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大院养女: 831. 第 831 章 从程澜在海南买那……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八零年代大院养女》 831. 第 831 章 从程澜在海南买那……(第1/2页)

    从程澜在海南买那两块地之后,估计这一个月至少又是几百亿的资产涌向了海南、广西。

    房地产试点赚钱的效应出来了啊!

    南巡讲话的时候才一千四五一平,现在涨到两千六了。

    钱朝热火的地方周。买地皮的、买房的都有。

    地产商倒是想捂盘,捂在手里涨了都是自己的。

    但捂盘也是要成本的。譬如那些一早就是贷款买地皮修房子的。

    哪怕是走的银行贷款,如今的利息都高得吓人。

    更不要说民间融资的了。民间融资的听说一年利息36起!

    所以,他们也不得不开盘,卖出一部分楼盘缓解资金压力后再继续捂盘。

    但据程澜所知,萧应虽然每个月要付的利息以千万计数,他也还在捂盘。

    他把那三个楼盘他捏在手里的差不多2000套房拿去银行抵押贷款了。

    居然贷下款项来了!还贷了四个亿!

    才刚封顶呢,后续什么都还没搞,银行也敢大笔款项贷给他。

    可见如今海口的房地产项目是何等优质的抵押品。

    萧应拿这钱还利息、继续收尾、还还清了即将到期的三块地皮的贷款。

    就靠着借新还旧,他就把即将到期的三个亿的贷款+利息付清了。

    还一点不影响付接下来几个月的利息以及把房子修到能交房的地步。

    他很得意的对程澜道:“这么滚动起来,可以撬出银行好多亿的贷款。你那地皮还放着不动啊?转手地皮真没有卖房子赚钱啊。地皮就那么多亩,但盖房子可以一层一层的加盖上去。多修一层就多一层的钱的!你没有施工队,我可以帮你安排。那些施工队现在为了接单,什么钱都肯垫的。完工后半年内把钱付给他们就行,没现金给一些工抵房也可以。”

    “我再看看,不急!我怕到时候急用钱不方便立即变现。”

    萧应想了想,“哦,浦东新区啊?我感觉浦东新区也涨不过海南啊。你看至今还是800元一平!而且,海南房子多吃香啊,只要你肯卖,日光。”

    程澜道:“还是稳妥些吧。你不觉得海南的房地产一下子热成这样不正常么?樱花国很多年才走完的路,感觉海南要不了两年就能走完。”

    炒作得太厉害了!

    这背后很多房地产商以及利益相关群体在推波助澜。

    就怕潮退后,留下一群裸泳的人。

    她在海南投资已经够大了,全部加起来投入两亿多。

    足够了!她不想孤注一掷。

    要赚,她也能赚到上亿了。要是赔了,这个钱是她赔得起的。

    其实,就算政策突然改了,地皮和房子都砸手里。她也还能靠实体产业缓过来。

    不过,程澜不想赌那么大。浦东房子付尾款前,她肯定会在海南退场的。

    如今,国内的热钱基本都往南方去了。

    一时就连深圳都不如海南和附近的广西受瞩目。

    柳昭还留在海南关注着呢,还有大伯。他俩教育背景相似,都是老一辈(66年取消高考之前)的大学生。

    后来一个在部队发展,一个进了国有大厂。

    但也还是有相通的地方,都是接受组织管辖的。

    尤其两人只相差六岁。

    所以两人处得还挺投机,时常相约一起行动。

    他们判断房价和地价还要涨的。

    房价天天都在涨,但地价得是有拍卖了才能见出具体涨幅。

    这个月拿出来拍卖的地皮不多,就少数几块。

    他俩预备到时候结伴去凑个热闹。

    林景东对于房地产的快速发展有些咋舌。南巡讲话这才70天啊?

    他也觉得程澜这回怕是真的看走眼了。

    她去年还觉得房地产改革时机还不够成熟。所以邀请他60岁退休后来给她管房地产公司。

    但他看来是注定要错过这一波了。

    他现在还是部队的人,也不太可能在明年全面禁止做生意后就停薪留职两年。

    停薪留职是有年限规定的。

    他今年52岁,明年53岁。没可能停薪留职到55岁,干两年又回部队的。

    那还不如专心留在部队发展。

    就算不让做生意了,后勤上的事情也是很多的。他这个后勤部长,得站好最后一班岗,不能随便撂挑子。

    所以,他届时跟着小柳去看看热闹就好。

    柳昭今年46岁,是锐意进取派。一身本事在论资排辈、处处掣肘的国有大厂施展不开。

    看到报纸上程氏集团公司招聘享受副总待遇的特助,他就过来应聘了。

    他对林景东道:“林部长,我其实不太想得通老板怎么就偏偏看上了我。她开出的待遇真的非常好,吸引的不只是我一个老牌大学生而已。当时我们有三个人,还有专门学经济的。”

    林景东问了问他们三个人的情况,然后道:“这个不难猜。首先,你是取消高考前最后一届大学生,建国后十几年的大学生都是凤毛麟角一般的存在。基本一毕业就被各大部委机关、国有大厂要去了,起点往往非常高。那会儿水木、京大毕业的甚至有直接一毕业就上正处级的。譬如说如今上海那位朱书记,那就是水木学经济毕业的。你们复旦毕业的也差不到哪儿去。那会儿的大学生本来就是从几亿人里选拔出来的精英。”

    柳昭点点头,这也是他一贯十分自傲的地方。五六十年的名牌大学生,那就是天之骄子。

    不过,也很多人遭遇了十年磨难。

    甚至林部长刚说的这位朱书记,大学毕业就是正处级了。结果二十年后他平反回来还是正处级。

    柳昭运气不错,一直待在厂里,没有受到大的冲击。

    他辞职不是因为厂里对他不好。他四十多就干到万人大厂的副厂长,虽然排位靠后,很受重视了。

    要知道厂长可是正厅级,他单论级别也是上了副厅的。

    只不过,老厂长想法比较守旧,而且厂里头派系林立的。

    下头的工人又吃惯了大锅饭,对想砸了大锅饭、提高效率的他也十分不接受。

    他感觉有志难伸,这才会在应聘上后辞职。

    当然,也是双向选择。

    他管过国有大厂、那种万人大厂的人,管理程氏集团国内这1.5万人还不是手拿把攥。

    关键程氏集团年轻啊,从上到下的管理人员锐意进取。

    嗯,只是管理人员。因为占员工最大头的是那些每天来摘菜的临时工。

    北上广深四地的摘菜工大概有一万人。

    不过,如果干得好被选进了会所、火锅店、服装店、服装厂......就可以转为正式员工。

    工资上自然也有增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