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穿回古代搞刑侦》 340-360(第56/56页)
说是东府柚木和北府柚木之间的差别了。”
伯景郁觉得他说得也有些道理,又问:“订购的数量可能对得上?”
官员摇了摇头,“对不上,订购的数量为六千五百万根,实际到达的数量是四千八百万根。”
“为何会少了一千七百万根?”
官员说:“司运署的署长告诉下官,这些都是陈省常授意,让我想办法平账。”
伯景郁立刻差人去问司运署的署长,少了的一千七百万根木材去了哪里。
庭渊:“也就是说,原定要用六千五百万根的木头建造的大坝,实际只用了四千八百万根的木头,这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木头不够,只能拉宽间距,原定间隔为二十寸,被拉宽到了二十五寸,而东府柚木的硬度不如北府柚木,抗压能力也不行,中间用碎石填充,减少了木头,自然要增加碎石,碎石都是从周围挖掘而来,周边的碎石被挖空,边缘泥沙又没有支撑力……”
他这么一说,庭渊便明白了,原本应该是左右平衡,海水越不过堤坝,两边共同挤压着中间的堤坝,以此维持平衡。
另一边原本的山石被挖空,只剩下泥沙,海啸时卷来的海水不断地挤压着堤坝,另一侧没有足够的支撑,导致力的作用失衡,大坝因此坍塌。
其中也有东府柚木不防水硬度不够的原因,碎石再如何填补空缺,碎石之间也会有缝隙。海水本就具有一定的腐蚀性,不断地腐蚀木材的根部,退潮涨潮反复,东府柚木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来来回回,抵不住腐蚀,最终因海啸的冲击彻底坍塌。
庭渊又问:“这大坝可还有别处偷工减料?”
如果只是从木材上偷工减料,贪污的数额应当不大。
对方回:“我只负责木材方面,其他的我并不清楚,若还有别的,就得看负责大坝建造的官员,他们能否提供别的材料偷工减料的证据。”
庭渊:“你从中分到了多少赃款?”
“两万五千两。”官员如实作答。
“那你可知其他的官员,从中得到多少?”
官员摇头:“不知道,我从未问过,大家都是心照不宣,私下也从不谈论此事。”
伯景郁让人将他带了下去,并未立刻对他作出处罚。
他自然是难逃一死,但他的家人,暂且伯景郁没想好,且有司运署的官员做例子,短期之内,也不必再杀人警告或安抚谁,伯景郁想等到事情结束之后,根据他们实际的贪污情况,再做抉择。
司运官不肯透露一千七百万的木材的去处,伯景郁让人直接杀了他,别的不好查,一千七百万的木材去处难道还不好查了吗?
庭渊:“要么你就先缓上一缓,等问出了下落再杀也不迟。”
“直接杀。”伯景郁语气强硬,“只要木材商给的数量没有问题,这运输的人又不止他一个,问别人就是,实在不行沿途查问,看看有没有人卖过木材,或是别的什么,总归是能够查出来的,也给其他人一点威慑,别让他们总以为我说杀人只是说说而已。”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