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后创业记: 800-82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八零后创业记》 800-820(第12/33页)



    聂政道:“惊人到何种地步?”

    刘玫继续道:“我们的业务,除了地产和影视都是回帐周期短的。而且地产前期也都投入了,现在基本就剩下卖房子、收钱了。回款周期最短的是超市,现场买单。KK商城,7天之内货就能到。14天内,先期交付暂存在第三方的钱就会到公司账户。现在也是每天都有大量的现金进账。这两项加起来,一天到账能达1.5亿。周末、节假日或者搞活动的时候甚至能有2亿到2.5亿。”

    在座的人眼睛都亮了亮,不知不觉间公司已经壮大了许多。

    “物流、KK会员和视屏、游戏等每天也都有数量不一的钱到账。少则五六千万,多的时候也能过亿。还有影视、地产以年计,一年能有五六十亿。”

    黎夏道:“看来如今再有人想用购物卡挤兑搞我们,绝不是拿六亿出来就能办到的了。”

    众人都笑了笑,公司蒸蒸日上,他们还是蛮有成就感的。

    “行了,你们直说,想做什么?”

    曾阳道:“黎总,我们不再买地建房了么?”就算以后国家会管控,现在还好啊。

    黎夏点头,“开了十三个楼盘,减少了库存,也回收了部分资金。有优质地皮,可以下手。还是老规矩,放到两年期满前就开建。但是囤地的累计金额不要超过30亿。势必得控制在一年内能付清的安全警戒线以内。”

    曾阳露出喜色,“好的,我知道了。”

    过去一年公司都是在开盘,没有购买建筑用地,在建项目也陆续收尾。他更多精力放在帮老板买地皮修广场上。

    老板把钱准备好了,让他到奥运会前买够50个广场。

    他盘算了一下,问题不大。

    但建筑用地他还是想继续买的。

    “那老板,这回要大手笔囤建筑材料么?”

    黎夏想了想,“如今建材已经都跟着房子涨上来了。你可以在全国范围内看看相对低价,适当囤一些。不要超过10亿元的。”

    “好的,我知道了。”

    聂政紧接着也提出了15亿研发费用的要求。

    黎夏点头答应了,然后看向郑奎,“你那里一年之内需要集团公司大笔投入资金么?”

    郑奎摇头,“之前铺垫够了,这一两年就是多接单,把服务搞上去、搞得更专业。不过,我们第一批小四轮都该换了。还有重卡,也快到报废年限了。不过我今年花不了多少钱,3亿足够。”

    第808章

    刘玫那里记着数,40亿+15亿+3亿,这就58亿了。

    回头她回把钱打到各子公司的账上,由子公司的财务掌管。

    轮到傅杳钧了,他也在心头盘算着数目。

    “老板,我们如今租着大大小小800家店面。”

    另外700家自有门店,200家是黎夏私人的,还有500家是公司这些年陆续买到手的。

    黎夏道:“你想继续买门面?我们不是一直在买么?”

    如果只是和之前一样一年买三五十个门面,是不用额外再跟她申请的。

    傅杳钧道:“我想分作三年,把现在的所有门面买下来。”

    把所有超市的门店全买下来了,就真的是不用交房租了。不用再受房租逐年上涨的困扰,盈利也有了保障。

    这话一出,郑奎第一个道:“老傅,你也太能花钱了吧。买好又多预估十亿美元。虽然没花出去,但这钱得刨开不能用。今年又要买两三百家门面,这得多少钱?”

    傅杳钧道:“我让人和房东逐一联系过。如今房租上涨,他们等闲也不肯卖。但是,他们的门面并不是不可替代的。”

    黎夏道:“你威胁人家不卖就搬店么?”

    “我们不想一直给房东打工,他们不卖我们自然是要选择附近更合适的门面。不过,这是两败俱伤的选择。所以,如今是有六百多家都愿意卖给我们,但价格都有一定溢价。”

    黎夏挑眉,“你说的三年,不是一年两三百家,是一次全买了分三年付清?”

    傅杳钧点头,“是的。”

    曾阳道:“万一以后门面价格和租金回落怎么办?”

    傅杳钧道:“我们之前签的合同年限已经快到了。在合同年限内房租涨幅还有个范围,年限到了房东要大幅提价,我们如果想继续租也是无可奈何。所以我觉得应该早些做准备了。”

    这些门面都是签的15年,最早的还有三年就要到期了。第一家到期,后面的也会陆续跟上。

    确实是得早点打主意才是。

    但这个主意是不是全部买下来,还可以再商量。

    账上目前现金流很充沛,老傅这心思动得挺大的。

    傅杳钧继续道:“买下门面,超市的利润率能上浮7个点左右。一直以来困扰超市的租金问题能解决的话,只要咱们依然能在供应商处拿到低价,超市的利润是可以保证的。”

    拿低价没问题啊,1500家门店,哪个供应商都只能给低价。

    听起来挺好的!

    傅杳钧继续道:“前年开始有人退休,并不影响各门店用工。虽然老板预测的无人超市还没有到来,但超市的确是逐渐不用再负担那么多员工了。我请聂总手下的人做了个各超市需要的最少人手的软件。把排班、请假等因素算进去,人员精简到如今的八成半,完全可以满足超市的需求。”

    超市如今六万人,也就是说五万左右其实就足够用了。

    他们现在相当于一年多支出了一亿多的工资。

    不过人事总监那里给出了数据,到2008年退休人数近万。这部分多花的工资就能自然而然的消失。

    黎夏道:“这一万人我心头是有数的。他们都是年纪大了,而且是最底层的员工。一万人,一年一亿多,还有两三年。这钱公司出了。毕竟超市刚开的时候,也多亏有他们。而且他们现在也没有偷懒的。他们的事就不讨论了。”

    这些老员工经历过下岗,生怕老了老了再来一次,决计没有偷懒的。

    只不过岁数上去了,做事手脚是慢一些。

    一万人一年才一亿多,跟一个L9拿得差不多。

    她都能捐款给素不相识的受灾群众。这一万给她干活的员工,也就最后三年了,没什么不舍得的。

    在座几人听了黎夏的话也比较认同,老板有人情味总是好的。

    傅杳钧提出来,也只是客观陈述。没有要赶走这些老员工的想法。

    黎夏如果真那么做了,他心头才要不踏实呢。

    这个回头可以透露给这些人知道。

    曾阳道:“800个门面如果要买下来,怕是不下百亿。现在的超市门面,基本都是三级门店(2000平米)起步。而且如今的房东都精,都望着一铺养三代。傅总你也说了是溢价。”

    黎夏道:“那六百多家门店肯卖,总价是多少?”

    这功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