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林如海咸鱼摆烂日常[红楼]》 100-120(第18/38页)
◎回京城◎
第一百零八章、“回京城”
黛玉生辰一过, 三月春暖的时候,京城的折子有了回信,圣上先是表彰一回弟弟在江南如何辛苦, 如何为他排忧解难,皇帝十分欣慰老泪纵横, 太后又如何思念他芸芸。
总之就是一卷废话, 最后才说让义忠王和现在的江南提督林如海进京。
义忠王笑道:“去岁我就说过, 林大人应是要和本王一起返京, 是不是让我说准了?赶紧收拾东西……记得把孩子们都带上,大人一去恐怕又要三两年。”
在义忠王眼里,林如海这人算不上多有趣, 甚至有些死板,真没意思, 可是他家里几个孩子有意思呀!
况且林如海就是个只顾着家里的人, 简直没什么在仕途上的野心,什么算计、讨好, 他似乎懒得沾。
而且义忠王感受到了林如海对自己的嫌弃,若不是因为他是个王爷,恐怕早就赶人了。
越是这样义忠王越喜欢往林家来,反正他又不是来找林如海!
这回能和林如海一同往京城去, 在京城中没几个伴儿的义忠王王十分开心。
林如海对自己的前途有些迷茫,他不是很想回去, 进京意味着要上朝,要起的很早。
还是在外面当官最舒坦。
这次进京不知道是一个什么结果,林如海道:“还望王爷指教。”
义忠王原本笑嘻嘻的脸色, 变得凝重, 言语间也透露着冷淡:“我岂能知他们的心思, 反正亏不了你。”
知道林如海总算丢开烫手的差事,贾敏心里面有一种难言的安慰。而且又能进京去,带着她们娘几个。
看来这回进京,林如海要在京城当京官待个几年,兴许就不外放了,贾敏能和母亲和两位哥哥团聚,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黛玉却不算有多开心,皱着小眉头,坐在小板凳上,头上是一棵海棠花,风一吹,扑簌簌掉落花瓣。
大哥林璋善解人意,看见妹妹小小年纪竟然会发愁,坐在花影下,真有些泪眼问花花不语的意思:“怎么了?我的宝贝小玉儿,舍不得花花?”
黛玉也不知道能不能听懂,紧跟着就郑重点头:“嗯。”
林璋又安慰:“不怕,哥哥帮你折一枝花,我们带着去京城,花花就和你一起走了。”
他刚想折一枝海棠来给黛玉捏在手里面玩,黛玉从小凳子上站起来,抱住哥哥的大腿:
“哥哥,哥哥,不要。”
“花花,痛。”
黛玉终究还是没有折花,小小年纪,就是惜花之人。
三月收拾东西,四月启程,春暖花开,草长莺飞,春寒已经料峭的过去,四月就是一个出门的好时候。
黛玉头一回坐船和林珺一起排排趴在船窗上,看着外面的江景和流水。
兄妹俩左看看,右看看,好像要爬过船上每一个窗户。
他们兄妹二人还要往夹板去,可惜年纪太小,被贾敏拘在屋子里,不可出去。
林家有女眷,义忠王当然不能和林家一艘船。
王爷有自己的大船,虽然宽敞,却实在无趣。
除了水便是山,看的叫人厌烦。
“真是无趣呀!”
随从见义忠王已经懒过几日,便和他建议:“王爷若是觉着无趣,下回到港,不妨将林大人家两位公子接过来玩。”
义忠王是动了心思,但两兄弟不带小黛玉过来,还是无趣,他一个人把小黛玉弄到船上,那林如海和他的夫人肯定不同意。
“罢了罢了,他们兄弟吵的人头痛。”
义忠王王拒绝了。
随从又笑道:“王爷出来这么久,想必家中的哥儿十分想念您。”
可怜义忠王的儿子,他父亲如今才想起家里面还有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呢?
义忠王原先对孩子没多少心思,在林如海家见他家小孩和他们一起玩,才发觉小孩似乎一种挺有趣物种。
回家也好好带一带自己的儿子,若能叫下面的姬妾再给他生几个,添一个像黛玉一样的小姑娘,最好不过。
义忠王王感叹:“小孩能有多长的记性,大约现在已经将我全忘了。”
随从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他其实心里早就嫌弃王爷,对旁人家的孩子都这么好,却不提自己家里那一位,实在想不出话来说,闭嘴最安全。
他们不是一直都在水上行进,遇到港口会停下来修整一二,毕竟带着孩子,京城催不急,又何苦巴巴赶路。
此次靠岸处有驿管,便到岸上住两日,义忠王不知道哪里摸出来一个布老虎,拿来逗小黛玉。
“玉儿你看,大老虎。”
黛玉也知道这是老虎,张开手摆出老虎猛虎扑人的样子,学着猛虎:“嗷呜。”
此处人员往来络绎,在此的官员听说义忠王到此,无不上来拜见,当中居然有个林如海的老熟人。
“下官贾雨村,特来拜见”
义忠王也没有给他多少特别待遇,见这个读书人长得面阔口方,有点模样,多问一句。
“你往何处去?”
原来贾雨村才从翰林院出来,谋得一个下面县官的差使,正往任上去。
如果照着原先发展,贾雨村应很快就会被擢升知府又会因为触怒上峰被罢官。
林如海不想参与,且看他造化。
林如海这一世在看贾雨村,其实他也算个官场高手,十分机敏聪慧。
在处置薛蟠时候,虽然留下薛蟠一条狗命,却消他的户籍,从此薛盘就成一个活死人,既满保命的要求,又让薛家无法继续皇商的差事,薛家逐渐走向末路。
况且贾雨村前世当黛玉的西席,也算倾囊相授,有几分才情。
想不到故人竟会在此处相遇,人生的际遇总是叫人猝不及防。
但林如海不知的是,此时薛蟠的父亲也在港口,他们作为商人并不能上前来拜见,甚至被驱赶回避。
几年前薛蟠的父亲,嘲笑林如海,脑筋死板不知变通,不能与自家好处,江南许多商户在盐引上不能得利,也深恨林如海,但林大人得圣心,白躺着也能捡一个从一品大员。
你说气不气人?
偏生现在两淮盐运上换了一个比林如海还厉害的御史,众人叫苦不迭,又开始念着林如海的好。
义忠王发觉若自己再停下去,隔壁几个县的官员可能都要过来,翌日起锚开船,懒得理这堆啰嗦大臣。
船到京港靠岸,义忠王进宫去,林如海亦进宫面圣述职,他这个提督没干什么大事,更像一个军队的后勤保障。
军事务上的大事一直是义忠王拿主意,林如海以江南提督的身份发号施令。
至于贾敏和几个孩子,进京之后来不及回林宅,先往荣国府去,贾母早就派人出去探了好几回,亲自到荣禧堂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