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拿了嫡子剧本后: 第26章 第26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庶女拿了嫡子剧本后》 第26章 第26章(第1/2页)

    被阎舒一番提点,再结合男主成为驸马的“未来”,沈霁瞬间就通过计算,得出了一个吓人的结论,——将来继位的不一定是赵老大的儿子!

    赵老大一共有四个儿子,不过长子及三子都早夭,因此并不在序齿行列内。最终活下来并且长大成人的只有皇子德昭与德芳。

    赵德昭年二十有二,只生了两个儿子,长子才三岁,次子是去年出生的,两个儿子都尚且年幼。

    赵德芳比沈霁还小上两岁,这会儿别说儿女,连老婆都还没有影子。

    再说男主吴元逸,眼下十一岁,若是赵德昭能在几年内生出女儿来,这俩学魏咸信与皇三女,老牛嫩草凑一凑还是有可能的。

    不过这样一来,他们的辈分就不对了。

    赵老大跟吴彦祚虽然年纪相差大,但是同辈人,吴元逸娶赵老大的孙女,就如同她沈霁娶李云杳,——她爹当初因辈分和面子问题死活不答应,更别提注重皇家尊严的皇族了。

    再说赵老大的兄弟。他原本是排行老二的,不过长兄也是很早便去世了,因而他就成了老大。

    他底下还有三个弟弟,其中最小的那个也是早夭,所以活着的就只有两个弟弟,赵光义与赵光美。

    赵光义年三十四,加上今年刚出生的第五子,他已经生了五个儿子、五个女儿。他的儿子目前都还活着,但活下来的女儿只有三个,就是三女、四女、五女。

    这三个女儿一个九岁,一个七岁,一个三岁,前两个跟吴元逸的年龄相差不是太大,所以极有可能,——当然,她们跟她的年龄差也比魏咸信与皇三女的年龄差距小。

    还有赵光美,他只年长沈霁十岁,但子嗣也挺多的,目前生了四个儿子,两个女儿,女儿都比较年幼。

    沈霁思来想去,觉得大概率继承赵老大的皇位的是赵光义,——新皇帝继位总得要拉拢老臣,她爹正是赵老大的老臣,为了拉拢她爹,让她尚公主,也是十分合情合理的!

    沈霁小心翼翼地将这个问题问了出来,阎舒只是微笑着,并不作答。她的笑容耐人寻味,在沈霁看来,自己十有八|九猜对了。

    至于为什么不可能是别的政权的“公主”,因为沈霁记得阎舒说过,大宋迟早会统一大江南北,届时除了赵家的公主,自然也不会有别的公主了。

    沈霁掰指一算,等赵光义的女儿长大,少说也得六年,那时候她正好二十二岁,这个年龄结婚也不算太晚。而且还有一个问题,——就算她现在娶了李云杳,可也得确保李云杳能活到赵光义的女儿出嫁,否则皇帝让她二婚尚公主怎么办?

    好嘛,如今除了要答应李云杳的要求去考进士之外,还得关注李云杳的身体健康,她可真是太难了。

    阎舒不管沈霁到底脑补了什么,反正她什么都没说,将来沈霁发现了真相,那也是自己脑补的,跟她也无关。

    沈霁消化了这件事后,很快便恢复了平常心,——要她说,不管将来上位的到底是赵老大的儿子,还是赵老大的弟弟,从她娘的气定神闲,以及“沈继宗”原本的人生轨迹来看,对沈家的负面影响总归不大。

    她连当官都没兴趣,就更别说去关心皇位更迭的事了。

    七月十三,皇三女封永庆公主,魏咸信授右卫将军、驸马都尉,二人将于十四日后,即二十七日大婚。

    沈霁本想做个吃瓜群众,届时去参加二人的出降大典,看看魏咸信到底长啥样。不料她娘通知她,她跟李云杳的“三书六礼”流程已经走到了下财礼这一步,让她带着财礼去李家。

    没错,下聘礼之后,并不意味着下一步就是迎亲,在迎亲之前还得先下财礼。而下完财礼,二人的婚约才算成定论。

    沈家准备的财礼并不多,——主要是聘礼已经十分丰厚,若财礼也那么多,只怕赵老大要质疑沈亿陆平日的清贫都是假装的。而且出了聘礼和财礼后,沈亿陆的腰包都空了,家里的开支都得靠阎舒支撑,说出去实在是窘迫。——李家为了不让李云杳在沈家受欺负,准备的回礼也差不多。

    沈霁带着金银、彩锻、一车的绢布前往了李家。

    到了李家门口,她忽然看见一个眼熟的童仆站在李家的侧门。虽然心底生疑,但正事要紧,便没有理会。

    直到她跟李父李母谈完事,打着找李云杳有事的幌子溜到了后者的院中,她看见坐在窗边正在全神贯注地看着书信的人儿,便悄悄凑过去:“隐娘见信如晤,久疏笺问,正切驰思……”

    信上的词句让沈霁酸倒了一排牙,她叫道,“这信肯定是吴老三找人代笔的,他才没有这么好的文采!”

    意识到有人在窥视自己的信件的李云杳忙不迭地将信覆盖在桌子上,然后凉凉地看着沈霁:“没人教你‘非礼勿视’吗?”

    沈霁觉得李云杳这是恼羞成怒了,不过向来厚脸皮、爱作死的她并不害怕,反而笑嘻嘻地说:“对啊,你不是说要教我嘛,你没教啊!”

    “往后有的是机会教。”李云杳冷笑,“你过来做什么?”

    “今日下财礼,我给你送钱来了,你这都不关心,显然不在意这门亲事。”沈霁说着,目光往信上一瞥,“不过也对,你此时此刻心思早已飞向了你的情郎那儿,哪有空管我们之间的契约?”

    “你不要含血喷人。”

    “我怎么含血喷人了?你信上都写着呢,‘正切驰思’此时此刻正在想念你……肉麻得很!”

    沈霁并不介意头上戴绿帽子,然而想到这顶绿帽子是吴元樊给她戴的,她就有些不爽。道,“他在居丧期间,写信勾引有夫之妇,真是不孝兼不要脸。”

    担忧沈霁会因此事去找吴元樊的茬,李云杳严肃道:“沈霁,你适可而止,我不想在这样的日子里将你从李家赶出去。”

    沈霁撇撇嘴,决定不再管她跟吴元樊的闲事。

    见沈霁没有再冷嘲热讽,李云杳打算向她解释,自己并不清楚吴元樊会给自己送言辞这般暧昧的信。

    但沈霁这人吃软不吃硬,被李云杳训斥后,也不愿多待,一声不吭,扭头就跑了。

    她出李家的门时,看到还在那儿等候的吴元樊的童仆,忍了又忍,才没有过去搞事。

    刘嬷嬷见她高兴地出门去,怏怏不乐地回来,纳罕道:“小郎君这是怎么了?”

    沈霁对刘嬷嬷十分信任,向来都是无话不说,然而事关李云杳的清誉和名声,她依旧会斟酌一番。

    她隐去李云杳在跟吴元樊的往来中,兴许有主动的这一面,只把吴元樊主动的这件事说出来:“遇到了一个不要脸的,明知李云杳不日便要嫁作他人妇,却仍去信勾引李云杳。”

    刘嬷嬷听她这么说,便知道这个“不要脸的”是谁。刘嬷嬷笑道:“小郎君如何知晓那‘不要脸的’,明知李小娘子将要嫁给你呢?”

    “我们财礼都下完了,他怎么可能不知道?”

    刘嬷嬷道:“可是已故京兆尹吴公二月下葬时,吴家的子孙便在墓旁结庐而居。他们深居简出,不知道这桩事也说不准。况且,吴三郎不知晓这件事,说明吴三郎与李小娘子此间并未传过书信。”

    听刘嬷嬷这一通分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