,积累了丰厚的经验,因此虽然忙碌紧张,但也有条不紊。

    这项工作从半夜一直持续到了清晨,所有的考生终于入场完毕,这时铜钟敲响,提醒诸考生,秋闱正试开始。

    沈长林进来的比较早,此时已在号房坐了一个多时辰。

    这号房果真如传说中的那般,非常狭小,里面有张翻身都难的窄床,还有两尺长一尺宽的书桌,配上一张勉强稳当的木凳子,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

    至于门窗……

    沈长林扫了一眼空荡荡的前方,为了便于监考,秋闱的号房根本没有门窗,直接敞开,需要考生们自己带钉子和布帘,挂上去稍稍遮挡,因此沈长林进号房的第一件事情,便是钉钉子挂帘子。

    弄好之后铺床,归置好各色文具,又将其他东西也稳妥的放好。

    当然,也不忘和门口的号军打好关系,那军汉一脸络腮胡,却很敦实憨厚。

    “沈相公安心考吧,想喝个热茶热汤的,尽管找我,连倒恭桶,我都愿帮忙,只一点,千万别在考试上耍心眼子,这事我绝不含糊。”

    沈长林对他作了一揖:“这是自然。”

    -

    考卷很快便发了下来,三场考试的所有题目都在上面,但答卷却是逐场上交的,也就是十一、十四、十七日的傍晚交卷,试卷收上去后,会交给专人誊抄,然后送给同考官们阅卷。

    也就是说,考试和评卷工作在同时进行中,这样,才能保证在秋闱结束后的第十天,也就是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