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极人臣: 51、九重尊贵位中人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贵极人臣》 51、九重尊贵位中人(第1/2页)

    听到这一番“豪言壮语”,月池面上既无钦佩,亦无怀疑,她只是平平淡淡地“哦”了一声。

    “你这是什么态度?”朱厚照质问。

    月池瞥了他一眼:“半文钱都不信的态度。不要因为一时的自负而胡乱施为,形势已然不容乐观,特别是在你贸然出宫,扰得五军都督府一夜难眠之后。”

    朱厚照已被她气乐了:“你是不是真以为你已然胜券在握,我们朱家的江山离了你就不保了?”

    月池挑挑眉:“在下可从未那么说过。”

    “可你就是这么想得。”朱厚照在激动之后,反而平定了下来,他深深看了月池一眼,平日的性烈如火在这一刹那蜕变为岳镇渊渟,他幽幽道,“别得意得太早,这一局孰赢孰败,还未定呢。”

    于是,在屋外等得心急如焚的贞筠就目瞪口呆看着他们一同出来,眼见月池面色阴沉上马而去。她顾不得众目睽睽,奔到她马下:“你这是、这是往哪里去?”

    月池无奈道:“进宫。”

    “什么!”贞筠不敢置信地望着她,“可是,这么晚,你、你不歇息吗?”

    月池还待再言,朱厚照就侧过头对贞筠道:“一夜孤枕而已,不至如此吧。”

    贞筠面上瞬时滚烫,只得在月池的示意下,包羞忍耻地奔进屋去。待见贞筠回屋后,月池方凉凉地看向朱厚照,朱厚照嘲笑她:“一句谈笑而已,你不至于这也要记仇吧。”

    月池拉了拉马头,靠近他低声道:“您是素来不拘小节,可我们还是要脸面的。”

    不待朱厚照发作,她就打马移开,朱厚照哼了一声,扬鞭催马率先奔了出去。月池与刘瑾紧随其后,在他们两人并行对视的一瞬间,端得是火花四射。一行人在浩浩荡荡的京城戍卫的保护下回了紫禁城。

    漏夜时分,弘治帝竟然守在端本宫中,一见朱厚照安然无恙地归来,他先是大大松了口气,随后是难得的勃然变色:“你是吃了熊心,还是咽了豹胆,竟然擅闯宫禁。千金之子,尚坐不垂堂,况你是金枝玉叶,岂可轻涉险地。”

    朱厚照坐到弘治帝身边:“父皇恕罪,儿臣只是陡然开智悟理,故而大喜过

    望,去寻李越浮一大白庆贺而已,并没有去什么危险的地方。”

    今晨他离开坤宁宫时还是闷闷不乐,怎的又乐以忘忧了。弘治帝一头雾水,儿子越大,反而越不明其心中所想。他问道:“你悟出什么了?”

    朱厚照摆摆手,示意左右退下,月池暗地里翻了个白眼,正打算跟着大家一起走,却冷不防左手一重,竟然被朱厚照拉住了。她原本心下不悦,可在对上刘瑾羡慕嫉妒恨的眼神后,她立马又舒服了些,安然立在朱厚照身后。她心下道:“倒要看看,他能玩出什么花样来。”

    谁知,朱厚照一开口就是惊人之语:“儿臣悟出了做人人称颂的圣君之道。”

    此言一处,非但月池心下发笑,弘治帝更是大笑出声:“你才多大的人,竟敢说这样的大话。”

    朱厚照一本正经道:“父皇不信,那儿臣就说出来给您听听。”

    弘治帝忍笑点点头:“你说。”

    朱厚照一字一顿道:“垂衣拱手,从谏如流。事事依他,自然赞誉有加。”

    这话里的意思可就深了,月池心中立时咯噔一下,而弘治帝面上的笑意也如冰消雪融一般飞快逝去,他道:“李越,你先退下。”

    月池应了声是,再次打算离开,朱厚照却又一次拉住她,他对弘治帝道:“父皇,且让他留在此处,即便不听,您以为他就猜不出来吗?”

    弘治帝闻言讶异地看了月池一眼,朱厚照又笑道:“父皇不好奇儿臣从何得此感想吗?前些日子,徐先生请辞时,让儿臣有空去瞧瞧通政司的奏报。儿臣无聊之余命人取回一些,谁知却发现极为有意思之事。五月前与五月后相较,对父皇歌功颂德的奏报少了许多。父皇可曾想到,那时出了何等大事?”

    五月前,月池悚然一惊,不会吧。弘治帝叹了口气道:“正是因朕执意下旨杀李大雄。”

    朱厚照道:“您瞧,这不就很明显了吗,一言不合便群情激奋,事事依从便称赏不置。儿臣本以为做个盛世名君难于登天,这下看来,其实很是轻松,做个傀儡不就好了。”

    皇太子开口真是句句如刀,直指要害。弘治帝一时面红耳赤:“混账,你怎敢如此言说!”

    朱厚照拉了

    拉父亲的手,笑道:“您自然是不至于。可是儿臣就不一样了,满朝公卿都做过儿臣的先生,个个仗着师道威严,在文华殿时能当众打儿臣的脸,想必有朝一日到了奉天殿也一样是照打不误。有帝师的身份为挡箭牌,儿臣还不能背上杀师的恶名。除了做个提线木偶,您告诉孩儿,孩儿还能怎么做?”

    弘治帝定了定神道:“此言太过了,朝中尚有许多公正贤明之人,他们即便进谏,也是为你考虑。”

    朱厚照步步紧逼:“那您告诉我,杀李大雄错在何处,学骑射又错在何处。切莫说是外戚之故,儿臣明明已然处置了张家,他们为何还是如此义愤填膺,好像父皇与儿臣做了桀纣一般?”

    处置了张家!月池惊诧莫名,他动作竟然这么快。她深深地看着朱厚照一眼。

    弘治帝一时语塞,朱厚照一笑:“他们只是死守教条过日子,听不进半点其他看法。大明最刚愎自用的不是君主,从来都是文臣。群起而攻,逼您纳谏的风气不可长,有一就会有二,有二就会有三。日日事事如此,你我父子如何自处。您难道真忍心让儿子以后成日仰人鼻息过日子吗?”

    这话说得太严重了,听得弘治帝的神色也渐渐坚定下来,他看向儿子:“那你待如何?”

    朱厚照道:“先杀几个六科给事中吧。”

    弘治帝一惊,又连连摆手:“岂可滥杀言官,不成不成。”

    朱厚照抓住他的手道:“太/祖、太宗秉国之时,天下无不可杀之人。”

    说这话时,他还特特抬头望了月池一眼,月池先是心下一寒,随后又重归冷静,无他,多少代先祖分散出去的君权,想要在一朝一夕收回来,谈何容易。

    她只听他又道:“父皇,早在赶王华出宫时,儿臣就与您说过,儒学只是掣肘文人的锁链,而不应为束缚我们的条框。我们需要时,孔孟便是圣人,不要时,他们只是死人。再者说了,杀言官的理由亦是现成,一是质疑先圣之言,二是羞辱同僚。”

    弘治帝一下明白其义:“你要扶持武官?”否则何必以羞辱同僚之罪,严惩文臣,摆明是抬高武将的地位。

    朱厚照点点头:“宗室须得荣养,既便有才也需

    打压;外戚只求安分,少来添乱便谢天谢地;宦官虽然忠心,可到底无能,难以制衡。为今之计,就只有武将,尚为可塑之才。‘有文无武,无以威下,有武无文,民畏不亲,文武俱行,威德乃成;既成威德,民亲以服,清白上通,巧佞下塞,谏者得进,忠信乃畜。’【1】更何况,鞑靼数年侵扰大明边疆,如再不壮大军队,国威何在?”

    弘治帝叹道:“我儿有志如此,父皇心下欣慰不已,只是,此事恐非你想得那般容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