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我靠宠妃系统当了秦始皇的国师》 480-500(第3/29页)
明初宗室脸都绿了。
我们辛辛苦苦维护大明,是想要子孙后代吃糠咽菜的吗?
*
这些记载史书上都有记载。
网上疯传明朝皇室养猪……也就是夸张言论。养猪是不可能养猪的,那花的可是皇帝自己的钱。
扪心自问,你家里有五百万,你会愿意分一百万给一年可能才见一面——甚至一面都见不到的亲戚吗?
可能会有那么几个和皇帝关系好,受宠的,能得到大量田地赏赐,但是天底下能有多少个受宠的宗室?就像你自家亲戚,能有多少个跟你关系亲密无间到你能眼睛也不眨一下,送出去一套房?
青霓拈了一个干瘪的稻种在手里,稻种变得圆润饱满。
神女似笑非笑:“你们朱家皇室是不是有如此本事,才搞出这般制度?”
朱元璋脸绿了。
他以前饿过,所以希望子子孙孙都能不挨饿,但现在看来……
青霓瞧见朱元璋脸色,心口升起一丝丝心软来。
而这一点心软才刚出现,借由如今无法控制情绪的状态,马上就扩散到十分。
青霓看了看朱元璋,开口解释:“我会这般说,全因为朱家子孙确实有享受到。在开始那几代,几乎是躺在百姓血汗上挥霍。而到后来,尽管朝廷经常拖欠俸禄,苦的也是底层宗室。”
底层的宗室,也就挂着个宗室名头,甚至因为禁止宗室从政、经商、从事任何职业,他们混得连普通百姓都不如。
“与之相反,是受到皇帝宠爱的宗室,随随便便就能被赠予良田。多者足有两万顷。明朝能有多少良田给皇家这样分?良田分在一个人手里的越多,百姓过得就越苦!”
这不是在危言耸听,资源只有那么多,谁拿得多了,剩下的人相应就会拿得少。
别的不说,拥有两万顷田地的福王,他会把两万顷田地全拿去种地吗?会不会建庄园?就算全拿去种地,就算他敢偷偷拿粮食去售卖,两万顷土地的粮食,他难道会一口气拿出去卖?不想赚钱啦!当然是市面上粮食越少,他能卖出去的价钱越高。
粮食变少,粮价上涨,这些都是谁买单?大明国运,还有百姓。
拖欠藩王俸禄?就算一文钱都不给,像这种宗室会过得苦?
洪武朝大臣们听到“两万顷良田”这个数字,和朱元璋一样,脸都绿了。
合着你们朱家不许官员贪污,不许官员占据良田,是为了让你们朱家自己能霸占那些田地是吧!
两万顷良田啊,怎么,朱家王爷会老老实实交税不成!
朱元璋脸色已经不止是绿了,又青又白,好像在开染坊。
他的心情并不平静,怒气在一点一点积聚。
两万顷啊!他给他亲儿子都没这么多!
到底是哪个朱家人这么败家!不把大明根基败光就不甘心是吧!
混账!都是一群混账!崽卖爷田不心疼!
大臣们瞥到上位脸色,一个个噤若寒蝉,比一盆冰水从头浇到底还寒冷,还发抖,还不敢出声。
上位脸色……好可怕……
暴风雨将来。
朱元璋怒气值“砰”地冲破极限,张口正要对不肖子孙斥骂,余光瞥见神女头发正在缓缓从黑色变成红褐色。
不妙!神女把自己说到气极!不能让神女生气!
“啪——”一下,朱元璋整个人冷静下来。
也不气了,连忙试图安抚神女:“元璋险些有错路,亏得神女慈悲,将之点出。如今大明才刚开国,许多制度尚未牢固,也无甚祖制掣肘,改!这个宗室制度,必须改!”
一场风波消弭于无形。
大臣们滞呆当场。
上位……居然还有这么好说话,不生气,先去哄旁人的一天?
*
青霓某些方面来说,其实特别好哄。
重点表现在,听到这话时,她头发颜色开始慢慢往黑色转变,只是还不够黑,尚有余怒未消。
祂半点笑容也不见了,只清清淡淡地说,好似点到为止:“吾已经很克制脾气了。”
这更像是一种解释。
朱元璋接受这个解释,他也相信神女已经很克制自己了。若按神话故事里形容,神仙发怒,可不止是打雷、头发变色那么简单,非得赤地千里或者水淹大陆不可。
当然,以神女对百姓的重视,祂必然不会选择这种发泄怒火的方式。
朱元璋有些好奇,这样算是克制,那什么算是不克制呢?总不能是直接让皇帝这个职位消失,没有皇权,自然就不会有皇权一语之下,赐给某个人两万顷土地这种事情发生。
哈哈哈哈哈,怎么会没有皇帝这种事。
朱元璋都被自己想法逗笑了。
*
殊不知,神女说的是大实话。
祂很努力在克制。和朱家没有关系,不怪他们,只怪祂经历宋朝第四天灾之后,现在看封建社会是怎么看都不顺眼,恨不得干脆一股脑打碎重来算了。
反正祂能无数次试错。
但是……
不行……
不可以这样!
要克制!
青霓深呼吸一口气,面露微笑,端坐上首。
克制,要克制。微笑,要微笑。
她静静听着朱元璋和大臣以及各亲王、郡王商量要怎么改这个宗室制度,不发一言。
朱元璋:“?”
他抬头四处观察。
不知道为什么,刚才好像感觉有寒风吹过后脖颈。有点冷。
第483章 大明宝钞
第一个大臣提出:“不若规定好宗室子嗣数量,比如……一家只许生三子,女儿不计数?”
嚯!计划生育啊!
青霓手痒痒,有点想要嗑瓜子。
果然,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虽然这句话用在这里好像不那么恰当?
亲王郡王们激烈抗议:“不行!夭折了还好,还能生,万一我人到老年不能生了,三个儿子出意外都死了,我岂不断子绝孙?”
于是又有人提出来:“不如只供养宗室到成丁?待他们成丁之后,自行去选择喜欢的行业?刘玄德也是汉室宗亲,卖履不一样能活?”
还没等宗室不同意,朱元璋就先一步否决:“换一个,朕不想苦了朕子子孙孙。”
商议一时间凝滞。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尤其是一锤定音那个人很明显想“既要又要”,既要子孙后代能享福,又不想大明亡国。
这……
大臣们好想哭喊一句:臣做不到啊!
朱元璋难得有些不好意思。
他这样确实是难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