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拿了嫡子剧本后: 第103章 第103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庶女拿了嫡子剧本后》 第103章 第103章(第1/2页)

    阎舒有些惊讶于赵老大竟然没有像原著历史上那样死于十月十九日晚,毕竟这是史上“烛影斧声”的来历,它应该像顽固的剧情一样,没什么机会发生改变的才对,可结果就是被改变了!

    她这头还在疑惑发生了什么变故,那边的李云杳便给她寄了信,她从这封信中窥探到了真相的一二,也颇有些羡慕沈霁这逆天改命的运气。

    她花了数十年才稍稍撬动剧情的一角,但除了沈亿陆没有休弃她、田郦也爱上了她之外,她却未能改变一些大人物的历史。而沈霁自带气运,说改变历史便改变了历史,这如何不让人郁闷?

    不过她也想开了,沈霁毕竟是在剧情的作用下降生的,从她没有成为男儿的“沈继宗”开始,就足以说明她是能改变剧情,乃至历史的。当初她不正是发现了这一细小的细节,才决定让沈霁按照她计划的方式来成长的吗?!

    阎舒给李云杳回了一封信,大意是赵老大那个梦兴许与沈霁有关,或者是沈霁在梦里帮了赵老大,迷信的赵老大因此认为沈霁自带吉兆,因此对她十分信任和宠爱。

    阎舒还让李云杳代为管教沈霁,省得她得意忘形,酿成大祸。

    李云杳看完信,又看了眼正在埋头苦读的沈霁,觉得阎舒的担心是多余的。若在前几年,沈霁肯定得意得尾巴都要翘起来,然而这次她得知自己的老师将会权知贡举时,为了不给别人攻讦她老师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的机会,她一直在家埋头苦读。

    在此期间,她也从未去拜访过李穆,就怕别人会指责李穆,说他泄露试题。

    当然,哪怕李穆不会泄露试题,沈霁都很清楚他的出题风格,这对她来说,就已经占了极大的便宜了。

    也有言官尽职尽责地上书弹劾,说李穆是沈霁的老师,不能让他权知贡举,否则对所有的解举人不公平。

    李穆也一直向赵老大请辞,奈何赵老大这次态度异常坚定,面对百官的轮番劝说也无动于衷。

    散了朝,梁周翰一脸郁闷地走出大殿。

    刚才他在朝堂上肯定赵老大别让李穆权知贡举,或者让沈霁去国子监参加“别头试”,这是应试者与考试官有十分亲近的关系,为了避嫌而设的考试。沈霁正好符合参加“别头试”的条件。

    结果赵老大不仅不听,对他劈头一顿骂,还把他以前犯的错给揪了出来重提。

    他以前从石守信那儿收到消息说赵老大要给自己升官,结果他太嘚瑟了,跑去谢恩。赵老大认为自己还没下旨,他就收到了消息,十分不满,从而取消了对他的嘉奖。

    后来让他去知眉州,结果他闹出了人命,又被便去了监绫锦院。在绫锦院,他又打伤了锦工而被告到了赵老大那里,赵老大虽然没有严惩他,但还是给他挪了个位置,让他去当没什么职权的司农寺丞。

    第二年,才给他任命为太子中允。2

    而他在这个位置上已经待了很久,想要获得晋升,这次出面劝谏兴许就是他最好的机会。毕竟李穆若是不能权知贡举,他可就有机会上位了呢!

    结果显而易见,他不会审时度势,触怒了赵老大,被一顿狠批。

    他想了想,决定去请教李昉。

    李昉露出了耐人寻味的表情,道:“你任太子中允,在官家身边侍奉多年,难道还不清楚官家对沈相之子的偏爱?”

    梁周翰欲言又止。

    李昉又道:“官家上次因我对老乡动了私心,录取了老乡而勃然大怒,为何这次却放任李穆与沈继宗同时出现在贡举考场上,你还想不明白吗?”

    梁周翰难以置信:“官家有意让沈继宗进士及第?!”

    李昉“嗯”了一声,语气也酸溜溜的。

    他徇私舞弊不行,赵老大却可以?谁让天下就是他赵老大的呢!

    梁周翰道:“那沈继宗应该是可以荫补为官的吧?他为何放着这好好的官不当,跑去应试?”

    李昉回想起自己在被贬去国子监为官时,沈霁跑来国子监找他请教的事,叹气道:“兴许是想要证明自己吧!”

    ……

    言官们并未因赵老大的态度而停止弹劾劝谏,并且随着拉锯战越来越胶着,沈亿陆、沈霁都上了被弹劾的名单。

    正在家读书的沈霁得知此事,干脆跑进宫跟赵老大说:“大家担心老师会徇私舞弊,我也担心老师的一世英名会受我连累,万一天下人有样学样,那贡举的制度岂非形同虚设?”

    “你想主动去参加别头试?”赵老大问。

    “这倒不是,小子的想法是,不如咱们采取糊名制?就是在卷子上把名字、籍贯等能透露个人信息的地方,用纸盖住,等考试官改完了卷子,再拆名字。如此一来,结果就很公平了吧!”

    沈霁又道,“若担心从字迹上认出人来,还可多派一些人去誊抄卷子,将誊抄的卷子糊名后送去给考试官,如此一来,谁还认得出哪张卷子是哪个人的?”

    赵老大定定地看着她,良久才抚掌称赞道:“好主意!”

    沈霁刚要说话,赵老大又问:“莫非又是沈李氏出的主意?”

    沈霁骄傲地道:“这回可是我跟娘子共同想出的主意!当然,糊名是她想的,誊抄卷子却是我从别人抄书这件事上受到的启发。”

    赵老大颔首:“这个主意很不错,就是有点招人恨了。”

    “啊?”沈霁眨巴着眼睛,不解其意。

    赵老大笑了笑:“行了,你先回去,这事我来解决。”

    沈霁回去后没多久,赵老大便在一次早朝上宣布了以后科举的防作弊策略,不仅省试要糊名、誊抄,连解试都需要。

    这条规矩一经颁布,各地都传出了一些反对之声。

    为何反对?他们都有各种各样的理由,但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糊名制度和誊抄制度妨碍他们行卷了。

    他们之所以行卷,就是为了能让考官眼熟自己,可糊名和誊抄之后,考官哪里还分得清楚谁是谁?他们岂不是白行卷了?

    赵老大道:“你们不是怕李卿弄虚作假吗?有了糊名和誊抄之后,想必他也分不清楚哪张卷子是沈继宗的,如此就不用担心他会徇私舞弊了。”

    言官们:“……”

    这是他们万万没想到的。

    而且他们原本只是得罪了赵老大,眼下却是得罪更多人了,——若不是他们一直弹劾李穆,赵老大也不会出台这个防作弊政策,就不会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这些人就不会把矛头对准他们。

    他们收获了一大批白眼,但却没有人在朝堂上明着反对糊名制度与誊抄制度,毕竟这是他们所能想到的防作弊最好的方法,于公于私都不能反对。

    到了冬至前夕,卢多逊终于敲定了州学的具体章程,并在冬至大朝会上提了出来。

    他建议先在京府、次府、雄州等三个级别的州府办州学试行,州学让各州府的知府、知州来管理,而实际的教学任务则另设教授、州学博士等负责。

    州学也要设置门槛,首先有三百个名额限制,其次进入州学有两种途径,一是考试,考过了方能入学,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