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是未来首辅[基建]: 第46章 造纸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夫君是未来首辅[基建]》 第46章 造纸(第1/1页)

    韩蒿论年纪其实跟姜子延差不多大, 但到底是出来干活早,个子长的又小,看着要比姜子延大上一点。

    姜子延跟韩蒿商量了一下, 让他找人多凿一点石灰石,直接送到他那小院儿里,价格从优。

    韩蒿欣然答应了, 对他来说, 今天简直就是天降横财。

    姜子延看着这框石头, 有点沉。原主姜瑜本就是娇生惯养长大的, 身子单薄了些,这一筐石头背上把他的背压弯了不少。

    早知道就带个人一块来了,还能帮他拿东西。姜子延琢磨着自己是不是有必要买个手脚麻利的家仆先用着。

    姜子延刚背上走两步就感觉背上有千斤重一般, 他连忙放下歇口气。

    说来也巧, 正当他发愁时,张虬来了。

    “张大哥, 你怎么会在这?”

    张虬胳膊上都是肌肉,单手从姜子延面前将这框石头接了过去, 他背到身上, 道:“他们都在院里忙着搭石灰窑呢,我听说他们说你来集市买石头,就过来给你帮帮忙, 反正他们那边人手够, 不缺我一个。”

    姜子延特地找了会搭建石灰窑的人指导,刚好这几天没什么事,那些老兵一个个都十分热心的帮忙。

    几日后石灰窑做好了, 收集的石灰石也差不多了, 便开始煅烧了起来。

    铺一层木材, 放一层石头,一层一层往上铺,木材在窑中加热,温度差不多能达到一千度,煅烧的石灰石在高温的作用下分解出来生石灰,随着燃烧后的木屑一起从炉蓖中落下,等两日冷却之后将块状的生石灰分离出来就好了。

    经过几次煅烧之后,成功得到了生石灰。

    成功获得了到了第一炉石灰之后,姜子延又让他们开炉烧了第二炉,第三炉,造纸用的石灰不少,不过煅烧出来很多,他准备将多余的石灰卖出去,这也是一大进项。

    煅烧生石灰的工艺流程并不难,看过一遍的人就能记住。姜子延本就没打算遮掩,这东西煅烧起来工序麻烦,而且成本也不低,光搭建一个石灰窑价格就很高,所以一般人也不会做这个。

    石灰有了,就只差麻料了。

    青山前几日便回去收购麻料了,现在也差不多了。

    这次收购麻料的事情,姜子延全程交给青山来做的,他不可能事事都亲自盯着。

    除了麻料之外,姜子延还让他去收购了一些树皮,麻料和树皮一起做原料造纸,质量也会好很多。

    青山做事还是很稳重的,他现在回村一说收购什么东西简直就是一呼百应。不过有一部分也是因为姜子延的原因,村里的人对姜子延的印象都十分好,一听说他要收购东西,连夜排队要去。所以青山此行十分顺利。

    而造纸过程中所需要的其他用具姜子延早就准备好了。

    东西齐全之后,姜子延开始给院子里的老兵们分工进行造纸。

    首先将麻料和树皮用刀剁碎泡在大水缸中浸泡几天,等泡的软的差不多了再捞出来。

    然后是将软化的麻料以及树皮拌入石灰水,将它们浸在木桶中蒸煮,七八天之后取出来。这样原料中的木质素、树胶、树脂等杂质就被去除的差不多了。

    这个时候再将取出的原料放到清水里面进行漂洗,然后放进锅里倒入石灰水再进行蒸煮。

    这个过程要持续半个月左右,老兵们人多,刚好可以轮换班进行。

    而那些腿脚不灵便的老兵们,此时便派上了用场,已经煮烂的原料需要放在石臼里用力捣成泥面状,他们只需坐在那不停的捣泥就行。

    捣烂后的原料下一步要用适量的水进行调配,这一步便需要姜子延来了。这个适量的水不能多放,也不能少放,这点百科全书上有记载,他是最清楚的。

    水和捣烂的原料搅拌后静置一会儿,麻料和树皮中的纤维就会浮在水面上,将这一层浮起来的纤维倒入纸槽里面。

    最后用细竹帘在纸浆中过滤取纸,此时木纤维留在竹帘上形成一层纸膜。

    这层纸膜便落在了板上,一层一层慢慢堆叠起来。姜子延让韩蒿给他找了块下部平齐的大石块,用来挤压堆叠起来的一层层纸的水分,而纸膜此时也慢慢成形,成为一张张四四方方的纸张,等晾干后纸就基本造成了。

    整个工序持续的时间很长,等姜子延带着老兵们在小院里造出第一批纸时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

    第一遍造纸大家都手生,又担心下手轻了或者重了,所以都很谨慎,速度自然慢了不少,等到第二遍,造纸的时候大家动作快了不少,时间消耗上也比第一遍要少很多。

    姜子延看着第一批晾干的纸,摸起来不甚光滑,颜色偏黄,因为是用麻料和树皮做的,纸张的防水性不好,不过整体看上去要比镇上的书房里卖的纸好很多。

    造纸小作坊自从开工以后基本上每天都在忙,姜子延跟那些老兵说,让他们休息两天他们都不是很乐意,说什么闲了好几年了现在就想动起来。

    其实姜子延知道,他们都是为了多挣点钱。因为他定的规矩里面,有一条是除了按月给他们定时发工钱,每到月底会核算收益。

    是的,姜子延造出了第一批纸后就放在他的超市进行售卖了。他卖的纸定价和那些书房里的价格一样,但质量要比他们的好很多,书写起来洇墨的现象减轻很多,而且要更顺滑一些。

    这年头家里虽然不富裕,但只要是能念得起书的,都会送孩子去念书,所以来买纸的人非常多。

    姜子延给这种纸起了个名字,叫麻纸,一时之间麻纸供不应求。

    每个月这些纸卖出的收益从中提取百分之五,是给那些老兵们的奖励,所以他们才会如此积极,甚至休息天也不想休息,只希望多造点纸出来。

    姜子延的纸卖的好,隔了两条街的书坊里纸的生意可谓是一落千丈。

    现在大家都跑去境东超市买纸了,他这里的纸销量一动不动。多亏了他这是书坊,除了卖纸质外,还靠卖书挣钱,不然这店过段时间都要倒闭。

    麻纸的生意红火,甚至有从别的县来的生意人想要跟他谈合作,定时从他这里进纸,带往别的县销售。

    姜子延问了之后才知道,这人是从雍和城来的。

    巧的是他之前跟县城掌柜的打听到的卖八角的南蛮商人经常在雍和城出现。

    于是在谈合作的时候姜子延加了一条,让对方给他收购大量的八角,而他可以让利一成。

    收购八角的事就这样解决了,造纸的事情已经逐渐走上了正轨,那边有张虬看着,姜子延终于有时间歇歇了。

    此时已经到了二月初,再过几天林昭就要参加县试了。

    作者有话要说:

    本章有关于大量的造纸细节,资料都来源于百度百科。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