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拿了嫡子剧本后: 第75章 第75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庶女拿了嫡子剧本后》 第75章 第75章(第1/3页)

    “沈使,不,沈相,恭喜了!”

    沈亿陆一早去上朝,遇到同僚,众人纷纷向他道贺。尽管他的内心也十分激动,但面上依旧保持平静,只是微微一笑,道:“蒙官家垂爱,老夫必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没一会儿,薛正安来了,他与沈亿陆互相道贺,然后站到一边去。

    “听闻官家最近夜不能寐,兴许与赵平留给官家的书信有关。”薛正安低声与沈亿陆交流。

    沈亿陆看了他一眼,提醒道:“几位大王来了。”

    薛正安看见正向这儿走来的赵光义、赵光美及赵老大的次子赵德昭,也垂手站在一旁,直到他们过来了,才与他们寒暄起来。

    寒暄完以后,赵老大的两个弟弟与儿子按照宰相居首位的班次站到了薛正安与沈亿陆之后,这俩人感觉如芒在背,只想早些进殿奏事。

    其实这次除了薛正安与沈亿陆加官之外,还有许多人也被提拔,尤其是赵光义,被封秦王兼侍中,成为大宋开国后除早夭追封为王爵之外第一个还活着并且有实权的亲王。

    侍中在唐朝时也是宰相的象征之一,如今不过是一种荣誉性质的头衔。赵光美也从山南西道节度使升为永兴节度使,兼侍中。

    至于赵老大的亲儿子赵德昭,从贵州防御使起家,在这个位置上待了十年,如今他的叔叔赵光美挪了个位置,他便补上了山南西道节度使这个空缺,还顶了个“同平章事”的虚衔,也就是跟如今的赵平一样是“使相”。

    除了赵光义之外,赵光美与赵德昭其实都没有实权,三人的地位之高低也一目了然。

    在赵平被罢相、赵光义封秦王之前,被赵老大频繁召见的开国功臣石守信、王审琦,及燕国长公主的驸马高怀勇也都得到了加官,不过都是虚衔,他们的手中依旧没掌握多少实权。

    曾经的两个副相薛正安、吕余庆,一个升为宰相,一个致仕之后,副相的职位便空缺了下来,所以在这次赵平罢相中出了很大力气,——在赵老大面前历数赵平的不是——的卢多逊升为中书舍人、参知政事。

    主管三司,即朝廷财政的楚昭辅则接替沈亿陆,成为枢密副使,掌管枢密使。

    除了立场中立的薛正安、沈亿陆之外,卢多逊与楚昭辅都是与赵光义走得很近的臣僚,因此这次的政治斗争可以说是赵光义的胜利。

    当然,明眼人都看得出赵光义想要的远不止这些。

    到了进殿的时辰,众位京朝官收敛心神,按顺序进殿奏事。

    ——

    沈宅。

    阎舒让仇猛送走了登门的客人后嘱咐道:“我回别业一趟,若是还有人递拜帖,便如实说罢!”

    自从沈亿陆升任宰相,位次仅次于薛正安之后,上门来道贺、送礼的人不计其数。

    按照沈亿陆谨慎的性子,这些自然是能推则推,他们见找不到机会,便让家中的女眷来与阎舒套近乎。阎舒见了几户身份没那么敏感的人家的女眷,然而拜访的人多了,她也有些厌倦了,干脆躲回别业那里。

    沈霁见她的脸上并无多少喜色,便凑到她跟前去:“娘,爹升官是喜事,你怎么愁眉不展?”

    阎舒想了想,便告诉她实情:“按原来的剧情,今日朝会官家会下诏让晋、不对,秦王位居宰相之上。”

    “然后呢?”沈霁不明白。

    阎舒回忆道:“原来的剧情里,赵光义会被封晋王。你也知道前朝周世宗郭荣在继位之前也曾任开封府尹,还加封晋王兼侍中,所以若他被加封晋王兼侍中,你知道这代表什么吗?”

    事实上当过晋王,最后继位为帝的绝不仅有周世宗一人,远的不说,就说隋唐时期,隋炀帝被封皇太子之前就曾封晋王,其子被立为皇储之前也是封的晋王。然后是唐高宗李治,也是以晋王晋封皇太子继位……

    因此在很多人心目中,晋王这个爵位与皇储身份也是挂钩的。

    沈霁愕然:“难不成……”

    她之前猜赵老二会继位,或许是通过什么腌臜的手段,却没想过是赵老大一手捧出来的。

    “那为何他只被封秦王,而非晋王?”沈霁疑惑。

    “我也很好奇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出现这些偏差。”阎舒拧眉,旋即话锋一转,“不过这也无法断定官家打消了将他当成继承人来培养的念头。”

    毕竟秦王这个王爵在唐代也是有特殊意义的,——李世民曾以秦王的身份发动宣武门之变,之后整个唐朝便没有再获封“秦王”的人存在。

    沈霁嘀咕:“这官家还真是奇怪,历代帝王都希望自己的儿子能继承大统,为何他会选择弟弟而舍弃儿子呢?”

    “主少国疑。自唐末乱世,各个政权之所以不能长久,除了割据势力太强、武将手握兵权之外,便是继任者年纪轻,没有驾驭文臣武将的能力。而大宋立国之初,皇长子早夭,次子才十一岁,不堪大任,唯有栽培已经成年的赵光义。”

    沈霁似懂非懂,也没有去深究。

    阎舒又道:“虽然封号变了,但若是今日朝会的一项小细节没有更改的话,那剧情还是会按原来的轨迹发展。”

    “什么小细节?”沈霁追问,阎舒却不说了。

    一直到傍晚沈亿陆散值回来,沈霁迫不及待地问他今日朝会之上可有发生什么事。

    沈亿陆沉思了下,说:“朝会之上倒是没发生什么要事,只是听闻官家连续几夜做噩梦,所以精神有些不振。”

    阎舒有些意外地看着他:“照理说,秦王既然已受封,又加侍中,理应为宰相之首,难道你们的班次没有变化?”

    沈亿陆却是不知她关注的重点在这儿,道:“班次并未有变化。”

    阎舒记得自己根据历史所写的原著里,赵老大是下诏让赵光义的班次居宰相之上的。别小看这班次,班次都是按照严格的礼制来排列的,随意站位,站错班次往严重了说叫“僭越”,是要受到责罚的。

    所以若是让赵光义的班次居宰相之上,那说明赵光义真正做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反之,他还被宰相压一头,在朝堂上的地位就依旧低一等。

    所以沈亿陆说这次朝会的站位没有任何改变,阎舒便意识到,剧情再次发生了偏移。

    当然,不排除是她记错了,或许这个诏令会在之后的朝会中安排。

    忽然,阎舒又想起一人来,问:“那此番加官进爵的人中是否有静江节度使杨义?”

    “没有。”沈亿陆越发疑惑,“你为何……”

    阎舒给他的感觉是,本次的朝会理应就班次的事情发生一点变化,以及杨义理应加官进爵。

    她这么认为的原因是什么?难不成她知道点什么?

    阎舒笑了笑,轻描淡写地解释:“最近听到一些风声,说要让秦王居宰相之上,还有说官家想要让杨义出任殿前都指挥使的传闻,想从你这儿求证罢了。”

    沈亿陆的神情顿时变得严肃:“这些传闻可不能随便传。”

    殿前都指挥使是管整个都城卫戍的禁军统领,其上司本来是殿前都点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