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咸鱼摆烂日常[红楼]: 8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林如海咸鱼摆烂日常[红楼]》 80-100(第31/38页)

,评论文章,或议论事实,一派欣欣向荣。

    此次参与的举人里面,林如海曾经的同窗钱牧之子,钱文也在。

    他生得面阔颌方,留着胡须,比年轻时候多了好几分威严。

    钱文年纪与林如海相当,月份略小一点,但是早几年两人见面,钱文就看起来比林如海老成,现在一比,钱文留着胡须 ,看起来就更年长。

    脸长得老没用,辈分就是小。

    林如海想到好多年不见钱牧,不知他现在如何,先前腿疾严重,而今会不会已经瘫了。

    关切问钱文:“你父亲可还好?”

    钱文答道:“承蒙大人关怀,父亲现下虽然不良于行,但心情还好,他老人家嘱咐我,这次若是见到您,多多向您讨教文章。”

    以前林如海守孝的时候是小翰林,现下是三品大员,钱文不敢不恭敬。

    林如海颔首,钱牧早年对此事看得开,现在儿子也能当家,大约就是在乡下庄子里,闲云野鹤,颇得农趣。

    林如海看看后面似乎还有人想来拜见,对钱文道:“今日不得空,不知你在扬州停留几日,记得往我府上来,我有东西,托你带给你父亲。”

    钱文心领神会,作揖退出去:“是。”

    孙大人去旁边溜过一圈,对这等浓厚的学习氛围十分欣喜,可惜不得巧画师,将这样的图景记录下来,他回来落座时,与林如海感叹:“此处真是人杰地灵,这回我们扬州有探花在,肯定能把苏州比过去!”

    林如海忙摆手,连道不敢。

    每回这样的文会都会有商户掏钱给文人墨客做文集,将来万一当中有谁声名鹊起,商户脸上也与有荣焉。

    林如海十几岁时候,只跟着苏学士参与过一回,没做过文章和诗词,后面多半是因为生病去不得,再往后就忙于会试,高中之后,自然就更不得空了!

    他本来就不擅长诗词之道,不如女儿黛玉机敏,写出来的句子,也不如女儿灵动。

    可是女儿还不知在哪儿呢!

    宴席散尽,林如海自学宫回去,路上杂耍、傩戏的摊子很多,男男女女,热闹非常,维持秩序的衙吏大声嚷嚷着,莫要踩到,看好孩子,小心拐子!!

    林如海的马车寸步难行,只能退到巷子里面暂避,他下车步行,走着穿过小巷子抄近路,去找贾敏和两个儿子。

    今日他们娘儿仨去看龙舟,也不知现在哪些人赢了。

    林如海到那边一看,人山人海,他根本挤不进去贾敏她们观赛的酒楼。

    衙役们几乎要被压成肉饼,拿着杆子架起来,阻止人们再往桥上去。

    “上不得,上不得,桥要塌了!”

    到处乱哄哄,林如海望人兴叹,这回肯定是过不去了,只能灰溜溜又挤挤挨挨的闷头回家去。

    等到傍晚天擦黑,娘儿仨才回来,林璋和林珺叽叽喳喳讨论今日哪条龙舟最好看,贾敏揉着脑门,也是一副头疼样。

    兄弟俩一回家就开始吵要吃的,看着似乎饿坏了。

    贾敏一脸疲惫,感觉浑身都要散架:“我们早就想回来,外面人太多,真真是快把人挤死,岸边好几个人被挤掉进水里,又被人救上来。”

    若是再有第二回,她是不想去了,带孩子的苦差事,让林如海来。

    万幸她们娘儿仨早就去了观景楼,要是和人群一处挤,肯定会被挤散!

    端午之后三五日,钱文上门拜访,把自己写的文章呈上来给林如海品评。

    林如海问:“上科你可有试过,如今在哪里读书?”

    钱文摇头:“晚辈在松林学院,上科……苏学士说火候不成,下回想要一试。”

    林如海伸出食指,在椅子扶手上轻扣两下:“我看下回可以一试,若你去京城,记着去寻苏博士,请他指点一二,他和我一样,都是你父亲的同窗,再有朝中邸报,不可不看。”

    钱家也算诗书传家,钱文的功力尚比不上他父亲,可惜他父亲腿疾瘫痪,不能再考,现在看着文风流畅,但是眼界有限,最好上京一趟,增加见识。

    林如海又道:“可惜我离开京城官场已久,不知上京的大人们,现在喜好何种文风,只能帮你到此。”

    他说的是实话,自从打算摸鱼,全部精力都放在公务上不出纰漏,然后回家偷闲,至于朝廷里圣上的喜好,大臣派系,林如海懒得琢磨。

    若是你写文对上阅卷官的口味,被取中的概率会高许多,已是几百年来考生默认的事。

    钱牧诚挚谢过:“大人言重,晚辈感激不尽。”

    林如海留他喝过两盏茶,钱文也知瓜田李下,没坐多久就走了,林如海交代下人把送钱家的礼送到钱文下榻的地方。

    若是今日钱文从林家出去,手里带着东西,还不知会流出多少流言蜚语。

    等钱文走了,林珺才从后面跑出来,爬上林如海膝盖坐着,搂着父亲脖子问:“爹爹,我看那个人比你还老,还没有考中吗?”

    林璋也从后面走出来,看见弟弟黏糊糊的样子,有点嫌弃。

    林如海郑重道:“科举一事,需要才学,也有运气在,有些人考中进士,进士却不一定是真名士。有些人没考中进士,未必不是才子。”

    林璋主动替他爹解释:“就像爹爹说的,未知全貌,不予置评,江先生,因为落了残疾才不能考试,但江先生有才华。”

    林家老二似懂非点点头,他想起来了。

    他和哥哥过来,是为了问账房江先生的事,他回去家去,林璋算盘已经打得很麻溜,可林珺才刚刚入门。

    林珺很受挫:“可是我还没学会算盘……”

    林如海安慰儿子:“他还会回来。”

    而后又细致给两个孩子解释先生回去要尽孝道,最真实的缘由,还是等他们再长大点儿再说。

    两兄弟也只能接受这个现实。

    关键是先生一走,林璋的课业就停下来了,林如海让钱文给他父亲钱牧带去的信里面,就说过此事。

    如海年少时和钱牧同窗,深受他照顾,自己有不懂时,钱牧还会帮他注经解释,旁的不提,钱牧经典的基本功极好。

    林如海动了请他教儿子的心思,托他儿子带信儿,又怕钱牧碍于身子,不愿过来。

    终归还要送孩子去书院里学几年,万一请不到何事的家学,就把他送去书院。

    林如海与妻子商议:“我想让儿子先去考童子试,若他能过,再让他往下考,他的学业总不能耽搁,是时候该给他再寻好先生了。”

    贾敏也赞同此事,林如海一面等着钱牧的回信,一面又物色书院。林璋两兄弟暂时让贾敏带着读书。

    不久钱牧回信,因为身子骨实在不行,遗憾婉拒此事,给林如海举荐了一个隐居在自家庄子不远,进士出身回乡致仕的老头子,让林如海试着去请一请,能不能请到。

    林如海听后就让下人备好礼物去请,苏州和扬州往来需要一段时日,这时候送去京城给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