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宠妃系统当了秦始皇的国师: 第130章 羡慕杨广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我靠宠妃系统当了秦始皇的国师》 第130章 羡慕杨广(第1/2页)

    在今天宴会之前,朝堂商议之时,臣子们就已经给出了三种办法。

    其一:化胡为汉。突厥人是迫于武力才不得已归顺大唐,倘若大唐国力衰退,他们必然会反叛,所以,应当将突厥人分散安置在内地各州县,强制他们以唐人的生活习性生存,改其风俗,弃牧务农,使他们渐渐与唐人无异。

    其二:便是李世民现今准备采用的羁縻州政策,把突厥人安排在北方边境,成为对外的屏障。

    其三,胡汉分离。还是让突厥人回到北方故地,但是要分而治之,部落首领由大唐任命,各部落划好边界,禁止相互吞并,同时,以严格的规章制度监管他们。

    已经被点名了,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几人对视一眼,也只能站出来。

    长孙无忌斟酌着说:“陛下,山鬼提到突厥反叛是因为羁縻州,臣认为,这是必然会发生的。”

    李世民眼眸微动,“何意?”

    长孙无忌道:“陛下设立羁縻州,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大唐子民的伤损,让突厥人去守卫边境。”

    李世民微微颔首,“不错。”

    长孙无忌叹息:“陛下,十年二十年尚可行,整整五十五年……陛下又是锐意进取之辈,说不准皇子也是随了父,这个中消耗,恐怕突厥人早有怨言。”

    房玄龄也叹道:“蝼蚁尚且贪生,何况人乎?”

    杜如晦冷声道:“突厥人不去作为屏障,那用血肉填上去的,就是大唐的士卒了。”

    来小朝会的,还有不少武将,此刻有一个算一个都在点头。

    突厥人属于外族,是让他们顶在前面,使唐人活下来,还是让唐军守卫边境,有所伤亡。这群大唐武将闭着眼睛都知道该怎么选。

    房玄龄道:“克明,你误会了。我的意思是,如此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国力强时,突厥人自然只能忍着不满意,可当国力弱小后,他们便会反咬一口。彼时本就内忧外患了,再加上一个反叛的突厥,便是雪上加霜。若能避免,总是幸事。”

    李世民也道:“朕与玄龄所想相似。”

    所以,他们陛下是既想要让突厥人守卫边疆,又想让突厥人不叛变?

    臣子就是要给君王分忧的,在场的朝臣便开始勉力动起了脑筋。

    满殿寂静,暂时无人应答。

    李世民也在垂眸思索,有时拧眉,有时拿笔杆轻轻敲击桌子,又有时似乎听到他轻轻叹了一声,拿起笔似乎想要写什么,停顿良久,笔尖在白纸上晕出大大的墨点,却没有写出哪怕一个大字。

    忽然,有人动了一下。全场人都看了过去。

    李世民不由出声,对那人道:“君集,可是有甚妙计?”

    被他呼唤的人名为侯君集,是一名武将。

    他点了点头,“臣是有个想法。”

    李世民立刻追问:“是什么?”

    侯君集道:“不若去问问山鬼,兴许后世已经想出了解决的办法?”

    李世民流露了些许失望之色。

    房玄龄忙道:“不可!”

    侯君集:“为什么不可以,是怕祂不告知吗?不去问一问怎么知道祂一定不会说?”

    房玄龄:“并非如此。侯将军,我们能从山鬼那处得知东突厥未来还会反叛,已是幸事,怎能再去烦扰?何况,有什么难题都去求助山鬼,倘使哪一日山鬼离开大唐,再有困境,我等又该如何是好?”

    李世民对心腹素来爱重,此刻也没有对侯君集指责什么,生怕他难堪,便仅是轻轻点头,同意房玄龄的想法。

    侯君集说了一句:“是我失言了。”尴尬地垂下眼眸,没多看旁人一眼。

    “我想到了!”程知节抬高了声音,得意地环视一圈,美得他像一只准备展示尾羽的孔雀。

    李世民道:“义贞快说!”

    程知节挺了挺胸膛:“你们都是聪明人,我老程,武夫一个!但是武夫也有武夫的办法!”

    长孙无忌不由讶异地看向他,“武夫的办法?你想到了什么办法?”

    程知节嘿嘿笑:“我会找人,对着他抄。”

    “人?什么人?”

    程知节眼中有着嘚瑟,一字一顿,认真道:“冠军侯,霍去病。”

    嚯!这可是个大名人!

    在场人没有不认识霍去病的,可……

    “冠军侯和我们头疼的难题有什么关联?”

    “他能让匈奴服他啊!”程知节说,“陛下不是希望可以驱使异族,还能让他们心甘情愿吗?冠军侯麾下便有不少匈奴人,什么高不识、复陆支、伊即靬……都是匈奴的王!都跟着他建功立业,心甘情愿为他带路,为他打匈奴,最后还在大汉封侯了!”

    换了一口气,程知节继续往下说:“生活在草原上的异族都非常慕强,就像狼群,只有强壮的头狼才能带领他们一次次捕猎成功,逃脱强敌,匈奴是这样,突厥人也是这人。”

    “陛下,我等可以仿照汉朝,由统帅带领唐人与突厥人征战四方,有功的突厥人如实按照军功赏赐。既有头狼的威慑,又有肥肉的引诱,还怕他们不忠?”

    也就是……用人格魅力征服,用高官厚禄引诱。

    倒不失为一个办法。

    杜如晦道:“若是如此,那些突厥人,是忠于将领,还是忠于陛下?”

    程知节默然。

    就像那些匈奴,他们是臣服于冠军侯霍去病,还是汉武帝刘彻,明眼人都能看出来。

    幸好,他提出这个办法之前,就想到了杜如晦的问题。

    程知节望向李世民。

    会不会介意此事,还得看他们陛下的想法。

    其他人也看向了李世民。

    李世民笑了起来,“难道朕还怕这个?”

    其他人也笑了。

    是啊,他们陛下自己就能上马打仗,谁敢谋反,哪怕朝廷无将可用,他们陛下自己点了兵就能冲阵,怕什么。

    杜如晦还是忧心忡忡:“此计只能用一代人,下一代,如何能保证可以出现能够令突厥人心服口服的将领?何况,陛下是马上皇帝,下一位……可没有陛下的本事。”

    这次不是程知节回复了,而是长孙无忌,他笑道:“克明一叶障目了。先稳住这一代,下一代可以从小教导他们忠君爱国的思想,再加上他们父辈为护佑大唐南征北战,耳熏目染下,便可使其化胡为汉。”

    杜如晦听懂了长孙无忌话里的意思,“你还是支持将突厥人迁进境内?”

    要化胡为汉,让他们生活在草原上,一直记得自己和唐人的不同可不行。

    长孙无忌点头,道:“突厥投降了四十万人,大唐共有一千五百一十一个县,约莫每个县分两百六十五人,不到三百人,起不来风浪。”

    他想了想,又道:“主要是,三个法子都没办法保证大唐国力衰退后,突厥人不会反叛,而化胡为汉,使他们从心底认同自己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