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回九零全家下岗前: 第213章 第213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穿回九零全家下岗前》 第213章 第213章(第1/2页)

    所以,朱晓丹肯定是以北京普通高校作为据点来进行市场调查。

    她出差是按职级有出差补助的。

    上一次公司有人出差还是5月的时候去上海。当时一天报销多少是秦歌说了算。

    不过,崔音上任之后,和徐昭佩商量之后又在网上查了各地物价,然后用两天的时间把各个职级出差该有多少补助、报销的标准全都弄出来了。

    8月2号下班前就发给秦歌看,秦歌3号回复的可以。

    这以后就有据可依了。

    譬如朱晓丹是l5的营销总监。那她出差在外,而且是往一线城市,一天的住宿上限是120元,餐上限是30+60+90。

    这是上限,到时候需要拿□□回去实报实销的。在上限范围实报实销,超出部分自己补足。

    至于她的出差补助,日基本工资的60。

    朱晓丹基本工资本月起是3000。日薪140,补助就是84。

    机票是按经济舱给报的。

    崔音后勤部和朱晓丹沟通后,建议她8号周一出发,12号周五返回。

    朱晓丹表示同意后,后勤部就按这个出发和归来的日期给她订的机票。

    朱晓丹是8号下午将近一点抵达北京的,后勤部从网上在相应的大学替她订了住宿。

    暑假期间还比较好订。

    她出了机场看看时间觉得老板应该还没有午睡,便给秦歌打了个电话,“秦总,我到北京了。你有什么指示么?”

    “你先去安顿,打车去吧。然后午睡一下再起来干活。我这里没什么指示给你,你就自由发挥就好。”

    两所大学离得很远,秦歌也就没提接风洗尘的话了。不够奔波的!约了后天上午见。

    “好的。”

    这会儿秦歌确实还没有睡,她和王明远在视频。

    今天周一,王明远估计也是看到了外送店的单独财务报表,中午抽空找她聊聊。

    “哎呦,不错嘛。上个月就盈利了!”王明远一副高兴得要手舞足蹈的样子。

    秦歌磨牙,“就盈利十万,分给你一万。你不要用这么夸张的语气说出来好不好?”

    也就是说她其他产业也只盈利39万。

    算下来盈利能力很差。

    32家小卖部,32家奶茶店,3家秦氏小馆。相当于走得都是薄利多销的路线,一家平均5000。

    都付了10的外送费的,不然还能多11万。

    所以,她接外单收订单金额10的外送费,真的不少了。

    不过,对店家来说这部分单是多出来的。他们从赚30变成赚20,就还行。

    只是秦歌以前没细算过自己得交多少。她还一直以为是小卖部和奶茶店在帮着外送店分担人力成本呢。

    结果原本就是应该出的。

    嗯,还是这么分了家,亲兄弟明算账好一些。

    而外送店也终于证明了自己不是靠兄弟养着的,挣钱能力比她之前想得要好不少。

    暑假对她订单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看明细,奶茶销量降了60。

    如今基本就是女白领、大学女生喜欢喝奶茶。

    “真的没有嘲讽的意思。我所有的投资项目,只有你这个是第二个月就盈利了的。”

    秦歌道:“王总,跟你商量个事。”

    她把打算国庆后买写字楼的事说了。

    王明远道:“嗯,我很赞同。我看你也别让人去找了,我们王氏有符合你要求的写字楼。”

    他是王氏地产西南片区的老总,蓉城、山城、昆明、贵阳都归他管。

    秦歌道:“有内部价么?”

    “没有。”

    “那我肯定还是要货比家的啊。”

    王明远笑笑,“我跟你讲,买写字楼真的是很不错的一个选择。我之前只是不好干涉你的经营管理而已,怕你觉得我是故意诱使你挪用大量现金。那回头要是真出现了资金短缺,我跳进黄河都洗不清。”

    秦歌撇嘴道:“你在意这个?你巴不得出事了让你继续注资呢。唉,可惜晚了几年,没赶上房价起飞前。”

    “现在还不算起飞,还在跑道上呢。赶紧上飞机没错的,让房地产带飞你!”

    9号,又是老年团休息的一天。

    而且10号一早,她们就要坐车去承德了,去看避暑山庄。

    外婆笑眯眯的同秦歌道:“有十多年了吧,我当初在《戏说乾隆》里就看到过避暑山庄。”

    “嗯,去看看吧。那边比北京凉爽些。不过可惜,不能打猎。”

    “能打我也不敢去打啊,老咯——”

    陈老师对这个安排也比较满意。伏天虽然过了,但这几天还是很热。

    在外头奔波,她还是挺担心她老娘中暑的。她们每天都用水壶背着芳姐煮的凉茶出门。

    好在走在那些园林里,比较空旷都有风来。而且车接车送,避免了很多麻烦。

    昨天她们是到大观园玩儿了一天。

    她老娘这个年纪上哪都免门票,老马半价,只有她是全价。

    不过,还是趁年轻些出去玩更好。

    中午秦歌说今天就不做饭了,点披萨吃。

    个老太太都没吃过,尤其外婆听两个曾孙念叨过,便也想尝尝。

    “他们两个9月份就要上来读书了,以后就不用在家心心念念的惦记了。”

    秦歌打了电话,依然给计着时。

    28分钟的时候,门铃响了。

    她沙发上起身,开门买单。对方的骑手也是不进门的。

    开门后,秦歌看他还戴着头盔没摘。

    等东西拿了进来,秦歌一样一样拿出来打开,然后招呼几个老太太坐下来吃。

    陈老师拿着小票看,“一百多块才收四块外送费,这一点比你的实惠啊。”

    “是啊。但人家有必胜客、有百胜撑腰,亏得起。”

    她真的不觉得必胜宅急送利润率能有多高。

    如果不是他们外送的是自家产品,估计还得亏损。

    就拿这一单来说,骑手往返肯定得35分钟左右。北京的时薪得有七块吧?

    那这四块钱真的是刚刚好。

    但是骑手不是只在外送时才算时薪的,等单的时候也得给人家算钱的。

    你说让骑手做一些杂事,有多少杂事给那么多的骑手做?

    七块的时薪,还有利可图么?

    他们干嘛不去二线城市开店呢?二线城市的房租、人力成本还低廉些。

    而且百胜的东西onesyste,一线、二线城市都是统一的价格。

    打开了,外婆凑过来看,“这不叫是一个大饼上头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