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林如海咸鱼摆烂日常[红楼]》 80-100(第21/38页)
娶黄尚书的女儿,看到现在,原先以为的助力,竟然是苏哲为官之路上的拦路虎!
苏家三爷惹一肚子气,离开苏学士院子。
陈家兄弟劝道:“义父,老人家一辈子教书,最在意清名。”
苏家三爷看着灰蒙蒙的天,又垂头看地上青石板,在廊柱上猛然一拍:“光有清名,没有钱财,如何打通门路,苏家的名声,你以为只靠书院那几个举子养着?”
陈家兄弟不知如何再劝,面面相觑。
扬州城新官上任的林如海很闲,去衙门应个景,没多少大事,过得一两个时辰没大事,就折返回家。
门房见他回来,赶紧上前禀报:“大人,薛家来人求见。”
林如海眼眸变冷。
常安恰好出门,也上前来:“老爷,拿的是王子腾,王大人的帖子。”
林如海冷哼一声。
“明日见。”
作者有话说:
啊啊啊啊,各位!
我终于!写到黛玉出生了!控制不住激动的心情,上来告诉大家这个好消息!
过几天就更到了!
……
ps听说晋江用了新防盗,要答题,太奇怪了……我没设置。
大家看文还正常吗?
🔒95 ? 第九十五章
◎“互相看不上眼”◎
第九十五章、“互相看不上眼”
林如海看着眼前的男子心情颇有些复杂, 他前世与薛宝钗的父亲并无交集。
林如海成为孤魂游荡在荣国府上下时,薛家母子已经在荣国府寄住好几年。
那时候林如海也是在下人的闲话当中,才拼凑起薛家薛蟠打杀冯渊, 到京城避难的真相。
若他早知荣国府收留此等祸胎,怎么说也要拼一口气活下来, 为女儿另谋出路。
宁国府和荣国府越往后越发膨胀, 又要顾这王子腾的面子, 专门弄个贾雨村上金陵判葫芦案, 在府上藏匿薛蟠,半点不当大事,更有贾珍僭越, 为儿媳用樯木寿材,桩桩件件, 作为魂魄的林如海听到, 一遍又一遍暗骂一群蠢货!
他这个让女儿羊入虎口的父亲,也是天大的蠢货!
宁国府和荣国府满心以为自己能瞒天过海, 实则是上面的人懒得动你,最后一桩桩一件件都是板上钉钉的罪证。
分明知道薛家为什么而来,林如海就是要装糊涂。
皮笑肉不笑道:“不知阁下登门,所谓何事?”
子不孝父之过, 能养出薛蟠那个儿子,薛家三爷可不要只当甩手掌柜, 把罪责都推在薛姨妈头上。
林如海不知薛蟠详细年岁,印象里里就是脑满肠肥一个,也不知现在薛蟠那小子出生了不曾。
薛家三爷明显可以感到林如海对自己不喜, 暗里计较, 王夫人是贾府的二奶奶, 两家沾着点亲。
要说林家看不起商户,先前从林家出去的一个丫头,家里比不上薛家半个指头,林家没见嫌弃。
薛家早几年就吃过林家好多次闭门羹。
这回有王子腾作保,林如海怎么傲气也要给三分薄面,不是有王子腾和史家斡旋,林如海不可能捡个大漏,安安心心坐在这个位置。
圣上和太子都中意林如海,不就是知道他后面牵着好几家,朝廷里反对的声音小。
这些厉害关系,王子腾早就和薛家三爷私下说清,是以薛家三爷看见林如海拿乔的样子,眼里看不过。
但出门办事,他乃官,薛家是商,薛家三爷不得不压着性子,笑道:“小人无事,只是听说大人新到此地,上门拜会。”
林如海懒得接话茬,淡淡笑起来,指着透白的茶碗:“这是从云南那边运来的陈年普洱,甚是养胃,你尝一尝。”
林如海并不感激那些把自己推到巡盐御史差使上的人,若说报恩,他前世早就报过恩情,心力交瘁,将自己的命都搭上。
那时他不能将四大家族牵扯出去,又要给新帝交代,除去一死,还能作何?惊惧愁苦,病痛交加,死在扬州任上。
新帝网开一面,点元春贵妃。可惜宁国府和荣国府那群蠢货,不知急流勇退,巴巴伸着脖子让人砍。
林如海脑海浮现贾敬、贾赦、贾政等人的面庞。
罢了,现在似乎也算不得蠢货,毕竟是孩子们的舅舅。
薛家三爷呷一口茶,没能忍住,挑明来意:“听闻大人督导,江南东西盐引一事,在下不才,家在金陵小有根基,不知大人可否行个方便?”
金陵也属江南。
薛家已经接到朝廷大宗木材生意,又有海贸利润,还想染指盐务,真带着几分野心,怪不得宝钗和薛蟠也曾以祖上为耀。
林如海亦懒得与他周旋,坦白道:“我上任不足半月,朝中事关盐引的文书未至,那些事情自有朝廷法度,先前已有不少人家问过,本官答复一如既往,不知,不允,当下朝廷自有规程,你们按着规程行事即可。”
若林如海是薛家人,薛家三爷肯定忍不住气性要大骂一声傻子!
真像林如海嘴上说的规规矩矩做生意,他们薛家早就亏得底掉。
林如海看薛家三爷,眼睛赤红还要强忍,还真可怜,肯定气性太大,不利养生,好心开口劝他:“薛家已有朝廷木料,何必贪多,尾大不掉。”
林如海知道薛家这位劝不住,为商者谁又会嫌弃钱多呢?
况且他今日软了性子,开这份口子,薛家王家、甚至贾家和史家都会高兴,自己还有个把柄抓在他们手上。
他又不傻,况且王子腾现下又算老几?一日日不好好做官,净帮着薛家闹幺蛾子。
林如海不想成什么事,也不想旁人在自个职责范围内惹事,四王八公那些势力与圣上和太子冲突,圣上太子顺水推舟,他们还真以为当皇帝的怕了?
薛家三爷见林如海油盐不进,他先前就预料过如此,现下从林家出来,更被林如海清高范儿刺得难受。
他也不是没遇到过刺头清高的小官,还能啐一句假清高。气人的是林如海官不算小,人家祖上不缺钱,真清高。
怪不得老大家不看好盐引一事,早就说林如海过来,他们反而不会有好日子过,一语成谶。
朝堂关于今年的盐引没有文书,并不是搪塞之言,朝中有意拖延此事,说好听点是留给林如海熟悉公务的时间,更险恶的用心,试探林如海回到江南会不会与亲信便利,悄悄提前给人派盐引,从中牟利。
要是林如海敢这么做,定然变成朝廷豢养的肥猪,过几年养肥以后一家子连锅端。
林如海咂嘴摇头,喃喃自语:“不可,不可,这样璋儿就真成猪了!”
可笑江南商户们急的宛若热锅上的蚂蚁,林如海还在家里逗孩子玩乐,慢悠悠给两个儿子画纸鸢,以及不能真让自家成朝廷的肥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