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幕教我做女王(基建): 174. 第 174 章 宋国人不骗宋国人……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弹幕教我做女王(基建)》 174. 第 174 章 宋国人不骗宋国人……(第1/2页)

    姜国连攻五十几城,已经快打到宋国的腹地了,生活在这片区域的百姓,和住在边城的百姓不一样,以前从来没想过乱跑。

    毕竟他们前后左右都是宋国的土地,以他们的资本,根本就走不远。

    习惯使然,里长根本就没想过离开,苦口婆心的劝道:“你们的祖先埋在这里,你们的亲戚朋友也在周围,甚至你们的父母还在城中修补城墙……”

    “我的意思,是去城中带我父母偷跑。”说话的人一脸跃跃欲试。

    里长只觉得自己的心口狂跳,心惊胆战的说道:“逃犯要是被抓,只有死路一条,你别坑害你父母!”

    “那这闷亏咱们就这么吃了?”

    “以前咱们不也吃亏吗?”里长辛酸的说道。

    作为一群没有靠山的普通庶民,他们遭受得最多的就是各种苦难,吃苦都已经吃习惯了,里长如今只想劝大家这次也忍一忍。

    在里长看来,在忍了那么多年了,这次大家应该也能忍。

    但这群刚归家的兵卒,却反驳道:“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明明姜国就不是这样……”

    “不许再提姜国。你们这次是侥幸归家了,但还有回不来的人呢。”

    “姜国攻城,只轰城门,不伤庶民。兵卒的伤亡都是大将军下令让强攻导致的……”

    “住嘴!国家大事岂是你能评说的。”里长警告道:“整个乡的人不可能跟你们一起走,只要被人揭发,你们就完了!所以你们平时说话给我注意点。”

    乡里年轻人躁动的心,被里长给摁住了,但晚上睡觉的时候,里长也没忍住和老妻念叨起了姜国。

    “听说姜国的县图书馆里,能免费看书,还教人免费识字,我家孙儿孙女都是天生聪慧之人……”

    “别想了,大女和幺女都嫁在隔壁乡,我们要是走了,她们怎么办。”

    里长掩耳盗铃的说道:“你瞎说什么呢,我没说要走。我的意思是过段时间门,送家里的孩子去姜国读书识字。我就认得一百个字,就做了里长,家里的孩子要是能认识一千个字,应该能做个亭长吧?”

    “你白天还劝人别乱跑。你作为小夏乡的里长,不该以身作则吗?”

    “我说的是后面不打仗了,宋国和姜国恢复正常往来之后的事。那群读书人都能满世界乱跑,凭什么我家孩子不行。”里长说得理直气壮。

    两国打仗的时候,城门紧闭,连商队都不来往,但要是打完了仗,大家又能恢复正常的交流。

    小夏乡以前在宋国腹地,接收到了姜国信息极少,只知道乡里用的石磨,是蓝河公主,也就是如今的姜王弄出来的,其他的就不太了解了。

    可如今他们所在的地方成了边城,姜国就近在眼前,大家都没忍住自己的好奇心,默默的打听起了姜国的八卦。

    郑青云是最早的一批科举生,又把仙乐县治理得很好,年底的考评一直是优,所以姜蓁就把她提拔成了郡守。

    这批新提拔的官员,在姜国好日子待久了,冷不到的来到宋国,还有些不习惯。

    “晴安郡别说棉衣了,连火炕也少见,也不知道他们冬天是怎么过的。”郡丞说着,就不自觉的打了个冷摆子,建议道:“不管别处如何,咱们的府衙必须得把火炕先修好。”

    官不修衙是以后的说法,如今的官员大部分出身都不错,可不会委屈在一个破破烂烂的环境里办公,宁愿掏私房钱,都要把府衙拾掇一下。

    因为姜蓁的大力推广,哪怕是偏远郡县的百姓,也都是知道火炕的,在棉衣出来之前,不单是庶民,连小贵族都要靠火炕御寒。

    可姜国常见的东西,在宋国却是个稀罕玩意儿,贵族家中倒是有火炕,但普通的庶民,很多都还没听过这东西。

    好东西被贵族私享的事,太普遍了。

    郑青云说道:“王上弄出来的火炕,是想惠及天下人的,可不是为了让这群贵族敝帚自珍的。这火炕不止府衙要修,百姓家中也要修。”

    郡内的百姓找不出多少会盘火炕的,动手的话,还是得郑青云他们带来的人。

    有郑青云她们带头,晴安郡内的百姓,很快就跟着摔起了泥胚,在姜国官员的指导下,修起了火炕。

    晴安郡原本是宋国的地盘,猛的被姜国抢去了,底下的百姓心中都还有些排斥。

    对修火炕这事,还有些怨言。

    “姜国的官员事情真多,咱们以前的县令郡守,可不会管咱们这些小事。”

    “忍一忍吧,好歹他们给咱们多分了地呢,给他们个面子。”

    “农官把这火炕说得天上有地下无的,但你们也不想想,睡在火堆上,那不得被烤熟?而且到了晚上,没人看火,万一把房子点着了呢?”

    因为没见过,没用过,没听过,晴安郡的百姓对火炕的作用十分怀疑。

    可让他们做这事的,是给他们分地的农官,大家都不敢得罪,只能老老实实的让干啥就干啥。

    等火炕盘好,投入使用的时候,之前怀疑的百姓都默默住嘴,装作自己之前没说过火炕的坏话。

    天气寒冷之后,火炕就是有一种勾人的魔力,让人躺在上面就不想下来。

    “居然真的很暖和!冬天要是睡在上面,不知道得多舒服。”

    “要是家里早两年就有火炕,我家孩子也不会在半夜被冻死。”

    “今年咱们睡上了火炕,明年咱们说不定就能穿上棉衣了嘿嘿。”

    听到众人的夸赞,农官轻轻的勾起嘴角,他就知道大家会被火炕惊艳。

    但很快,大家的话题就歪掉了。

    “都说这火炕是王上弄出来的,王上是不是也睡火炕?”

    “怎么可能,王上睡的肯定是金炕!”

    听到这话,农官嘴角的笑容消失,赶紧解释道:“可没有金炕这玩意儿啊!金子可不禁烧。王宫的宫殿有火墙、有烟道、有地暖,整个宫殿都是暖的,火炕的话,就只有炕上是暖和的……”

    农官解释得细,乡里的百姓听得也认真,听完了之后,这群百姓就忍不住对农官夸道:“像你这样学识渊博的好官,可真不多。”

    “过誉了过誉了。”农官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表面谦虚,心里偷笑。

    但等回到衙门的时候,这位农官还是忍不住跟其他同僚分享了一波。

    “他们真这么夸你?”

    “可不是嘛,怪难为情的。”嘴上是这么说的,农官脸上的笑容却格外灿烂。

    “我今天遇到的百姓,也是这么夸我的。”同僚脸上的笑容僵硬。

    这下农官脸上的笑也有些不自然了,“我就说我在姜国官员中也不出挑,果然是郡内群百姓见识太少,没见过什么好官。”

    同僚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咱们不跟别人比,至少在郡内的百姓里,咱们就是个好官。”

    这话是安慰对方,也是自我安慰,同龄的郑青云都已经做到郡守了,他们还在基层打转,能力在姜国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