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林如海咸鱼摆烂日常[红楼]》 140-160(第9/33页)
时上京?”
听到这话,薛姨妈脸色一时又变了。
作者有话说:
总之就是:都怪女人
啧啧啧啧
王家的塑料姐妹情,明日继续
……感谢在2023-09-12 22:18:29~2023-09-13 22:52:2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团子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我就是要问为什么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146 ? 第一百四十六章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对于王家姊妹二人的关系亦是如此。
论起真正戳到对方的痛处,王夫人和薛姨妈都明白姊妹间,最刺心的地方在哪。
在王夫人眼中, 薛姨妈“飘”的着实过分。
先前薛家老爷来信,不给薛蟠进京, 薛姨妈让宝钗回信,好些时日了,金陵那边还没有消息。
答应还是不答应,那边也不给个准话。
宝钗婚期虽不急迫,可薛姨妈就想要薛家老爷一个准信。
倘若一拖再拖,薛姨妈往后想和薛家老爷求情的时间都没有。
再不济,就算薛老爷不让薛蟠过来, 薛姨妈还可以腆着脸求一求王子腾的关系。
怎么说也要把儿子弄上来,让他见一见回京城的世面。
薛姨妈干笑了两声,清了清嗓子:“我家老爷说不急,他到京中也只送嫁,早来恐他人小不懂事,冲撞了京中贵人。”
王夫人顺手把化成一坨的汤圆递给伺候的小丫鬟。
小丫鬟刚留头,前儿宝玉出事,打发了好几个, 才买进来一批。
嬷嬷们见她虽然长相粗笨,但聪明规矩学得好, 闷声不爱出气,是太太最喜欢的款, 就把她放到这里来。
王夫人皮笑肉不笑, 早就听说薛家不让薛蟠那个祸害来, 薛姨妈还在那儿嘴硬:“要我说, 蟠儿也不小,而今他妹子宝丫头有着落,也该给他相看人家。”
薛家一直拖着薛蟠的亲事,一来薛蟠名声实在不好,想找正经好人家还是有些难。
再来指着宝钗成婚以后给薛家抬一抬身份,兴许攀上南安郡王这一层关系,薛蟠能找个更好的媳妇儿,也攀上一个当官的岳家。
薛姨妈绞着帕子脸上挤出笑,伸手拢了拢头发:“这些事儿我家老爷自有打算。”
她又被王夫人刺了一回,岂会甘心?
薛姨妈又摆出故作关心的样子,像是要掏出一颗心来,诚挚无比:
“前儿恍惚听得一句,林家那两个公子秋日里都要考,珠儿考不考?若说要考,怎么还不见他们还乡?”
无论是人品、相貌、文采还是父亲的官职。
贾珠和林两兄弟皆不能比。
贾珠只中了秀才,前一次会试折戟沉沙,消沉过好一阵。
这回若是贾珠不得高中,林家两兄弟得中,那场景就有意思了
王夫人道:“珠儿自然是要考的,他们去哪儿,我们在这院里又怎么知道。”
王夫人冷下脸。少了几分虚与逶迤。
林家的事情与薛姨妈有什么相干?
薛姨妈想借此来嘲讽自己,忘记当初是谁的儿子被林家两个揍的鼻青脸肿了?
在王夫人眼中,薛蟠比起贾珠和宝玉一个指头也不如,薛姨妈以为提林家就能打压自己,真真是自不量力!
这姐妹俩几乎要撕破脸了,讲话之间处处透着讥讽,薛姨妈又道:“也是……前儿我听说元丫头不太好,现下如何了?”
王夫人瞪她一眼。
周瑞家的不等王夫人开口直,接上前道:“哪个婆子瞎嚼舌根,我们大姑娘几时不好了?”
说完周瑞语气中还带着嗔怪,对薛姨妈道:“奶奶家的人也忒管不住嘴,今后宝姑娘嫁人,到了婆家,陪嫁的人可不能乱说话,仔细惹出大祸来!”
薛姨妈气个半死,周瑞家的只是一个奴才,几时轮到她插嘴!
瞧着王夫人显然没有要管束奴才的意思。
今儿兜了一肚子的气,真真是上赶着自己找事儿。
回到家中,薛姨妈看见宝钗乖乖在屋里低着头绣嫁妆,心情才平缓了些。
还是她家宝丫头聪明,早劝自己搬出荣国府,不然闹出宝玉的事情,宝钗的名声肯定要坏,到时候就没这么好的婚事喽!
自从宝钗选了侍读,薛姨妈开始摆谱,王夫人和薛姨妈的感情越来越不好。
王夫人觉着薛姨妈眼皮子浅,懒得和薛姨妈挑明,宝钗嫁的也不算多好的人家。
不过有几品官职,没什么根基,在京城中只是个芝麻绿豆的玩意儿。
王夫人暂且忍着,将来总有看笑话的一天。
真以为当了侍读就很南安郡王府上搭上线了?
……
南安郡主的出嫁正日子,前三日,王府中处处张灯结彩,吹吹打打。
黛玉依着约定,打扮十分讲究,既不能过于敷衍,又不能太过华丽,抢新娘子的风头。
这次来了许多小姑娘,陪郡主过出嫁前一日,郡主娘娘热情的引着她们进去:
“今儿却劳烦你们一回,陪她一日。”
黛玉见郡主的屋子,院里都挂满红绸,红灯还贴着喜字,小声问:“你今后,能不能长住京城?”
这还是黛玉头一回进郡主的闺房,可惜她们都没好好一处玩过郡主就嫁人了。
南安郡主摇头:“不知,要看上面的意思,指不定明儿就让我和将来的夫婿往南去。”
系着红腰带的嬷嬷,领着四个丫头,捧着红艳艳的嫁衣和首饰过来了
嬷嬷道:“郡主,王妃娘娘让小的们把吉服和首饰送来给您过目。”
南安郡主并不在意,只随便瞥了一眼。
吩咐:“看过了,你拿走吧!”
老嬷嬷左看右看十分为难:“这……”
说是看嫁衣,实际上要讨彩头,给各家姑娘展现一回,此番婚事的用心与奢华,大家凑个热闹。
南郡主轻轻叹口气,摆摆手示意嬷嬷上前。
“我们郡主的嫁衣可是绣了六年,郡主十岁时王妃娘娘就遣人去请最巧手的绣娘,只为郡主今后十全十美,和姑爷白首安康……”
“这是太皇太后赏的簪子,给郡主添妆……”
嬷嬷说一句,姑娘们就答一句吉利话,瞧着气氛却十分热烈。
而真正要嫁人的南安郡主反而像个局外人。
天色将黑,姑娘们也该回家了。
黛玉道:“今儿闹了你一日,明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