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朝文武都能听到我的心声: 145.今谢氏洛水远赴海外,历时二载,得回神种。……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满朝文武都能听到我的心声》 145.今谢氏洛水远赴海外,历时二载,得回神种。……(第1/2页)

    牛痘是牛患的一种轻度天花。

    想要实行牛痘法,还得找到患天花的牛。好在这并不难找。

    除此以外,老皇帝还召集天下有名医者,共商预防天花,这件事的威力……怎么说呢,一位医者已经八十多了,他家小孩怕他舟车劳顿,人直接没了,想要为他回绝官府,这位医者表示,就是抬,也要让人把他抬到京师!

    全天下的医者:通通给我滚开,光宗耀祖就在今天了!

    前晋王妃卯九州也进了皇宫,与其他医者一同翻阅那本古籍,商量人痘和牛痘的可行性。

    最后商讨出来的结果是:“牛痘确实优于人痘,然而牛痘不能乱种,地域、气候、时辰,乃至提供牛痘的人的身体情形,都会影响疗效。”

    他们举了粤东地区举例。

    粤地卑湿,人多得疯疾,假如从此种人身上获取牛痘,注入他人体内,为害不浅。

    对此,卯九州提出:“切勿着急种痘,此本古籍还需完善。”

    许烟杪坐在旁边,全程的赞叹声就没停过。

    【原来不是只需要把牛身上的痘浆感染到人身上,再提取疫苗就可以了啊!】

    【原来还有这么多门道,还好我没有自己弄,不然反而害人了。】

    【哦哦!还得考虑痘苗的贮运啊!还好还好,专业事果然得找专业的人!】

    这件事能够提上日程,许烟杪就放心多了。

    现在摆他面前的,是另外一件事——

    老皇帝召集所以大臣,要看远航船队从美洲拿回来的土豆、红薯、玉米了!

    *

    秦关侧头看了一眼谢洛水:“很紧张?”

    谢洛水抿着唇点头。

    毕竟事关她能不能封侯。

    秦关决定说点什么来转移她的注意力:“小董的牙齿怎么样了?卯神医怎么说?”

    谢洛水脸上露出悲色:“已经烂透了,治不好了。”

    两年的海上漂泊从来不是什么轻松的事,船上的人或多或少都得了病。

    秦关提到的小董也是如此。

    这人如今已经吃不动带筋骨的食物了,白米饭外加青菜豆腐之类才能入口,而且一定要煮得特别烂,想吃大鱼大肉,根本不可能。

    哪怕是谢洛水的体质,也在船上生过好几场大病,只不过她好的快而已。

    秦关拿右拳头一捣左手心,道:“我跟陛下多年,他向来赏罚分明,绝不会辜负我们,辜负船上弟兄的。”

    谢洛水也信这话。

    两人一同看去上首,陛下在当众打开他们带回来的,用来展示实物的箱子。

    ——至于种子,当然是另外存放着,不可能随意拿出来接触外界。

    老皇帝那只弯弓搭箭稳得不行的手,竟然颤抖了。

    盖子掀开,布一层层解掉,他先看到了玉米。

    它差不多有孩童手臂那么粗,由绿皮重重包裹,老皇帝将它拿出来,拨开那一层又一层的绿皮,露出里面那好似妍丽女子露齿而笑,流转着光华的玉粒。

    当它被举到众人面前时,这群掌握国之中枢的官员齐齐失了声。

    不止是因为这个叫玉米的东西长得好看,还因为谢洛水说的:“此物亩产一百八十斤!”

    ——他们到达美洲时,没多久就是收成的时间。正好方便测量。

    而现在大夏主食的平均亩产分别是:

    粟一百一十二斤。

    麦一百一十二斤。

    稻三百五十三斤。

    稻谷产量虽多,但太挑地了,而玉米,据谢洛水说,能种在山地里!也就是说,它对水源及土地肥沃要求不高!

    ——当然,许烟杪早就说过这话了,但他们得为自己知道这事找个来源,对吧?总不能他们表现得比亲自去了美洲的谢洛水更了解情况。

    老皇帝拨开三五个玉米,从里面掏出土豆,这东西个头宛若林檎(苹果)。

    谢洛水高声:“此物亩产五百七十二斤!”

    老皇帝又拿出红薯。

    谢洛水几乎把嗓子扯哑了:“此物,亩产——”

    “千斤!!!”

    千斤啊!

    麦粟的十倍!稻谷的三倍!

    *

    玉米、土豆、红薯在这些官员手里传递,他们用力擦着玉米上面的泥土,掰开叶子小心地抚摸上面的玉齿;小心地捧着土豆,轻轻嗅着上面令人熟悉的,地里刨出来的气息;红薯放了半年多,早已发芽了,干瘪了,像是老人的手指头,丑陋而干巴,然而,没有人嫌弃它。

    他们捧着这些东西,没忍住一下子哭出来。

    哭饥荒,哭灾年,哭以前所有饿死的人。

    不会挨饿了!以后都不会挨饿了!再穷,也不会有人饿死了!

    哭着哭着,又笑起来。涕泗横流的笑,难看得不行。

    但他们想笑!

    老皇帝高高举起手中红薯:“往后!大夏境内,天灾再不会带来饥馑!”

    你说!怎么会不值得笑呢!!!

    那一天,欢呼声、喝彩声、大笑声响彻云霄。

    唯有伊拉拉这个美洲土著格格不入,倍感寂寞。

    他有些困惑地看着这些大夏人:怎么突然就抱着那些地里挖出来的东西又哭又笑了?

    玉米是太阳神,抱着祂又哭又笑他能理解,但其他两个东西,怎么也引得他们那么大反应?

    *

    伊拉拉会被邀请来大夏,自然是秦关和谢洛水商量过后,决定请个土人来教导他们怎么种植土豆、玉米、红薯。

    除了种植,还有如何储存,如何选种,这些如果靠他们自己摸索,还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去才能推广。

    虽然他们语言不通,但可以一个做,一个跟着学啊!

    比如,巴拉圭人就掌握了一种土豆冻干技术:把土豆洗干净再冷冻,化冻后挤干水分,在室外晒干。这样就能长期储存土豆了。

    ——这个方法,他们至少用了两百年。

    还有土豆病害——他们也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形容这事,他们只知道曾经有一个部落,只种一种土豆,那个部落后来就饿死了,

    美洲的土地上有数百个品种的土豆,在巴拉圭人热心的引导下,谢洛水等人成功挑选了十来种土豆带回华夏。都是个头大的。

    “谢洛水!”老皇帝一手拿着红薯,一手招呼她上前。

    谢洛水约莫猜到了什么,心脏猛地一跳,硬是愣了十几个呼吸都没回过神来。

    老皇帝对此很有耐心。

    他依旧带着微笑看谢洛水,直到谢洛水回神,小跑到他面前。

    老皇帝打趣:“朕瞧你若不是在朕面前,都想跑着跑着翻个跟头了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