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赢的科举人生: 第83章 违心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躺赢的科举人生》 第83章 违心(第1/3页)

    “少爷,咱们救了这位程大人会不会惹上麻烦?”马贵忍不住有些担心的问。

    他这么一说,常顺也有些紧张起来。

    赵云安笑道:“总不能见死不救。”

    再者,他略一细想便猜出来,当初在云州的舞弊一案,定然是与那位曹宇曹大人有关,几位主副考官在琼林宴上,连表面的融洽都伪装不出来。

    林志海为了自己的仕途,选择将这件案子隐瞒下来,可程大人却不一定。

    如此一来,程大人会在官船上落水,还是酒后落水,其中怕是有说不清的事情。

    赵云安忽然问:“曹家是不是有一位女儿嫁入了二皇子府?”

    马贵立刻道:“正是,曹家女去年年初入了二皇子府。”

    “怪不得。”

    马贵心头一跳,推开窗户确定外头无人,才压低声音问:“少爷,您是怀疑那位指使,才有人敢贩卖考题?”

    “他怎么敢这么做?”

    赵云安也很想这么问,二皇子贵为皇子,也是皇帝如今唯一的两个儿子之一,照理来说是不该缺钱花的。

    但是仔细一想,赵云安便能理解这位二皇子了。

    皇帝是不是一位明君另说,但随着他对朝堂的控制力日益增加,对仅存的两个儿子也越发忌惮。

    赵云安曾想不通,为什么只剩两个儿子了,皇帝还不干干脆脆的挑一个立太子,也好断了这纷争。

    可事实就是如此,皇帝对着两个儿子不见宽容,反倒是极为苛刻。

    甚至一度,赵云安觉得皇帝对待自己,都比对那两位皇子和蔼一些。

    皇帝一日不放权,甚至连名头都不给两个儿子加,只挑一些无足轻重的琐碎政事分摊给两个儿子。

    两位皇子都已过了而立之年,哪里肯坐以待毙,自然是想着法子收买人心。

    父子双方,如今表面瞧着父慈子孝,实际上早已剑拔弩张。

    二皇子原本是有个钱袋子,那就是宸妃的兄长钱圩,这位还活着的时候是皇帝心腹,在鱼米之乡漳州任职。

    那个时候,二皇子乃是宠妃之子,备受皇帝宠爱,还有一位权势熏天的舅舅,能跟大皇子一争高下。

    可偏偏钱圩死在了漳州,一下子断掉了二皇子的,他与皇帝之间的情谊深厚,宸妃能入宫为妃,且受宠多年,其中亦有钱圩的功劳。

    甚至是在钱圩死后,皇帝还曾下圣旨赐婚,为钱家保存实力。

    人死如灯灭,再深厚的感情,多年过去皇帝也快遗忘了,钱家青黄不接,早已淡出京城。

    如今看来,二皇子竟是沦落到靠妾室父亲捞钱的境地,处境可见艰难。

    即使如此,赵云安可不会同情违法乱纪的二皇子,堂堂一个皇子,竟然想到利用科举舞弊的法子来赚钱,这样的人若是登基为帝,那才是大魏的灾祸。

    马贵拧眉道:“会不会引来什么麻烦?”

    赵云安摇了摇头:“倒是不至于。”

    他只是路见不平救了人,二皇子只要不想让永昌伯府变成自己的敌人,对这件事只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所以赵云安是不怕的。

    常顺听完他们的对话,一时有些懊恼:“是小的太鲁莽了。”

    赵云安反倒是安慰他:“就算你不把人带回来,我也会让你先救回来。”

    “我给少爷添麻烦了。”常顺还是有些垂头丧气。

    赵云安笑道:“也许不是麻烦。”

    常顺不明所以。

    赵云安拍了拍他的肩:“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程大人是朝廷命官,与我还有师生之缘,此次也许是我的造化。”

    程青松乃是翰林院学士,清流中的清流,别看他的官职只有正五品,却是天子近臣。

    人人都说这位翰林院学士性格刚硬,是块茅坑里的硬石头,可皇帝却分外信重程青松,对他礼遇有加。

    程青松乃是两榜进士出身,且出身寒门,一贯在文人中名声极好。

    永昌伯府也是天子近臣,可别看他们家出了两位进士,实则一直打不进文人的圈子,只在权贵和武将里头徘徊。

    当年永昌伯府与刘家、卢家联姻,便是为了增加自己的人脉,可惜刘家很快没落,至于卢家,在卢太师离京之后,在文人圈子的影响力也锐减。

    也许可以趁着这次机会,为永昌伯府拉拢一位备受称誉的文人。

    常顺还是听不懂,只是抓了抓后脑勺。

    马贵倒是听懂了一些,笑道:“少爷说没事就是没事,你别多想。”

    程大人落水之后受了惊,第二天便有些发热。

    幸亏他年纪不算太大,获救后就喝了热姜汤,第二天服用了赵云安给的应急药丸之后,热度也很快便退了下去。

    赵云安心底有想法,但面对程青松的时候一直是礼遇有加,但不显过于谄媚。

    如此一来,倒是正和程青松的胃口,两人相谈甚欢,甚至还就乡试的卷子,对赵云安仔细提点,让他受益匪浅。

    赵云安听着,心底也很是佩服,程青松与他老师孟青霈不同,他博览群书满腹经纶,却是个极为循规蹈矩之人。

    隐约之间,赵云安敏锐的察觉到,也许不是程青松本人循规蹈矩,而是皇帝喜欢他如此,所以这位程大人才做出这幅样子来。

    可见能做到翰林院大学士的位置,程青松也不是真的那么迂腐刚直。

    对于那晚的事情,程大人隐忍不发,不再提起。

    大船很快抵达了京郊码头,程大人脸色还有些苍白,却是亲自过来致谢。

    “小友,大恩不言谢。”程青松深深作揖。

    赵云安连忙还了一礼:“多谢程大人不吝赐教,学生受益良多。”

    程青松笑了一声,又看了他一眼才下船。

    官船那边早有人候着,很快就将程青松围了起来,倒是没再见那个曹大人,不知是先走了,还是后头才下船。

    赵云安只一个人,带着的行李倒是不少。

    他这会儿归心似箭,转头说道:“马贵,你留下看东西,我先回府。”

    “少爷,伯府肯定派了人过来,咱先找找。”

    赵云安抬头一看,却没瞧见熟面孔:“大哥二哥几个都忙,不一定有时间过来,我自己回去就行。”

    “少爷,那儿。”常顺却瞧见了永昌伯府的人。

    果然没见赵云衢兄弟几个,毕竟这不年不节的,总不能让几个已经入朝为官的哥哥,为了接弟弟临时请假。

    行船时间也没个准,所以永昌伯府只派了下人在这边守着。

    “七少爷!”

    来接人的管家也殷勤的很,连忙过来帮忙:“马车都准备好了,小的在这儿先恭喜七少爷高中举人。”

    “多谢。”

    赵云安扫了一眼,便笑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