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咸鱼摆烂日常[红楼]: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林如海咸鱼摆烂日常[红楼]》 30-40(第1/16页)

    31  ? 第三十一章

    ◎“我的同窗,太感动了”◎

    第三十一章、“我的同窗, 太感动了”

    林如海见妻子对将来满心憧憬,不好驳她扫兴。

    林家几代单传子息艰难,他们夫妻二人前世也深受其苦, 现在早早发愁反没意思,事到临头再宽慰她吧!

    林如海解释道:“我又不单指那件事, 家中大小事情, 你哪儿不舒服, 也告诉我。”

    贾敏笑着点头, 掀开帘子去看外面的风景,林如海把她肩膀掰过来,认真道:

    “过几日我就要去翰林院当差, 你在京中除家里,有没有什么手帕交?以后可以去找她们玩, 一日日闷在家里难受。”

    贾敏想不到林如海还能这么体贴, 心头一阵感动,就连母亲还交代她要好好在家里相夫教子, 没想到林如海还怕她闷。

    贾敏感动:“原也有两个,只是她们年纪比我大两岁,一个嫁到了山东,一个嫁去山西, 远得很。”

    林如海何止怕贾敏闷,他还是魂魄陪在女儿身边的时候, 才知道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是何等的压抑无趣。

    要知道林如海不是一开始就被拘在深闺的女子,他走过许多路,去过很多地方, 所以陪着黛玉关在大观园里时, 仿佛坐牢。

    林如海又道:“等我去翰林院当几日差, 想和朝中请辞还乡。”

    听他这么说,贾敏也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此事我也考量过,我未出阁前,我母亲也说,父亲身子不好,咱们是该快点回去。”

    林如海见贾敏瞧着像是比自己还想回江南的样子,又问:“你无异议?”

    贾敏耐心道:“你出来这么久,而今又高中探花,也该衣锦还乡,我们还年轻,我母亲身体也还好,以后也还有进京的机会,况且我也想去江南走一趟,给父亲母亲敬茶。”

    他就说,贾敏是最知书达理的,林如海忍不住抱了贾敏一下:“夫人,你真好。”

    贾敏赶紧把他推开,脸飞得通红:“做什么呢!还在大街上!”

    林如海干咳两声,正襟危坐:“怕什么,反正咱们在车里,谁也看不见。”

    贾敏好像生气了,白他一眼,又伸出手拧他胳膊上的肉,痛得林如海龇牙咧嘴,贾敏却自己别过脸去看窗外。

    过得几日,林如海去领了翰林青衫,五月初一天还灰着,贾敏就早早起来,服侍林如海穿衣,送他出门。

    “瞧瞧,做官也不轻松,早出晚归,连日头都见不着。”

    林如海止不住抱怨,还说什么都不干,这回可好,睡个懒觉都不能了!

    贾敏明白,如同林如海这般年纪轻轻就中探花入翰林,前程和哥哥贾赦不可同日而语。

    贾赦那等闲散差使没有实权,只要点卯的日子到了就成,平日里只顾着找乐子消遣时光。

    贾敏便宽慰他:“等你哪日累了,就辞官回去,我们也学陶潜,开片地种瓜种豆。”

    这么一说林如海可就来了兴致,“夫人可要说话算话,不过我祖上还是有些家产,比起方宅不止十余亩,草屋何止□□间。”

    贾敏把扇子递给他,又道:“当然是真的,只是大爷赶早,万一误了点,获罪于天,可是不妙。”

    林如海开开心心出门去,走的是他无比熟悉的上班路线。

    他只是个小翰林,没有像是一些老大臣一样,轿子马车直接抬到宫门口,远远还没过桥,就叫马夫把车停下。

    “爷,小的几时来接你?”

    常安头一遭送林如海去当差,和先前送他去殿试,又是另一种心情。他们家大爷,现在是真真正正的朝廷命官,清贵的翰林出身。

    林如海看看天色,掐指一算翰林院的那些活计,十分无奈的吐出一口浊气。

    “晚间饭点前半个时辰,你掐着点过来,莫要来早了,白等着耗日子。”

    他们大爷头一日当班,这脸色怎么比上坟还难看。

    常安又问:“大爷午饭何处用。”

    林如海无奈看看他,又看看一旁的车夫,这俩似乎真的很操心自己的吃饭问题。

    “我在朝中当差,宫里不会少我这一顿,回去好好服侍你们奶奶,莫要偷懒作耗。

    回去告诉他们,不可出去惹事,虽说你们奶奶是公府娘子,但爷只是个小翰林,要是谁出了事,直接找官府处置,爷懒得去捞人。”

    常安点头如捣蒜:“大爷放心,小的一定回去约束他们。”

    林如海见这俩在这黏黏糊糊不像话,还挡着别人的路,挥挥手让他们回去,自己往宫门方向走。

    过了桥,想到自己要在宫里磋磨的不单是今日,还有明日、后日,林如海心头涌起浓浓的疲倦,他真的愿意去上坟!

    他是怎么了?现在好歹用着十七八岁的身体,对朝廷事务,还没前世三十几岁的时候有热情。

    林如海愁绪满怀,迟迟不愿踏出一步,身后有人唤他。

    “林探花!”

    他赶紧回身,一看竟是两位六部的老大人,行礼道:“下官见过程大人,见过房大人。”

    两位大人冲他还礼,还笑着鼓励他:“好好当差,我们也翰林院出来的。”

    林如海挤出微笑:“多谢两位大臣指点。”

    两位大人点头,敦促他赶紧去翰林院报道,互相搀扶着走进宫门。

    林如海看着两位大人的背影,一面钦佩他们虽年事已高,但一心为国,铺在国事之上,一面又担忧,自己会不会也要熬道这个时候?

    当朝除去因病致仕,官员要过花甲,才能向朝廷请辞,诸如老大人这种肱骨,圣上都舍不得放人。

    花甲之年……

    他要八月里才满十八,所以……要熬四十二年!?

    林如海从心头凉到脚跟,被人从后面拍了一下,原来是贾敬。

    贾敬与他衣着不同,林如海穿的是七品翰林衫,贾敬穿的却是大红一品将军补子服。

    “快些进去,莫要误了点卯。”

    贾敬也来不及和他多话,匆匆交代过一句,就转身汇入上朝大军,林如海或许要略感庆幸,小翰林不用上朝。

    两位老大人走在甬道上,又聊起林如海。

    旭日的光芒下,林如海身长玉立,光彩动人,微风掀起衣摆,站在桥头要多出挑有多出挑,两位老大人想看不见都不行。

    工部的程大人问老友:“他是做什么来着?”

    房大人顺口答道:“你怎么忘了?翰林编修,状元修撰,榜眼探花都是编修,余下的庶吉士。”

    程大人干咳两声,惭愧道:“我老糊涂咯,该告老了!记性越来越差。”

    随即老大人又说:“我还以为依着圣上对他的喜欢劲儿,会让他当中书舍人。”

    房大人眉头一皱,似乎真的在思索这个问题:“这样未免太过捧杀,不可取!正儿八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