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读心后我助始皇一统四海: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被读心后我助始皇一统四海》 80-90(第10/32页)

  在妇人们的啼哭声中,刘伯登时身子一软,刘太公当机立断,上前拉着刘信就要噗通跪下,却被明赫让卫尉拦了下来。

    他将事情简单解释了一下,笑道,“他虽嘴上这般说,倒也未真的来掐我,此事本公子已不再追究,但是”

    说着,举起手中弯黑的皂角荚,期待地看向刘太公,“我想知道,这东西,你们在何处得来的?”

    所有人的目光,立刻聚集到了他的手上,这时,逃过一劫的刘信忙道,“这黑角果我家中有满满一袋,是我阿母专留来打我的,打断了再换一根便是,又不痛你阿母若要打你,我可分些给你”

    家丑不可外扬!刘季忙打断他的话头,尴尬笑道,“这黑角果树,在丰邑与沛县各地到处都有,但这树上长满了硬刺,不知九公子这是要”

    明赫脸上已洋溢起欢快的灿烂笑容,两个月来,少府派出的人只能漫无目的四处搜寻此树,至今未找到一棵,今日,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啊!

    明赫推拒了刘家人盛情要给他打包的一大坛肉食,却让人带着刘家送的满满一麻袋皂角荚,兴冲冲返回了章台宫。

    他今日顾不上撒娇,当即便拣出一根,费力拨出一颗嫩绿的荚豆,高兴地举给嬴政看,“父王,您看孩儿今日的收获!这便是皂角树的种子,有了这好东西,秦国人人都能买得起便宜澡豆了,往后他们也能洗得干干净净,头上再不生虱子了大不了我们每斤只挣1钱,好吗父王?”

    高大的君王弯下腰来,揉了揉他汗津津的额间碎发,一时喜忧参半:这忧国忧民的孩子,连去做个客都不忘寻皂角荚,整个秦国除了寡人,对国事最上心的恐怕便是他了。

    他不忍拂了明赫的兴致,当即便接过荚豆,许诺若秦国能大量栽种出这皂角来,他便命少府制作出一款无香的廉价澡豆,朝廷只收成本价卖给庶民。

    他见小崽闻言后,皱着小眉头有些纠结,立刻猜到他脑袋瓜里的想法,又温声解释道,“吾儿且放心,卖给公卿富人之澡豆暴利,早够朝廷大赚一笔,不过是以富人之银钱,为庶民谋些好处罢了,倒也是使得的。”

    话音未落,明赫便扑进他怀中拿毛茸茸的脑袋蹭啊蹭,口中直呼“父王真是世间最好的王上!百姓会非常爱您的”

    父子二人又高兴说了些话,天色便黑压压暗了下来,嬴政忙命人将明赫送去沐浴。

    明赫前脚刚出殿,他便等来了传召的李信。

    李信快步上前以武将之礼行拜后,眼中有掩饰不住的星星点点惊喜在闪烁,遂开门见山问道,“王上今日召见臣,可是为攻打赵国一事乎?”

    他看着明亮的随侯珠之下,君王萧举清朗的目光亦含着笑意,面上登时更期待了几分。

    自从赵王派人弑君与盗九公子一事传开后,秦国这帮武将,都恨不得将那狗贼抓来啖其血,灭赵,成了眼下武将士卒与秦国百姓最期盼之事!

    哪知,君王却摇首道,“不,在灭赵前,秦国尚有一事要做。你即刻只身前往代郡去见李牧。”

    李信一愣,“王上是想招揽李牧?可据臣对他的了解,此番前去,他未必会愿意见臣”

    君王清冷的声音传来,“你只需刻意遮掩行踪前去,无论他见与不见,待这消息传到赵王耳中之时,李牧,便已是见过秦将的了。”

    第84章

    在秦国众将之中, 嬴政单单找李信去见李牧,自然是有缘由的。

    因为李信与李牧若追溯祖地,皆是鹿邑后人。

    鹿邑, 乃是数百年前那位天下闻名的道家大才——老子李耳的诞生之地。

    李耳子孙之中有一人叫李昙,其长子李崇入秦颇得昭襄王器重,数年后担任秦国西北重地:古狄道陇西郡首任郡守。李信, 便是李崇之孙。(1)

    而李牧的父亲, 却是留居赵地的李昙幼子李矶。

    这正是春秋战国时期,有远见的家族为避免倾覆而常有的选择:令其子孙分居各国,无论最后哪国胜出, 总能保下一支血脉。

    譬如张良张苍的祖上与冯去疾一族,亦是如此。

    是以, 若按辈分而论,李信还要称李牧一声“堂叔”——虽然为了避嫌, 各事其主的两支将门亲戚并不曾谋过面, 而在屡次攻赵之时, 秦国亦会刻意规避李信率军前往, 而会选择与李牧并无亲缘的桓猗王翦等将领。

    这回既然要行离间之计, 秦国满朝文武之中,自是李信前去最为妥当。

    李信连夜便奉君命, 带着数名斥候与五百精兵奔赴赵地。

    待一出咸阳城,斥候便分道赶往中原赵地, 前去散播“秦赵大将暗中碰面”之流言, 而李信则与乔装成商队的精兵, 一路保持着微妙的间距, “只身”前往北部代郡。

    哪知将出北地太原郡边境之时,忽逢天降暴雨, 伴随狂风而雨势滂沱湍急,马匹惊慌失措嘶鸣着扬起前蹄,绝不肯再往前走半步。

    李信只得翻身下马,勉力牵着它艰难行数里来到秦军边境军营,待出示验传后暂且住下,想着待次日雨小再走。

    一个时辰后,那队跟在他身后的秦国“商队”,也无奈推着马车来到军营,前方着实寸步难行。

    一行人忧心忡忡捱到鸡鸣时分,天色蒙蒙亮之时起来一看:这倾盆大雨一下便滔滔不绝,这雨势竟只大不小!

    连军营外的院子,也全泡在及人小腿半截深的水坑里,将士们披着蓑衣,正在冒雨挖壕沟引渠。

    李信心急如焚,生怕误了君王交待的大事,草草喝了一碗糙米粥,便蹲在门前,日日等待巡视归来的士卒打探路况,三日后,他终于打听到最新的消息——

    四处道路间,横满从山上垮塌下来的泥石,车马人畜皆不能通过,秦国这边还好,通往咸阳的道路上,皆有士卒以铁锹奋力抢运泥石修复,但通往赵国那头的道路并无半点动静。

    如此一来,前方道路完全无法通行,而要往回走,马匹亦无法前行,一行人完全陷入胶着之态。

    说到这里,士卒喝了一口驱寒的热姜汤,目光含着绝望道,“流经太原郡这潇水,处在渭水与洛水下游,小的这回去查看河水,不过几日的功夫便漫过堤坝了,还好王上修的沟渠多,眼下那边正在开闸放水唉,可惜地里的庄稼眼看就熟了”

    李信顿时心中一凛,只有渭水与洛水皆已被暴雨灌满,水势才会往下游一路奔来,如此说来,这暴雨不止降在了太原郡,还降在了秦国大片国土之上,连紧邻渭水的咸阳亦有洪涝之灾!

    待返回大棚后,看着李信额间蹙成的深深一道“川”字,一名精兵上前大声请愿道,“李将军,小的愿疾行奔跑回咸阳,好向朝廷禀明情况!”

    将士失期未至,按秦律本就该罚,若此番未及时奔赴代郡,导致与提前抵达的斥候之流言对不上,让赵国识别出离间计,更恐会被重罚。

    李信扭头看向对方充满期待的年轻面庞,缓缓摇了摇头,这般暴雨之中,疾跑数百里便会让人脱力身亡,再者,咸阳亦有暴雨,还不知如今是何等状况。

    大秦的好男儿当留着性命,为国战死疆场,岂能这般徒劳白白死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