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师成亲后崩人设了: 19、毒药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帝师成亲后崩人设了》 19、毒药(第1/2页)

    福州背靠海边,与西北京城隔山遥望,杨晏清彻夜不眠赶路也需要两天两夜才能进入福州地界内,更别提现在他的身体状况显然并不算极佳。

    杨晏清低头没忍住闷咳了一声,手心顿时见了红。

    一旁前来接应的锦衣卫连忙上前担忧道:“大人!”

    “无事,距离驿站还有多远?”杨晏清抽出手帕将手心的血迹擦拭干净。

    锦衣卫大概估算了一下,回答:“全速行进约莫半个时辰。”

    “走。”

    ……

    到达驿站时已经是午时,两人一身锦衣卫装束实在是显眼,但过往商队百姓见其皆避让三分,倒是省了不少事端。

    虽说是驿站,但因为占据几条重要官道,乃是商队镖车歇脚|交易的重要集市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发展,如今就规模而言算得上是一方乡镇,一应品类甚至是某些来自偏远地区的异域物件,只要出得起价格,在此处都能如愿交易。

    锦衣卫自然在此处也有据点。

    锦衣卫端着杨晏清吩咐的素衫外袍敲响房门:“大人,东西都准备好了。”

    盘膝坐在床榻上闭目调息的杨晏清睁开眼,吩咐锦衣卫进来将东西放下,然后道:“你去忙你的事吧。若有人来驿站打探消息,随意搪塞便是。”

    “属下遵命!”

    听着锦衣卫的脚步远离,杨晏清这才按住胸口一阵抑制不住地猛烈咳嗽。这一次他没有再咳出血来,只是脸色无法抑制的苍白了几分,比起之前的文弱多添了些许病色。

    当年蔺皓之一案来得突然,从贼人告发到大理寺提审不过短短两日时间,按照常理,缉拿朝廷命官也需三司会审证据确凿方可定罪,但就在蔺皓之被关押大理寺狱的当日,一场大火在半夜里悄无声息的吞噬了这位朝廷大臣府邸上下六十七条人命,当夜巡防御林军与锦衣卫竟毫无所查,待到火势渐颓才姗姗来迟。

    当初杨晏清远在沪州,那时的他并无效忠朝廷之心,京城里也只留了些许行商方便的眼线,消息传到他手里已经是两天后。待到他披星戴月快马加鞭来到京城,蔺皓之竟然已经签字画押对当初还是小小御史的王兴国控诉罪名供认不讳,并且在杨晏清抵达京城的当日自尽于大理寺监狱。

    当时的情形如今想来仍旧如利刃割肉般悔恨痛楚,但对于杨晏清而言,更痛的更无法释怀的,是锦衣卫贯穿这件冤案始终的行为。

    身为锦衣卫指挥使的言煜当时在哪里?

    哪怕案件再扑朔迷离,不论是蔺皓之还是言煜都该知道只要拖到他来京城,再铁板定论的案子也有被撬动的可能!为什么不等他来?!

    当年的杨晏清风尘仆仆进京之后面对的,就只是一件潦草结案封卷的文字狱案,一座烧焦破败焦骨遍地的蔺府,曾经结拜大哥蔺皓之的尸身,二哥言煜的下落不明生死不知,以及……那个曾经雄心勃勃大谈阔论想要改变朝廷如今却负了他两位义兄的帝王。

    ***

    六年前·皇宫·御书房

    “你来了。”

    年过四十的帝王此时看上去眼神苍老疲惫,再也不复当年四人遇见时的豪情壮志,意气风发。

    他并不意外这位绕过禁卫军与门口值守的内侍太监堂而皇之踏进殿来的青年——他曾经无数次的设想再见这轮明月会是何时何地何种情境,无数种的可能,却从未想到是如今的裂痕以对。

    “我当然要来。”杨晏清的背后是清冷的月光,也是那晚蔺府冲天而起的凄厉火光,“陛下,您输了。”

    当年帝王雄心壮志之时,杨晏清便说过他们不会成功。这位帝王的性格仁善宽厚,知人善任,做事畏首畏尾,亲和有余魄力不足,这样一个帝王生在这般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注定只能成为政治的傀儡。

    帝王坐在御座之上,明明是俯视青年的角度,却从青年眼中看到了清晰可辨的悲哀怜悯与不屑。

    帝王沉默着,束手而立的杨晏清也没有说话。

    良久,帝王闭上眼疲惫道:“朕不可能放任你以私欲搅动朝局,大庆朝经不起你这样不计后果的报复。”

    内阁、军队、百姓,三者互相关联,牵一发而动全身。自先祖废弃国相建立内阁以来,四代的帝王信赖已经使得内阁深深扎根在大庆朝内,今日杨晏清当然能直接杀了内阁的三位阁老,可是那又能怎么样?

    什么都改变不了。

    更何况以杨晏清的性子,如此滔天之恨,哪里是三条命能够填的上的。

    杨晏清垂下头似乎在想着什么,沉默着出了好半天的神,叹道:“两年来,陛下曾经招揽我一十四次,怎地如今我就站在陛下面前,陛下却不敢用我了呢?”

    “因为朕如今信不过你。”帝王的脸色晦暗莫测,他与台阶下的青年四目相对,想起当年那番在月下的酒后论政。

    杨晏清此人有定国□□之才,亦有祸乱朝政之能,没有氏族牵累,没有软肋裹挟,是忠是奸全在其一念之间。当年尚有蔺皓之和言煜制衡,现在这般局面,杨晏清入朝报仇的目的昭然若揭,届时定会将朝中上下搅动个天翻地覆。

    “陛下信不过我不要紧。大庆朝北接祁国,南有外族,杨某不才,虽然只是一介学识微末登不得大雅之堂的书生,但投诚君主出谋划策的本事还是有的。”杨晏清抬头直视上方的帝王,微微笑开,“这两条路无非是麻烦了些,但到底都能达成所愿。”

    “杨晏清!”帝王拍桌而起,被这番近乎威胁的话激到怒火狂炽,“你要通敌叛国吗!!”

    “陛下,您知道的,大庆朝从来都不是我的国家。”杨晏清的眼神极冷,表情极淡,“她是你们的国家,生死存亡又与我何干?”

    他的国家,早就亡了。

    在国门被攻破的那一刻。

    “今日大庆朝的内阁重臣冤害我义兄一家性命,陛下庇护内阁欠下一个公道。因果报应,来日我便用这一国鲜血祭奠我义兄在天之灵,岂不畅快?”

    帝王当然知道杨晏清的话并非说说而已,他们四人当年结识之时并不知道对方身份,杨晏清的来历在之后也成为了四人共同保守在心底最深处的秘密,没想到如今,这个秘密却被杨晏清反过头来刀悬在他的脖颈间。

    帝王颓然地瘫坐下来,颤抖着闭上眼,用一种近乎哀求的示弱的语气叹息:“你又为什么一定要卷进来?去做你的县官,逍遥江湖……不好吗?”

    “陛下,既然决定引我而来,便不要再惺惺作态试图从我这里算计些什么了。”杨晏清看向帝王的眼神带着讥讽,若真不想让他前来,对未曾发展势力的他封锁消息一个帝王还是做得到的,“蔺府的焦尸太过惨烈,惨烈到足以抹杀陛下与我之间那点本就微末的情谊。”

    杨晏清从怀中取出一个玉瓶握在手中把玩,月光映照出的玉色面庞上满是漠然:“陛下可知您已身中慢性毒药,若无良药拖延时日,只怕活不过七日?”

    顶着帝王压迫的视线,杨晏清一步步走到御案前,将那个玉瓶放在了奏折旁,微笑道:“陛下,这药普天之下仅存五粒,能为您最后夺得半年寿数……恰好够微臣在这朝堂之上站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