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极人臣: 第296章 风流冤孽醋生波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贵极人臣》 第296章 风流冤孽醋生波(第1/2页)

    “……陛下,李御史此举,实是有悖人伦,有伤国体。臣斗胆乞求陛下,免去李越总理议和事务之权,而交由杨总制与才总制共处,才是上上之策啊。”

    顾鼎臣在事后,就即刻去见了朱厚照,立陈李越的不是,试图让朱厚照收回成命。他和月池并没有过节,甚至还有同榜的交情在,之所以这么做,目的还是只有一个,就是排除对手,争夺名位。

    他好不容易才博得万岁的赏识,本以为从此平步青云有望,可没想到,李越居然还活着。他仗着和番邦女人的孽中,仗着圣上对他的宠信,肆意妄为,根本不将他们放在眼底,一味独断专行,丝毫听不进他们半点建议。

    此人刚刚逃出生天就是这个样子,等到回京论功行赏后,岂非更加无法无天。所以,他得抓住机会,务必要将他的嚣张气焰打下去一波。然而,他没想到的是,他在这里说得口干舌燥,到最后却换来了朱厚照的一顿斥责。

    朱厚照正在抓紧批阅奏报。他对于权力的独占欲,不会因任何人,任何事而发生丝毫的动摇。即便御驾亲征在外,他没有放松对政事的掌控。他的人虽然在外,京中交由内阁坐阵,可一切军国大事,各衙门的题本奏本,仍是由内阁用心看详,拟旨封进,千里迢迢,运到边陲来奏请施行。至于军机的紧急人事,亦是拟旨封进,由他随身带着的司礼监太监张永一边奏闻决策,一边发给各衙门依议执行。【1】

    前些日子,因着他不眠不休地穿越翁观山峡谷,奔袭追击鞑靼的人马,导致挤压了大批政务,如今好不容易安定下来,他当然得抓紧干活,晚间才能有空和月池说说话。

    他的腿伤和脚伤还没好全乎,就要在这里处理政务,早就已然心浮气躁了。对于顾鼎臣这些陈词滥调,皇爷就一个字——“烦”。他凉凉道:“你是觉得大明子民不该带回去?为了以全人伦,还得把他们留给蒙古人做奴隶?”

    顾鼎臣心里咯噔一下,他道:“臣自然不是这个意思,只是,那些妇人,名节已失……”

    朱厚照将手中的御笔重重磕在笔架上:“即便失了名节,她们也是我中华人士,远远高于这些番邦靼子。朝廷打了败仗,要连累妇孺受人抢夺,怎么,如今打了胜仗,也要留她们在此受苦受难吗?这中事,你们这些满口仁义的君子做得出,朕可做不出。”

    顾鼎臣额头渐渐沁出了汗珠,他道:“臣当然不是这个意思。只是,她们中不少人,是已在此落地生根,李御史如此做,未免太不尽人情。更何况,其中还有不少是部落首领的姬妾,这不是有伤两国和气……”

    朱厚照冷笑一声:“有伤和气?右翼倒向了我们,左翼已受重创,鞑靼不过是一盘散沙。别说是送回汉女,就是要他们将正妻送来,他们难道还敢说半个不字?!朕已然发火牌至京,继续征调东官厅官军勇士、马匹、火器至宣大按伏待命。只要她们乐意,朕宁愿把她们带回去塞进尼姑庵里,也不愿她们在这里受人磋磨。朕看你,是膝盖软久了,一时立不起来了。可你自个儿软也就罢了,别在外头丢朕的脸!”

    一席话说得顾鼎臣汗流浃背,他这时才明了自己拍到马腿上了。皇爷根本不在乎将这些女子带回去,对她们来说是好还是坏。他在乎的是借这个机会,给诸多部落首领一个下马威。大明多年来在鞑靼手里吃了不少的亏,如今好不容易能报复回来,皇爷岂会错失良机。可叹他,居然真被李越的冠冕堂皇之语迷惑了心神,真的开始考量,这么做是否有伤人伦……

    事到如今,他只能连连告罪,表明自己鼠目寸光,接着灰溜溜地告退。朱厚照冷哼一声,刚拿起笔来又重重掷下。这群白痴,只知讲究这些细务,全然不顾大局。宣大与陕甘加起来整整六万的边军,神机营的三千骑兵,每日消耗的粮草不在少数。梁储已然数次来奏,请求大军还朝,说山东、河南发生大旱蝗,以致后续的米粮严重不足。又说商户惫懒,虽许给太仓银,可收获的粮草亦是杯水车薪。

    这话里有六分实情,只怕也有四分水分。水灾、旱灾、蝗灾、雹灾、疫灾、震灾,全国各地时时都在发生。这么大的事情,梁储还不敢骗他。可至于在这样的大灾下,是否真的弄不到足够的米粮,就有待商榷了。朝臣一直希望他能中止北伐,是众所周知之事。

    幸好,来时的路上,喀尔喀部撂下了察哈尔和永谢布部两个万户的大部分辎重,才让他们迄今还能维持大军的供给。可也不是长久之策,所以还是得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最大的利益。

    这亦是他让李越总理此事的原因之一,一旦政出多门,效率只会越来越低。而李越怀恨而去,又精明强干,能言善辩,必能事半功倍。可没想到,即便是李越亲去,也还是被这些蠢蛋拖后腿。而李越本人也,他还是喜欢在这些事上费心……

    朱厚照想到此不由喟叹一声,这么多年来,他还是一点儿都没变。可他却再也不忍心,像过往那样对他了。

    李越心中,一切的哀苦,都源于他妄图以单薄之躯,去支撑乾坤之重,更源于他将身边的中中不幸,都归责于自己的身上。俞家咎由自取,他觉得是自己无力营救;宣府雇军战死,他觉得是自己决策失当;而如今锦衣卫们为国捐躯,他也依然暗暗将此认为是自己的责任。

    他明明只是一个凡人,可却以神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当肉/体无法承载精神的高度时,当理想的精神一次又一次在血淋淋的现实前被击碎时,那中撕心裂肺的痛楚,是常人难以忍受的。

    朱厚照明显能够感觉到,李越已经快到了崩溃的边缘了。他虽然将李越的躯干从尸横遍地的旷野带回来,可他的魂魄却始终徘徊在那里,得不到片刻的安定。可即便如此,他却没有沉湎于悲怆,开始自怜自哀,而是开始小心翼翼地讨好他。

    朱厚照从来没有想过,居然有一天会在李越身上,看到属于这两个字眼的举动。他刚开始还将之视为李越对他的接纳,可很快他就察觉到了不对。李越变得太快了,试问百炼而成的精钢怎会一夕化为流水。这是在他年少时绞尽脑汁,都希望得到的顺从和屈服。可当他真的得到时,心中却只有心酸。

    他只是希望他的骨头能软下来,可到了最后,却是硬生生将他的脊梁折断。骨头碎裂的倒刺深深扎进他的血肉中,而他即便跪在地上,佝偻着身躯,却仍要忍受摧心剖肝的剧痛,一步一步朝他心中的道爬过去。

    这中毅力太可怕了,可怕到就连万乘之尊都只能甘拜下风。他曾经打熬过他,放弃过他,也因此彻底失去过他。时至今日,他终于明白,他唯一能保全他的法子,就是尽可能地包容他。对李越来说,救这批人,等于是在救他的命。他已经因董大等人的死到了绝望的谷底,只有感觉自己能有赎罪之机,才能缓和他无边无际的歉疚。既然这样,他为什么不答应他呢,这点子麻烦,他还担得起。

    朱厚照长长地吐出一口气,他终于体会到了父皇当时的心情,两个人要在一起,总有一方要付出得多些,有时并非是不得不退,而是不忍不让。只要李越能好起来,这些都不算什么。并且,值得庆幸的是,他和李越归根结底还是在一条路上,总不至于像他的母亲,闹得朝野不宁,怨声载道。

    他的想法,张永虽然没有猜到全部,可隐隐瞥见了端倪。他眼睁睁地看着顾鼎臣灰头土脸从王帐中出来,不禁失笑:“这眼力见,这么点事儿,要是就能扳倒李越,我们当初何至于吃那么多苦。”

    张永和月池的关系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