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拿了嫡子剧本后: 第35章 第35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庶女拿了嫡子剧本后》 第35章 第35章(第1/2页)

    虽然沈霁的白嫖目的明确,但一次性借阅这么多书,她还是有些不好意思。

    但让她意想不到的是,窦説不仅没有因此而责怪她太过贪心,反而十分钦佩她:“沈弟果然好学,看来我也不能终日浑浑噩噩无所事事了,我要向沈弟学习!”

    沈霁:“……”

    借书居然还能起到这么励志的效果?

    窦説没有注意到她微妙的神色,自顾自地说:“沈弟让我知道了什么叫‘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今后我必定会痛改前非,认真学习,向沈弟靠拢。”

    沈霁:“……”

    糟糕,她居然没听懂?

    窦説这家伙,该不会是在装文盲吧?

    她尬笑道:“窦大哥这是哪儿的话?该我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才是!”

    “共同进步?说得妙极了!”

    ……

    坐上窦家安排送她们回去的牛车,沈霁放下手中的书卷,才浑身放轻松地瘫在车厢里,一副被抽干了精气神的咸鱼模样。

    李云杳手里捧着她借来的书,眼角的余光扫到沈霁的动作,嘴角勾了勾。

    沈霁想起什么,求助道:“他说的那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是什么意思?”

    李云杳的目光从书上挪开,道:“此句出自《滕王阁序》是‘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之作,此句话有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之意。他是在表达自己这十几年坐拥丰富的藏书,却未曾认真进学的懊悔,同时也在鼓励自己只要认真学习,便为时未晚。”

    沈霁咬牙切齿:“他出口成章,却写不出文章和诗句,该不会是在骗我的吧?”

    “他出身文学世家的窦家,即便未曾进学,在家族文化的熏陶与耳濡目染之下,随口便是一句经书典籍之言,也不足为奇。不过到底未曾经过有条理的学习,所以让他写诗词歌赋,他也写不出来。”

    李云杳顿了下,“顺便一提,《滕王阁序》是一篇骈文。”

    沈霁刚想问骈文有什么特殊的,然后灵光一闪,想起了李云杳跟李穆之前讲到“赋”的文风时便提到了“俳赋”似乎正是受到了骈文的影响,词句颇为讲究对仗及工整,对声韵也有要求,再者就是词藻华丽。

    李云杳在给沈霁降解新知识时,也不忘让她温习旧知识。见她似乎想起来了,李云杳的目的便也达到了。

    “不过时隔这么久,亏她还记得。”李云杳对系统说。

    系统回复:“看样子夫子对沈继宗这个学生是越来越满意了。”

    李云杳没吭声。

    “我们要学骈文了吗?”沈霁问。

    “还不着急,毕竟科举考试的内容虽然经常变化,但无论怎么变,‘赋’都是必不可少的。不过‘赋’之外是‘诗’,之后才是杂文、帖经、墨义。所以你的学习应以打基础为主,课余时间可以接触诗词。”

    “课余时间?”

    “晚饭之后的时间可以作为课余时间。”

    沈霁:“……”

    她恨不得把自己的嘴巴堵上。

    为什么自己非要提这一茬?又加重了自己的学习任务不是!

    回到了李家,沈霁与李云杳便听门房说,李父李母早已经在家等着她们了。

    李云杳让沈霁先回家,沈霁想也不想就拒绝:“那不行,毕竟是我将你带去宴席的,有什么后果,我们一块儿承担!”

    李云杳看了她一眼:“虽然你很有担当,可你是否想过,爹娘并不会对你怎么样,但看到你会想起你违背习俗将我带去饮宴的叛逆之举,从而他们好不容易平息下去的怒火,就像被浇了油一样,再次飙升?”

    沈霁:“……”

    行吧!

    她假意离开,然后转头对那门房道:“把我的小舅子喊出来。”

    门房忙不迭地去找李建中,后者看见沈霁,就想起她在宴席上大放光彩的投壶之举,然后高兴地跟她讨论投壶跟箭术之间的关系。

    沈霁打断他的话:“我找你出来不是为了跟你说这事的,我想让你帮忙盯着点丈人和丈母娘,看看他们对隐娘说了什么,做了什么。然后你及时派人来跟我汇报。”

    李建中还不清楚沈霁把李云杳带到宴会上的事情,虽然不明白她的用意,但是他已经化身她的迷弟,因而想也未想就答应了下来。

    嘱咐完这事后,沈霁才捧着她的学习资料回家。

    ——

    魏咸信与永庆公主大婚之后,汴梁勋贵人家的喜事便一件接一件,先是之前流传的宰相赵平与枢密使李崇矩意欲结为亲家之事,终于从传言变为事实,——赵平之子赵承宗迎娶了李崇矩之女李氏。

    赵平与沈亿陆同朝为官,关系融洽,本来沈家也在赵家的宴请名单上,不过沈亿陆以沈家不日也要娶新妇,怕犯了忌讳为由拒绝了,只派人送了贺礼前往。

    而在赵李两家结亲后没多久,赵老大便知道了这件事,他越发不高兴,跟身边的近侍王继恩说:“我以为我先前的敲打会让他们停止结党之举,没想到他们对我的敲打丝毫不放在心上。”

    王继恩并不敢说什么,生怕说错话会让自己身首异处。

    赵老大只是发下牢骚而已,也没想过从他的口中得到什么回复。

    不过到了五天一次的常朝,赵老大让王继恩去长春殿外的休息室里查看赵平跟李崇矩的状态,得知二人按照正常的班次站在一块儿时,他便下旨,令二人分开来站位。

    文武百官中,宰相为首,枢密使次之,因此以往的惯例,赵平跟李崇矩自然是站得近的。赵老大突然下旨让他们分开站,目的和用意是什么,不言而喻。

    当时同样在候朝的京朝官见了,顿时暗潮涌动。

    ……

    朝堂之上发生的事情,对沈霁并没有产生什么影响,她甚至没闲功夫去八卦这些事,因为她平日除了要读书之外,还得准备跟李云杳的大婚。

    具体的迎亲事宜已经有阎舒、田郦亲自盯着,而她要做的就是跟礼官学习相关的步骤,别到时候一头雾水,闹出什么笑话来。

    到了迎亲前三天,沈霁终于可以从书海中抽身,去给李家送礼品。

    这些礼品倒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而是一些如花髻、盖头、话扇等几乎用在李云杳身上的成亲物件。

    相对应的,李家也要回她成亲时穿的用花罗制成的幞头、绿袍跟靴子。

    沈霁说:“还好这幞头不是绿色的,不然本来就头上冒绿光了,要是让人看见头上发绿,那还得了?!”

    李云杳没搭理她,只是给她布置了功课,给她三天时间准备,成亲当天要检查功课。

    沈霁:“……”

    李云杳是什么魔鬼?

    成亲已经够累了,还要抽查她的功课?

    不对,什么时候开始,她要接受李云杳的指导和布置功课了,她的老师是李穆才对吧?

    沈霁着实不明白她跟李云杳的关系怎么就从死对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