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读心后我助始皇一统四海: 130-135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被读心后我助始皇一统四海》 130-135(第1/17页)

    第131章

    入秋时节, 一望无际的金色草原上,挤满了从四面八方新郡县赶来的草原民众。

    穿着大秦庶民衣冠服饰的他们,脸上洋溢着好奇而又热切的笑容, 正摩肩接踵地争相伸长脖子,悄悄打量着正中央那位身姿颀长挺拔、面容丰朗端肃的大秦皇帝。

    也是他们的皇帝。

    世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草原百姓,从前自是见过许多换来换去的草原大王。

    可他们从未见过, 有一个王, 会如玄衣纁裳的大秦皇帝这般,只消负手站在雄浑的狼居胥山之前,洒在他身上的金色阳光, 便愈发衬得他如天神降世。

    真正的天神。

    听闻,他们的皇帝陛下如今已逾四十之年, 在草原上,这个年纪的大王, 纵便再如何精于骑射, 亦早已在优渥的酒肉生活中, 养出一身背阔腰圆的横肉。

    可眼前, 大秦皇帝陛下系于腰间的山川纹玉绶, 勾勒出他精壮而矫健的身姿;

    而他看着至多三十出头、仍旧英姿俊朗的面庞,亦在向世人传递一个信号:

    只用短短十来年便征服四海的强秦之主, 如今依然年轻有力。

    一个龙精虎猛的新王朝开创者,正昭示着这王朝如日中天的鼎盛未来。

    而草原民众, 无比欢欣于这样的未来——由大秦陛下统领的草原, 才真正让他们过上了不愁吃穿的日子。

    秦国官吏不但派匠人教他们制作石磨火炕, 还派农家弟子教他们开荒耕地种高产之粮, 派少府工匠教他们各种编织技艺

    能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粮食与财富,他们再也不想被野蛮的首领大王抓去, 在草原上四处策马抢劫,或是时刻担心被旁的部落国家来抢劫。

    人一旦尝过甜头,就再也不想吃苦了。

    草原百姓只想快些学会秦话,多学些中原习俗,再教导孩子珍惜陛下赐予的免费学堂,努力多学些秦字秦律——来日,若孩子也能成为大秦官吏,甚至,能去人人憧憬向往的都城咸阳为官,该是何等无上光荣啊!

    这是草原王族统治之时,他们想也不敢想的美好盛况,是大秦陛下赐予他们的无极恩德。

    这般想着,百姓们看着君王的眼神愈发变得炙热兴奋起来,暗暗祈祷着:愿龙神保佑陛下长寿无极,带领大秦永远辉煌下去!

    这时,在法天地、法尊卑的古琴祭祀乐声中,已准备妥当的巫师们举着狛枝萱草,开始踏着禹步绕着山下设的祭坛碎碎走动起来,他们边走边歌曰,

    “嗟!天命玄武,降而为秦兮登彼狼居胥,以仁易暴兮”

    这道登山开路仪式并非祭祀,而是提醒狼居胥山神:天下已易主,今日我大秦皇帝来此山封禅,切勿冲撞!

    这套仪式完毕后,在卫尉军的持剑开路下,长身玉立的大秦皇帝嬴政,带领群臣信步朝山上走去,扶苏亦扶着自家阿弟跟上。

    原本,按上古贤君于各处祭天拜地之礼,君王当三叩九拜以敬天地,但历代先贤封禅之地皆在中原之土,自然对各地名山大川心怀敬畏之意。

    嬴政这趟巡游还要前往泰山封禅,三叩九拜之礼,自当留给泰山之行。

    这便是先前,各地百姓与百官的殷殷请求内容:

    狼居胥山,乃是草原各国之圣山,陛下若封禅于此,必能宣扬大秦之威;

    泰山,乃是三皇之首的伏羲祭祀之地,亦是日出东方之地,有庇佑社稷之山神。

    以陛下远盖三皇五帝之功,合该封禅两地。

    而嬴政之所以将巡游第一个方向定为北狩,选狼居胥山为第一处封禅地,自有一番扬威震慑之意——

    草原居高临下凌辱中原数百年,藐视中原之心何其顽固?杀不完的草原逃窜贵族,复辟之心远胜六国贵族。

    草原之民,亦远比六国之民桀骜,纵便今日秦国以仁政安抚草原诸民,又如何能保证来日,各部逃窜贵族不会重新寻得机会笼络他们?

    既然草原最崇拜他们的龙神,便该睁眼好好看看,今日征服他们这座龙神所化圣山的,究竟是何人!

    如此一来,中原君王首次踏进漠北之地,登临圣山深海之间,宰杀青牛白马祭祀天地,为中原王朝祈福于神灵之举——必会让他们每每心生妄念之时,不得不惶恐地想起大秦皇帝的封禅大典。

    这场在他们土地上举行的封禅大典,昭示着,中原军队再不会惧怕草原骑兵,再不会只将“驱逐出境”视作胜利。他们往后若暗中集结力量叛乱,那中原便悍然迎战,再杀进草原一回就是!

    是以,嬴政在此地,只会于山间堆一小垒土敬天,于海边扫一小块土祭地,并不会行三叩九拜之礼。

    在登顶狼居胥山后,明赫忍不住好奇地四处打量起来。

    实则,这座矗立在草原上的山峰,少树多石,只浅浅覆盖些灌木于其间,与关中蜿蜒高耸、树木茂密的秦岭比起来,着实称不上雄伟或秀丽,甚至也无半分怪石嶙峋之态。

    比起他们一路走来见到的“沙平草远望不尽”、“深草卧牛羊”等草原风光,这座山,实在称得平平无奇。(1)

    明赫悄悄在脑海中跟系统嘀咕道,“统子你知道吗?我父皇是第一个踏足狼居胥山封禅的帝王,我真的非常骄傲和开心不过,我还一直以为狼居胥山高耸入云,特别壮观呢”

    他好希望父皇在一座巍峨高山上封禅啊!

    系统听着他语气中的几分失望,急忙解释道,“宿主,其实这座山的海拔比泰山还高些哦,泰山只有1500多米如果只论高度,秦岭的太白山有3700米左右,措美峰有4900米呢”

    说起这个,明赫愈发迷惑了,“好吧其实我以前看史书一直不理解,按理说,秦国境内有更高的秦岭,有五岳中最高的华山,为什么不把封禅的荣耀记载留在秦国本土,偏偏要跑去泰山封禅呢?难道这是上古时期沿袭下来的惯例?”

    系统耐心解释道,“宿主,其实在这之前,君王祭祀的山川并不是固定的,有人喜欢去嵩山,也有人喜欢去泰山不过,因为泰山在东面,是日出之地,上古伏羲又在泰山做过道场,所以君王都喜欢跑去泰山祭祀,《管子》中说到,曾经有72个上古君王封禅泰山但真正第一个在史书中留下泰山封禅活动轨迹的,是秦始皇”

    “而且,泰山位于齐鲁之地,既是周公与姜尚的封地,又是门生众多的儒家发祥地,前往泰山封禅,既有胜利者昭告功绩之意,又有趁机拉拢人数庞大的齐地儒家之意叠加了这么多buff的泰山,跟封禅狼居胥山一样有非凡的历史意义所以秦始皇要封禅,只能选它们啊如果选华山和秦岭,岂不是锦衣夜行”

    明赫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还有这层深意啊!

    翻了翻资料的系统,又兴致勃勃道,“宿主,你知道吗?这座狼居胥山在后世又被称作‘不儿罕山’,成吉思汗也把它视作最神圣的山脉呢”

    明赫一听这话,面色渐渐变得奇异起来,话中有话道,“哦?那还挺好的!如果这个时空一千多年后,还会出现一位成吉思汗的话,他应该很‘惊喜’史书中,关于我父皇在这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