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薄情书生郎: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穿成薄情书生郎》 70-80(第10/23页)

回家了,这明面的借口已经找好了。

    他看见熟悉的身影高兴道:“柳兄,你终于来了。”

    两个人爬上马车,颜台看见柳应渠的小包袱,心里觉得柳应渠太轻率了。

    两个人坐到江南郡的边界,柳应渠一路上睡过去的,颜台一路上忐忑不安,时常担心自己的脑袋,常常在梦中惊醒。

    这马车是昭烈帝派人驾驶的,车夫把他们送到江南郡后就无情的驾车离开了。

    柳应渠去找了客栈先住着,颜台也把包袱放下了,江南郡的街上热热闹闹的,柳应渠去买了一份江南郡的地图,他们到达的地方叫做永安县。

    这地处江南郡和海朝郡的边界,县令已经在这位置干了三十年,因为政绩平平一直没有升官。

    柳应渠看这里繁华依旧,热热闹闹的,秦楼楚馆也多,柳应渠走在街上就看了不下于四处。

    颜台:“这永安县看上去没什么问题。”

    陛下让他们重点查看永安县。

    柳应渠坐在大街上叫了一碗馄饨,颜台也坐下来叫了一碗馄饨。

    “好嘞,客人马上来。”

    颜台吃了一口觉得不好吃,难怪这馄饨店的人这么少,他搁置了筷子,柳应渠低头认认真真的吃。

    “店家我有事想问你。”柳应渠放了一两银子。

    店家脸上立马热情起来了,一看柳应渠空荡荡的碗,心里更是舒服了,十分乐意和柳应渠说话。

    “公子请问。”

    “我听说江南郡这几年出了大灾,怎么这街道连一个乞丐也没看见。”

    “一看公子就是外地来的,其他地方不知道,永安县这处是把流民,乞丐,贫民放在外城,就是贫民窟里。禁止他们进来的,怕是带了病。”

    柳应渠应声:“店家,这地怎么走。”

    “公子,那地方脏得很,你这样的贵公子去那地干什么。”店家还是给柳应渠说了。

    柳应渠把银子递给店家,他笑了笑:“其实我也称不上贵公子。”

    他记得很清楚,他曾经吃过只有几粒米的汤水,住的房子还会漏雨,在书院里没银子的时候就是吃着咸菜和饭度日,他仍然记得。

    他应该是贫民窟的人。

    店家愣了一下。

    永安县的外城和内城完全不一样。这里的街道还是历经灾难时的样子,房子还是破烂的,墙块倒在地上。刚下过雨,地上乌黑黑的污渍还有很多混在一起的液体,整个地方都是臭烘烘的。

    在还未倒下的墙体下还有几个人靠在墙壁上,那甚至不能称为是人,面如饥瘦,静静的没有动弹,只有从偶尔的胸膛起伏中还能发现这人是活着的。

    周围传来咳嗽声,回响在整个空荡荡的街道。

    绝望得让人窒息,晦暗的街道被风一吹传来呜咽的声音,久久不停歇。在街道上到处扔着尸体,那些尸体像是骨头一样,而还活着的人这些人面对着尸体目光有些渴望。

    颜台彻底被震惊了,他身子有些发抖:“他们是想吃尸体?”

    死者为大,这里的场景已经让颜台想要吐出来了,把尸体随意抛在街道上已经够没有人道了,现在这些人还想吃尸体。

    柳应渠和颜台穿着好料子的衣服在这街道里格格不入,柳应渠看向这墙体下的人。

    一块墙角在高处要掉下来了。

    “小心!”

    第75章 县令

    柳应渠快速上前抱住了在角落里的小孩,墙块狠狠砸在地上激起水花。这一切都在一瞬间发生,柳应渠把小孩放在地上站着。

    流民们看向柳应渠的眼神稍微温和了一点。

    柳应渠继续往前面走,他打量着这外城,他叹口气拉着颜台回到了内城。

    “柳兄,你这是做什么?”颜台看着柳应渠拿着银票去买粮食和柴火,还有锅碗,他把柳应渠拉近了一些低声说:“柳兄,我们是来查案子的。”

    “旁人认不出我们,我们也可在外城打听一些情况。”柳应渠和颜台早给自己作了伪装,柳应渠想了想,要是他们不管这些流民,那么他们活不过三日。

    案子可以查,这人命也要有一个妥善的处理。

    柳应渠推着推车又雇佣了几个壮汉帮忙,去买了一些瓦片和破旧的被子,这被子是二手的,主要是价格便宜。

    柳应渠买粮食也是买的陈米,还有一些土豆混在一起管饱,五谷杂粮,这年头能吃口饭已经不易。

    颜台看着柳应渠忙活,他叹气拍了拍大腿也跟着上去帮忙。他是世家子弟,也没去过外城,见着这祸事,心里也不是滋味。

    “陈米,土豆,被子,锅碗,瓦片……”

    由着本地人带着柳应渠很快就买完东西,带着壮汉们一起去外城。

    “这位公子买这么多东西做什么,不会是要去救助外城吧?”

    “我听他们的口音不是本地人,他们来永安县没这么闲吧,外城就是烂摊子。”

    壮汉们小声说话,等真的到了外城他们就没说话了。

    外城里还是死气沉沉的样子,被柳应渠救下的小孩又找了一个墙角坐着,他神色麻木,突兀的听见车轮滚动声音,还有很多的脚步声。

    柳应渠也不废话让人架锅煮粥,淡淡的米香味飘散在空中,流民们眼珠子咕噜咕噜的转动,他们强撑着站了起来,目光看向了锅。

    颜台有些害怕。

    柳应渠也怂,他还是笑道:“排着队拿碗,一人一碗。”

    颜台拿着碗去发给他们,他双腿发抖,觉得这事太让人为难了,他可听说过流民暴动。

    他把碗递给一位老妇人,老妇人拿着碗麻木的排着队,颜台暗想这人怎么这么没礼貌。

    他接着去发碗,颜台发现周围很安静,人群中有吞咽唾沫的味道,他拿着碗的手突然有些抖。

    他们脸上的表情都很麻木,这让他们道谢什么的,不是强人所难吗,人都已经麻木了,这气氛压得颜台说不出话来。

    柳应渠雇佣的几个壮汉倒是适应良好在一旁维持秩序,有的大人还把自己的小孩放在前面,让他们先喝粥。

    拿着碗打到粥的人端着碗也不怕烫,急忙就往嘴里灌,他吃到了,他吃到了米饭还有其他的土豆,他拿着碗狼吞虎咽。

    然后眼泪就落下来了。

    被安置在外城只有等死的份,他们咒骂过,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灵,没人管他们,就等着他们去死。

    柳应渠也不嫌累,给人打粥。他的记忆力极好,看见一个面孔有两次就会毫不客气的指出来,总有浑水摸鱼的人,偏偏碰上了柳应渠这双眼睛。

    流民有些躁动,很快不知从外城哪些地方窜出来了不少人,纷纷要碗来排队。

    小孩子们怕烫小口小口的喝粥,他们的眼睛渐渐出现了一丝光彩,唇齿间的米香味还在蔓延,他们把碗舔得干干净净。

    慢慢的流民们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