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97[治愈]: 长篇完结(啊,原来你俩是被包养的啊...)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重生1997[治愈]》 长篇完结(啊,原来你俩是被包养的啊...)(第2/4页)

辉等伴郎们来接新娘,一通既定程序的刁难以后新郎抱起新娘,乐得合不拢嘴地往外走。

    迎亲的交通工具从古代的花轿到后来马车、驴、自行车、独轮车到现在三轮车、那是非常具有时代特色。

    罗智刚一行人开了好几辆三轮车,装上大姐的嫁妆,一起开回罗家村。

    罗智辉看到林妍三个,喊道:“你们干嘛来这里,不是应该去我哥家喝喜酒吗?”

    林妍:“我们家也摆酒,我们又不去送亲,干嘛去你们家喝呀。”

    结婚这天女方家也摆酒,宴请自家亲朋,只有送亲的男女才会去男方家,亲爹娘都不去呢。

    虽然林妍几个去罗智刚家也没什么,不过林妍对去罗家喝酒没兴趣,他家想也知道肯定热闹得很,闹哄哄的也没空搭理他们,不如来大舅家。

    现在女方出嫁也不用盖红盖头,但是大姐还围着一条红色的真丝纱巾,朦朦胧胧地遮着她化妆过的脸,幸福又甜蜜。

    真丝纱巾是林妍送的,还送了罗智刚一条领带。

    大姐也给林妍几个送了礼物,按照习俗就是红袜子之类的。

    目送他们离去,林妍几个就去吃饭。

    大舅妈和姥娘正抹眼泪呢,林母和大姨正劝她们。

    大姨笑道:“我们家闺女早嫁出去,这会儿彩玲也嫁出去,以后就轮到他三姑家的。”

    林母:“我们家急不着。读大学起码四年,就算不考研究生也得工作两年再说。”

    大姨就瞅了一眼林妍,“那可保不准。说不定高中一毕业就结婚呢。”

    林妍跟长辈问好就没过去掺和,拉着韩慕阳和三宝去吃饭。

    韩慕阳小声问她,“你高中毕业跟谁结婚?”

    林妍:“你找打。”

    韩慕阳低笑,“也没什么不好,唐诗不说么,洞房花烛夜金榜……”

    林妍打了他一下,“韩慕阳我发现你越来越皮了。”

    以前整天酷酷的不爱搭理人,现在小嘴叭叭的也挺讨打。

    韩慕阳:“这不是长大了嘛。”

    正说话呢,大舅妈娘家一个侄女过来,看到韩慕阳立刻露出惊艳的表情,也不害羞,就那么直白地凑过来道:“你好帅啊!我能和你交个朋友吗?”

    韩慕阳抿嘴,露出不耐烦的神情,冷淡道:“不能。”

    侄女嘟嘴,“你怎么这么不客气啊,大家都是亲戚,我是看你长得好看。”

    韩慕阳却不理她,只管和林妍、三宝说话。

    侄女就去找她爹告状。

    吃过饭林妍去和大舅大舅妈告辞,顺便说一声让二哥明天送姥娘他们过去。

    大舅妈就悄悄推了大舅一下,让他说话。

    大舅犹豫一下不知道怎么说。

    大舅妈就道:“妍妍,天暖和起来,这就要耕地种棉花。你姥娘姥爷先不过去,在家里帮忙做几天饭,等不忙了再过去啊。”林妍微微蹙眉,她忘记这个,原本以为自己租房子就能把姥娘姥爷接出去。他们都一把年纪,她不想让他们在家里操劳。

    说是在家里做饭,可哪一次姥爷都是跟着下地的,晚上回来累得老骨头散架一样疼,可他还不能说。老人家自然是尽可能多帮孩子干活,让孩子们轻松一些。

    可一把年纪,做到什么时候是头儿?

    林爷爷和林奶奶比姥娘姥爷年轻十几岁,他们早就不下地,都是麦收、掰玉米的时候在场里帮一下忙,也不会去各家帮忙做饭什么的。

    林妍觉得姥娘姥爷也该享福了。

    不等林妍说话呢,林母道:“妍妍,你回去给你爹打电话,让他也赶紧回家,咱家也得种棉花了。好歹现在外面人开拖拉机进村给耕地,不用自己耕地了,要不还麻烦呢。”

    林妍小时候还是自己家用牲口耕地,一忙就是好长时间,现在都是拖拉机耕地,有联合收割机割麦子,轻快了很多,也就是秋收玉米什么的还得自己手掰、刨玉米秸,暂时没有机器专门收。

    林妍:“让我爹请假?他一个月五百多块钱,回家种棉花,这棉花能赚多少钱?”

    林母:“管他多少钱,那也是地里的活儿,不能耽误。”

    他们常年种地劳作习惯了,地里的活儿大过天,什么事儿都得给农忙让路,所以哪怕结婚都得放在农闲时间。

    林妍也能理解,以往老百姓都是地里刨食儿,地里不出产粮食,一家子就要挨饿,养成他们农活第一的习惯。

    可现在不一样啦,林父在铺子里一个月五百,如今他也越来越认真,不再出错,也是可以拿到550甚至更多的。

    让他丢下铺子回家,那可就得不偿失。

    等以后大家都在城里工作,父母们的观念转变,又觉得工作最重要,哪怕家里有事儿也不让孩子请假耽误工作、

    现在还是老观念呢。

    林妍:“正好我大舅二舅都在,要不我们好好地算算种棉花能赚多少钱?”

    不用林妍算,大舅和二舅就开始数算,“这耕地一亩地得十几块,施肥加种子又得三十。等出了苗得锄地,大一点就得拿叉子,打农药,拿顶心,还得追复合肥。夏天虫子多的时候,那是天天都得打药,要不就把花蕾咬一地。拾棉花的时候又得天天忙活,一直忙到中秋节以后才拔棉花柴。”

    一个劳力一年被拴在地里。

    “要说赚多少钱,刨除本钱,其实也赚不到多少。”

    大姨:“你们别忘了,这可是有皮棉任务的,都在农业税里呢,不种到时候扣你钱。”

    林妍:“我听说这两年市里正在研究取消农户棉花种植计划,以后就不强制种。”

    前世她对这个有挺深刻的印象,因为往年都种棉花,只要种她就得下地帮忙。今年大家还种了棉花,结果汛期雨水大,很多棉花都烂在地里,后来大减产。政府直接取消了当地的皮棉任务,以后本县都不用再强制种棉花。

    再后来农村连农业税也取消掉,农民就更轻松,最后种地还有补贴,结果大家都不爱种,纷纷跑城里去打工呢。

    大家都很好奇,纷纷问是不是真的。

    韩慕阳:“是真的。”

    其实听收音机、看电视新闻也时常能听见类似的话题,有些地方已经陆续取消,那本市本县肯定也快了。

    以前大家不会听林妍一个小姑娘说这些大事儿,可现在她认识不少人,还有领导级别的,市报还刊登她的文章,她还刚去省里呆过……

    韩慕阳又支持她,他们就觉得她说得可信。

    林妍继续道:“种玉米和小麦一年就两季管理,人不用被拴在地里。可你们种棉花,春夏秋冬三个季度都被拴在地里不能出门。要是出去打工,一个月哪怕四百块,这几个月下来三四千块钱,那点棉花能收三四千?”

    她继续道:“我二哥现在出去收废品,一个月也好几百块,要是让他在家里种棉花,能划算吗?”

    二哥和康宁收废品,还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