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摇上青云(科举): 第24章 立县学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扶摇上青云(科举)》 第24章 立县学(第1/3页)

    “好好读书习字,莫叫不三不四的人再进来,既是清风书馆的学子,就该好好的听顾大人的教诲,万万不可辜负了他。”

    白五婶赶跑了柳秀才,还不忘训诫小学子一番,提着空碗出门后,又对柳秀才远去的方向啐上一口:“臭不要脸的!”

    “……”

    贺青山倒还好,他是在文智书馆受够了主动转学的,绝不会走回头路。

    孙阳舒许嘉祥是听从家长安排过来的,对柳秀才还颇有几分亲近,若不是白五婶及时出现,一番粗俗的叫骂提神醒脑,恐怕真就被策反了。

    “我们是清风书馆的第一代,让书馆发扬光大是我们的职责。”沈长林一本正经道,“顾先生只有我们五位学生,走一个他都会很伤心的。”

    洗脑加道德绑架,孙阳舒许嘉祥立即彻底斩断了回文智的念头,势与清风同进退。

    但去哪读书,向何人求学毕竟是个人私事,说完后沈长林又添补一句:“若真去了也无妨,我们还是好朋友。”

    —

    顾北安入夜后归来,听白五婶说起白日的事情,微挑了下眉毛,从前只觉柳秀才昏聩自大,竟还是个不择手段的小人。

    白五婶撇撇嘴:“顾大人放心,我帮你骂回去啦。”

    说完看见顾北安的衣袍上沾了灰渍,在乡下奔忙了一整日又汗津津的,便和气的说:“我家里刚烧好一锅热水,还有浴桶,顾先生来我家洗个澡吧,你这身脏衣裳我随手帮你洗了,晾在竹竿上,第二日准干了。”

    清风书馆没有浴桶,顾北安好些日子没洗过痛快的澡,当下点头答应,随手取了五文钱给白五婶,算是柴禾钱和劳务费。

    白五婶笑着一转身进了自家院子:“不用,不收你的钱。”

    到这儿,便不得不提白五婶的家庭了,白五婶的丈夫白五伯前面有个病故的原配娘子,生了一儿二女,娶了白五婶做续弦后又得二子一女,加上公婆,一个儿媳一个孙子,全家上下统共有十二口人。

    如今家里人多,住房紧开销大,前头原配娘子留下的大女儿白雪已经十八,不曾许配人家,白五婶便瞄上了顾北安。

    顾北安举人出身,如今是学官,自家雪儿年轻貌美,能干端庄,白五婶觉得,或许能牵上线。

    “雪儿,水烧好了没有?”

    顾北安进了白家院门,迎面就见一着素色衣裳的少女出来,爽朗应声:“烧好了。”

    他就是再迟钝,也明白了白五婶的心思,难怪一向爱财的她刚才不肯收自己的五文钱。

    隔壁书馆里,几个小不点已经洗漱妥当,正躺在院里的竹榻上数星星,等顾北安沐浴回来帮他们上夜课。

    “先生怎么还没回来。”

    “咱们今晚还上课吗?”

    沈长林双手交叠垫在脑后:“再等等,不着急。”

    话音刚落,顾北安推开院门回来了,晦暗的暮色下,脸颊微有几分红,刚才洗完澡白五婶又张罗留下饮茶,他不好拒绝,留下喝了两盏,煮茶泡茶的自然是白雪。

    “先生,你身子不适吗?”

    沈玉寿心思很细,立即搬出一张小椅子搁在一旁:“先生请坐下吹吹风吧。”

    夏夜凉风习习,偶有蛙声低语,顾北安渐渐冷静下来,将刚才那些俗世烦扰抛在脑后:“今夜不讲课,改为考察你们的功课,一个一个来……”

    —

    顾北安没有提柳秀才来清风书馆挖墙脚的事,但不代表他没记在心里。

    相反,他时刻惦记着。

    今年二月,永清县举行了县试,共选出了十名学子参加四月的府试,府试若过了,则可称为童生,柳秀才的文智书馆偶尔会中,不过去年前年皆无考过府试的,永清县因此也被嘲笑学风低迷,民智未开。

    县令大人对这次府试很看重,柳秀才也信誓旦旦的表示,他手下有好几个学生进步喜人,必能考出好成绩,谁知五月府试放榜,永清县再次被剃了光头,连续三年无一人上榜,沦为本府的笑话。

    顾北安联合孙教谕,适时提出想建立县学之事。

    县学为官办之学府,入学的一般是童生秀才这一级别,但永清县秀才没几个,童生加起来也只有区区二十多个,还在继续考学的不过十五六个,其中三分之一自己开了私塾,三分之一在外求学,剩下三分之一则在柳秀才处。

    县令大人沉吟片刻:“县学就算办起来,也并无足够的生源。”

    “圣人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县学初建,生源师资必遇难处,若因此畏缩不前,那么永清县将永远学风不盛,难出人才,何况,县学招生的标准可以放宽,属下以为,可以设甲乙丙丁四个班级,按照学子们的资质年龄综合分班,放宽标准,灵活变通,除秀才童生外,有天资的也可入学。”

    孙教谕颔首表示同意顾北安的想法:“下官和顾训导数次下乡,乡野私塾水平良莠不齐,有不少天资聪慧的孩童因得不到好的启蒙而被埋没,可惜可叹。”

    古时的教育向来走精英路线,被埋没的人才不要太多,这不稀奇,县令大人叹息几声也就过了,愁的是永清县的精英们不给力,这么些年莫说举人,就是秀才童生也凤毛麟角,他不得不向下挖掘人才。

    县令大人思索良久,又问了师爷和幕僚们,三日后终于拍板发话:“我们永清县的县学,要办起来!”

    办县学,头一桩事就是拨款,每一县都有类似教学经费的银子,但因永清县没有县学,这笔银子便被挪作他用,如今又被县令大人挪了回来,先拨二百两给孙教谕顾北安。

    有了银子,一切事情都好办。

    孙教训的夫人极会理财,人脉颇广,在她的帮助下,很快便租到了一间门比如今宽数倍的院子,可以容纳几十人吃住学习,顾北安又雇佣了一个门房老头看门,一个婆子烧火做饭打扫庭院,加上一些简单的家具床铺,至此经费还剩一百多两。

    县学是官学,本该学费全免,还有补贴才是,但因沈长林等人是白身,因此只减免了学费,伙食费仍旧要交一半。

    但就算是这样,家里的开销也节约了二百文,钱氏知道后笑的合不拢嘴,直夸自家两个孙儿是聪明的,就算读书,也比别人省钱些。

    没指名道姓,周氏也能听出来说的是谁,气得牙根痒痒,但又不好说什么。

    —

    六月中旬新院子收拾妥当,沈长林等五个小学子搬迁到了更宽敞亮堂的新地方去,白五婶到底失去了挣外快的机会,很是不舍,倚靠着院门看着衙差过来帮忙运东西。

    白雪正在屋里裁剪衣裳,白五婶看她一副浑不在意的模样,不禁有些着急,疾步匆匆的走来:“顾大人以后也不住这儿了,雪儿,你不出来送送?”

    “他是外男,女儿待字闺中,哪里有闺阁女眼巴巴去送外男的道理。”

    白五婶一时语塞,旋即揪了揪小丫头的辫子:“你个鬼丫头,伶牙俐齿的,道理是那么个道理,那我索性将话与你挑明了,这个顾大人,人品好家世清白,还有功名在身,模样也生的好俊俏,我看着不错,能嫁了这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