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屋囚: 52. 第 52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金屋囚》 52. 第 52 章(第1/3页)

    圣上这个时候便想下旨册封, 郑玉磬虽然吃惊,但还是等孩子用完膳出去之后,与圣上一同入榻时才委婉劝道:“是不是太早了些?”

    她觉得圣上似乎是有些操之过急,一边给圣上奉上洗漱的浓茶、橙花与细盐, 一边担忧道:“圣人从前在几位殿下身上倒不见这般偃苗助长, 如今在这孩子身上却是如此急切, 别说元柏, 就是我瞧着都觉得累。”

    “做皇帝哪有这般容易的,宫里围在朕身边的人, 虽说笑脸相迎,无不有所相求,私底下都是各怀心肠, 元柏本来就是顺遂的,只有名分未定,朕在的时候赶紧定下来,将来传位无疑,对他也是好事。”

    圣上就着内侍的手洗漱,这个时段本来该是他与郑玉磬就寝,但是无论是锦乐宫的人, 还是紫宸殿过来伺候的御前内侍,都没如以往那般,送来圣上所用的避子丹。

    “这是怎么回事, ”圣上惹了她生气, 隔了一旬才到锦乐宫里, 倒也还算和颜悦色,下人服侍的不好也不计较:“朕才多少日子没来,连往常的东西都忘了?”

    显德看了一眼郑贵妃, 见已经换了松散衣裳的贵妃吩咐人下去,开口笑道:“是我吩咐人停了的。”

    郑玉磬等人都下去,才倚坐在了圣上的怀中,含羞低头道:“岑太医说我身子已经调养得差不多了,圣人不想吗?”

    “想什么……”

    圣上微怔,其实习惯成自然,两人在一处的时候他总是会服用这些药,知道她身体不好,这些年也没想过再要一个孩子,忽然失笑:“算了音音,朕都这个年岁了,有你和元柏已经心满意足,你不必为了生养皇嗣再过一趟鬼门关。”

    人总是要知足的,四十不惑,圣上也略放下了些执念,他在郑玉磬身上一贯肯体贴,东宫也有合心意的人选,儿女成双固然是一件好事,但圣上并不愿意承受这样的风险。

    “那我就是想要呀,元柏前些日子说宫里面没有适龄的孩子,就是有也玩不到一起,求我再生一个公主给他玩,”郑玉磬主动亲了亲圣上的面颊,柔声撒娇道:“我围在圣上的身边也是有所图谋,您不想给我吗?”

    岑建业说,圣上如今在子嗣上艰难万分,吃不吃药,其实并没有什么区别。

    至于他说的那些症状,郑玉磬作为天子的枕边人,也能感受到的。

    为了孩子,她还是希望圣上能多活几年的,毕竟元柏视他为生父,两人的父子感情也不同于圣上与其他的皇子,能劝阻一些也是好事。

    郑玉磬在灯下含笑看着他,不依不饶,那一双眼睛格外有情。

    “元柏看着早慧,其实也就是个小孩子……好好好,音音喜欢也不是不成,朕今夜不用那个药。”

    她这般撒娇在圣上这里一贯是无往不利的,圣上受了她的殷勤,含笑抱起郑玉磬来放到榻上,叹了一声,“只可惜这也不是说有便能有的,音音一会儿卖些力气才好。”

    但是郑玉磬被放到榻上的一瞬却用足抵在了圣上的身前,好整以暇地看着圣上:“可岑太医还说了,要是圣人肯再赐我一个皇嗣,那您召幸便不能这么频繁了,我劝圣人还是遵循医嘱,隔几日歇一歇。”

    身前的人却轻轻巧巧将她的足继续举高,笑着道:“今日音音喜欢这样?”

    ……

    圣上对生子之事已经瞧淡了,他不缺皇子和公主,只是不愿意再劳烦音音,因此即便是停了那药两三个月,锦乐宫依旧没有传来好消息,圣上也不觉得有什么,只是偶尔下意识地想念那个药。

    但郑玉磬在这事上管的严,太医院使罗韫民本来是只为皇帝看诊的,但是在帝妃出现极大分歧的时候,他斟酌了几日,参考前几次圣上与贵妃闹矛盾的结果,外加这东西确实对圣体有损,因此也听顺了贵妃的话。

    襄阳的叛乱确实不算是什么难事,圣上亲自下令调兵遣将,将贼寇击杀在了云梦泽,王惠妃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以手加额,几乎喜极而泣,圣上听闻之后也觉得舒心,在锦乐宫里同郑玉磬说来,还让窦侍中放了秦王一天假。

    一切喜气洋洋,除了弃城而逃,还丧了妻子儿女的楚王,被平定叛乱的将领好心带回了长安,等圣上的旨意。

    当然郑玉磬也知道圣上叫儿子歇息倒也不是真的想叫他歇着,把人叫回来,不啻于是一场小考。

    历来的皇子,哪有不怕圣上亲自考校课业的?

    只不过是她在身边,圣上就算是不满意,也能稍微温和一点教训,父子之间还是和气居多。

    “元柏,依你来说,这次叛乱的根源在哪处?”圣上叫人拿来了这些时日有关襄阳的奏章给萧明弘瞧,虽然这孩子不认识的字多,但是有人读一遍也就懂了:“襄阳水米之乡,最近只是有些洪涝,据刺史来讲,存粮充足,事后及时放粮,也不到逼人揭竿而起的荒年。”

    圣上如今是极有耐心的,哪怕是一边批阅奏折一边等着自己的小儿子吃力地读完所有的奏折,也不会催促,只是鼓励他说出自己的想法。

    萧明弘看的奏折都有圣上批阅过后的痕迹,这无疑是有助于他理解圣心,但是他歪着头想了想,回答道:“阿爷,儿子以为人活不下去,倒也不一定是粮食一件事情。”

    “襄阳从不缺粮食,城池坚固,然而楚地虽然多湖,可一贯不产食盐,只能靠漕运缓解。”

    萧明弘直起头望着圣上,郑玉磬正想叫他规矩些,圣上却握了握她的手说不必,对自己这个小儿子温和道:“元柏,你继续说。”

    “前几个月襄阳大雨,虽然粮食无忧,但襄阳刺史的折子里却说,翻了几船官盐,”小小的人叹了一口气道:“连平日阿娘做膳淡了些阿爷都不怎么多动筷,都给我吃,更不要说是本来就吃不上盐的普通人家了。”

    盐铁为国家所有,皇室在吃穿这件事上倒不用担心,但是普通的百姓却未必能吃得起盐,长安的水苦涩,便有专人去城外挑水,不产盐尚且有京畿供给,皇帝是不会留心到这些的。

    更何况荆楚素来不太产盐的,依赖附近地区供给,比起帝都长安更要艰难,一旦来源切断,城内价格飞涨是必然的事情。

    “圣人嫌弃我做的菜不好吃,那您怎么还夸说比紫宸殿膳房好多了?”郑玉磬淡淡一瞥,“原来都是哄我的。”

    她面上冷淡,心里却觉得有些凄楚,味觉的衰退也是那药后遗症的一种,只是不知道还能不能好。

    皇帝平时在紫宸殿怎么吃她不知道,但是最近在锦乐宫用膳的时候确实是少了。

    圣上被儿子噎了一下,轻咳一声,让郑玉磬去煮一炉茶来,只剩自己与萧明弘在书房里,才露出来严肃的一面:“说些正经的,你阿娘面前胡诌什么呢!”

    他比平日少来了锦乐宫些,音音自然能发觉,想贤惠些,示好留住他,虽说她亲手下厨做的饭菜算不上美味,但是圣上也不忍戳破,夸了许多回,只是不许她再做了。

    “想来城中有人抬高盐价,又或许有人浑水摸鱼,私盐贩子从不少见。”萧明弘说道:“老师说这些刁民同水匪也有来往,不好惹得很。”

    圣上将自己这个立在地毯正中的儿子看了几遍,几乎也不敢相信这是一个孩子能说出来的话,他勉强追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