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大院养女: 283. 第 283 章 今天刚到岗的服务……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八零年代大院养女》 283. 第 283 章 今天刚到岗的服务……(第1/2页)

    今天刚到岗的服务员和保安还有搞古宅修复的师傅们都新奇的转动着餐桌。

    你试一下,我试一下的。

    “老板,好方便啊!”

    程澜道:“嗯,趁热啊,都动筷子。”看来这旋转餐桌确实新奇。

    大家热热闹闹的吃过,轮着洗碗、收拾的六个人留下收拾。

    其他人都跟着程澜去踏雪寻梅,顺道消食。

    今天下午浅浅的下了一层雪。至于梅树,那是这两年陆续移种的。

    程澜去年三月接手第一进院子,就听说以前的‘曾园’里有过不少梅树。

    但后来人多了嫌生活空间狭小,就把树都砍了。

    程澜从去年三月院子到手就在搞移种果树。

    第一次就是重金从别人的果园买了九棵,带着下面的大土球用车运回来移种。

    请专门搞园林的人帮忙做的,术业有专攻嘛。

    除了红梅、白梅、还有梨树、桃树、李树等。

    这是技术活儿,不是移种了就保证能活的。后来又补了三棵才凑齐了九棵。

    她在这一块花了不少钱。

    如今第一进已经比较成气候了,今年秋天她还吃到了果子。

    如今还窖藏了一些,准备等高煜回来吃。

    第二进是今年春天从第一进分了过去种的。眼瞅着如今梅树也在开花了。

    但第三进上个月才入手,移种没有成功。

    移种春秋二季都可以,但春季二三月最佳。深秋、初冬的才搞,很难成了。

    所以第三进如今都是去外头买的盆栽梅树。到时候客人来了,倒也有得观赏。

    第二进有一棵红树开得很好。

    赵柯看程澜的目光流连,还举高了定制的灯笼去看。

    他笑道:“老板,要不给你折一支带到学校去?”

    这些树养得这么好,他和王千惠自然也费了不少心力,还跟搞园林的人请教过。

    程澜摇头,“就让它留在枝头吧。”

    王千惠道:“如果客人提要求呢?”

    “原则上不让。但如果十分恳切,就容她摘一支吧。”程澜把灯笼收回来。

    她定制了十六个手执的灯笼,里头是燃烧的蜡烛。就是为了方便有女客人想踏雪寻梅的。

    玩儿的就是这个情调。

    这会儿另外十五个也被她的女员工们拿着,一个个都很欢喜的样子。

    办公室的电唱机里这会儿正放着邓丽君的《梅花》。

    虽然林爷爷说人家唱的是靡靡之音,是海峡对面的糖衣炮弹,但这一首是爱国主义歌曲来的。

    程澜抬手看看腕表,“我得回学校了,你们再玩一会儿也回家吧。坐火车也辛苦了。赵柯,回头安排保安送一下女员工。以后大家上下班结伴走。保安都接送一下,现在治安不算太好。”

    虽然就15分钟的步行距离,但还是谨慎一些。

    赵柯点头,“老板,要不要送一下你?”

    程澜想说一般两三个人还动不了她。想想还是做个表率吧,“送我上公交车就好。”

    赵柯便让最后来的两个保安去,他们在北京待得比较久一点。

    等他们出去了,有女员工道:“这吃过晚饭踏雪寻梅可真太享受了!”

    “是啊,客人还没享受呢,先让我们享受了。”

    王千惠道:“老板说这几天先不干活,也不讲太多规矩,就让我们穿上制服去北京各大景区安心游玩。其他的事都等正式培训了再说。不过,明天大家出门在外还是要注意形象啊。”

    “放心吧,王姐。”

    “那行,咱们再逛十分钟就散了。明早五点集合去天x门看升国旗,然后游览广场、故宫等地。”

    “好!”

    王千惠说完又对负责值班的人道:“明天要辛苦了!”

    “放心,交给我。”就在办公室坐着,有供暖的。

    王千惠道:“记住,电话不对外的,对内也要收费。老板下课也就回来了。”

    她回头24号会去邮电局打单子来看。

    有谁乱了规矩,哪怕是已经决定要用的街坊邻居,肯定也是会被记一笔的。

    今天下午,成都来的众人已经打了两个集体电话回去报平安了。

    一个打给支书,一个打给林景东。

    要收费的嘛,不然估计一人打一个都不嫌多。

    “知道了。”

    程澜回到学校,洗漱过后穿着睡衣盘腿坐在自己床上摁计算器。

    12个保安,720。

    30个达标的男女服务员,1800。外招的名额其实不多了。

    不达标的大概再安排12个,600。

    然后厨师团队,暂时算2000吧。

    还有杂工,估计得安排40个,1600。

    摘菜的、洗碗的、各处打扫的......

    而且她还得在里头选拔正副店长,生意好了一正三副才能轮转得过来。

    这个收入肯定不一样。

    各班次还得有小组长之类的。

    另外,不管做什么,会计、出纳是必不可少的。这回头从程家人里挑吧。

    这十来天就让他们都去玩,既是弥补过年不能回家,也省了培训费。

    唐欣然凑过来看了看,“你用得了那么多人吗?”

    “其实可以精简。但是,为了之后置换房子方便,左右院子一户一个人是必须收下的。”

    为了预防这些街坊抱团跟她叫板,程家村的人和退伍兵还有外招的员工不能比他们少。

    庄兰兰道:“合着你这是不得不当大户人家啊?”

    “那可不!一个月就这么一算都是六千的人力成本了。还有食材成本,用的肯定都是好材料。我这一天不做到1000的生意额,都别想有赚的。”

    人均15元,也得有70个客人才够。

    16号中午,唐欣然和父亲一起陪程澜请了《北京日报》广告那块的负责人吃饭。

    答谢对方20号到24号给《程氏私房菜高薪求贤》的广告版面。

    招聘启事是程澜自己写的广告词。

    配的一张照片是昨天穿旗袍最出挑的一个妹子站在白梅树下,然后另外几个把制服穿得很出挑的男女员工呈扇形分布她身后。

    后面把包间里的场景也展露无疑。笔直站在包间门口的保安十分的显眼。

    还有一张照片是已经打了停薪留职报告的吕正师傅在厨房里的一张工作中的照片,要跟随他过来的几个徒弟也纷纷上镜。

    都是穿着厨师服,戴着高低不一的厨师帽。旁边标注着吕师傅的职称、得过的奖项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