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登基我很难收场: 第116章 116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不登基我很难收场》 第116章 116(第3/4页)

儿不知,孙儿只是许久没见父王了,因此想去江南见一见父王,又怕您不允,才打扮成这副模样。”

    “真是朕的好儿子,好孙子,父子俩谎话信口就来!”延平帝大怒,“将晋王世子拖出去,跪在延福殿外,他什么时候想清楚了,什么时候让他起来!”

    “是,陛下!”邬川连忙让两个侍卫将晋王世子拖了出去。

    延平帝回头看向庸郡王:“幸亏你机警,这事记你一功。你也累了,先回去休息吧!”

    “为父皇效力是儿臣的荣幸,父皇早些休息,儿臣告退。”庸郡王识趣地退下。

    回到府中,他就叫来李安和,大大地夸赞:“这事你办得好,抓住了晋王世子,重重有赏。”

    说着点了点头。

    旁边伺候的仆人立即捧着一个打开的匣子上来。

    里面满满的都是银元宝。

    李安和吃了一惊:“殿下……”

    “拿着吧,这是你办事办得好,应得的。”庸郡王笑得和煦如春风,“跟着我的人,只要忠心,好好办事,我必不会亏待他。”

    李安和欢喜地接过匣子,跪下磕头谢恩:“谢殿下,小人一定竭力为殿下办事。”

    庸郡王满意地点头:“下去吧。”

    李安和欢欢喜喜地走了。

    庸郡王也翘起了唇。他知道,他现在冒头有风险,但不冒头那就再也没有了出头之日。

    等晋王一倒下,父皇势必会扶持他跟太子打擂台,以形成新的平衡之术。当初太子不就这么捡漏上去的吗?

    现在他们兄弟也有机会!

    晋王世子在延福殿外跪了大半夜,早晨昏厥了过去,太医看过后说是体力不支。

    延平帝便直接让人将其送进了天牢,任何人不得探望。

    刘子岳吃早饭时听说了这个消息,顿时觉得面前这堆美食都没了味道。这么多年了,延平帝惩罚人的花招还是这几样,一点新意都没有,动不动就是罚跪,还是这种大冷天的。

    现在他只庆幸自己还没成婚,没有子嗣,不然估计也要被延平帝拿捏得死死的。现在这样多好,成了是最好,不成他孤家寡人的,要死也死他一个,不会累及家人。

    这一日,延平帝又召了几个重臣进宫议事,没召刘子岳。

    刘子岳正好也有事要忙。

    中午的时候,吴志就将整理好的卷宗送了过来。

    卷宗有一册书那么厚,前面三分之一是吴志的字迹,后面是另一人的字迹,应是吴志让衙门内的书吏代笔的。卷宗经过了好几个人的手,里面也没有夹杂着信件或是其他东西,没什么好看的。

    刘子岳将卷宗放到桌子上,然后让陶余取来一把小刀,在匣子底部轻轻一撬,原来严丝合缝的木板被撬开了,里面夹着一封信。

    刘子岳取出来,打开。

    信是陈怀义写的,简洁明了,说了两件事。

    一是,晋王家属的事让庸郡王出头,他已经布置好了。

    庸郡王实在是太小瞧晋王了,晋王最年长,威望又很高,宫里宫外经营多年,别看他现在一招落败了,但这京城内,估计还潜伏着不少他的人马。狗急了都会跳墙,更何况是晋王的人呢!

    庸郡王现在跳出来拉仇恨,对太子利大于弊。

    而且陈怀义觉得,晋王一派的很多官员,包括傅康年,都是实干派,能力也不错,若能拉拢为太子所用,也不失为一件好事。因此太子不宜出头,致晋王的人于死地,相反关键时刻,太子还可跳出来对他们施恩,收复他们。

    刘子岳也是这么认为的。而且经过现代律法的熏陶,他本来也不是很赞同祸及家人这种事,尤其是没有威胁的人。像晋王这事中,将晋王世子,晋王府的男丁杀了,那种没有危害的女眷何不饶她们一命?

    至于傅康年之流,身为晋王的亲舅舅,晋王的铁杆死忠,刘子岳肯定不敢轻易用他,但晋王一派其他的官员,只要真心投效,能为朝廷效力,刘子岳觉得完全可以用,只是要多加警惕一些就是。

    自古以来,用对手的能臣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只要有才,能用!

    二是让刘子岳回京之后,按兵不动,切记要“忍”,不要轻易冒头,惹来延平帝的猜忌。延平帝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如今又是多事之秋,日夜操劳,动辄发怒,延平帝的身体恐怕也撑不了几年了。太子无需多做什么,只要等,迟早能等来那一日的。

    对于陈怀义的良苦用心,刘子岳当即就采纳了。

    他将信烧了,然后将木板原封不动地放回去,再让人送了一册前朝一名书法家的真迹:“听闻吴大人喜爱书法,这作为回礼,让人送到吴大人府上!”

    陶余将装了匣子的东西给了一个小太监,让其送去吴府了。

    半个时辰后,陶余匆匆进来,低声对刘子岳说:“殿下,那太监果然是别人派来的人,将书动了一遍。”

    刘子岳低垂着眼,讥诮一笑:“只怕我这东宫已经成了筛子,到处都是别人的眼线和钉子。”

    随手交代的一个小太监都是别人的人,可见这东宫里有多少眼线。

    “殿下,咱们得想办法将这些人都给换了,不然太不安全了。”陶余说道。

    这宫里伺候的下人都搞不清是谁的人,万一在太子的食物或是香料、衣物中下毒怎么办?又或是偷偷在东宫藏些违禁物品,污蔑太子,那太子真是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

    但一切都打点好了,没合适的理由,将人全部换了,怕是不合适,也会惊动延平帝,惹得延平帝不悦。况且,这样也不能随意挑选人员,内务府派来的照样会有旁人的眼线耳目。

    这可是危及自身的安全,刘子岳琢磨了片刻说:“今天送东西的太监叫什么?就从他入手,咱们也来唱一出苦肉计!”

    既可以博得延平帝的同情,又能顺理成章地清除掉各方势力埋伏在东宫的棋子,还能装病,暂时从这摊烂泥中跳出来,置身事外。

    六日后,延平帝派去打探消息的人还没回来,江南数州的府衙已经上报了晋王谋反一事。

    晋王劫掠了大批本来作为田赋上交的粮食,用船沿着长江往西去了。西南的金州、襄州、盘州等多地皆已落入了晋王的手中。

    盘州知府率兵抵挡,被晋王杀了,最后只来得及派人逃出城往京里报信。

    确定了晋王谋反,延平帝气得暴跳如雷,立即召集群臣商讨。

    这时候,大家都确定了,晋王应该是打算占据西南地区,割据一方,再徐徐图之。

    西南地区北靠大山,只西北边与朝廷接壤,如此一来,不用担心腹背受敌,而且西南地区多山,有天然的屏障,不那么容易攻打。

    唯一的缺点便是西南地区想要打出来也不容易。

    但对现在兵力、粮草都不是很足的晋王来说,选个易守难攻的地方作为大本营显然是最好的选择。

    “说说,怎么办?”延平帝看着下面跪了一地的大臣问道。

    文臣们不敢吭声了,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