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宠小皇后(清穿): 24-3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娇宠小皇后(清穿)》 24-30(第19/25页)

叔王兄弟们辅政,而是设置了他信任的大臣辅政。

    精挑细选四个人,相互牵制相互制衡,再由太皇太后从旁监督,便不至于出事。

    可这样,大臣若始终忠心,便罢了。

    若不忠心,那就成了康熙如今这般的局面。

    如今辅臣们大权在握,朝中新贵不能得罪。

    他们身后还有累累军功,结党营私,身后是一串人的拥护。

    几乎不可撼动。

    王公贝勒们,没有实权,一心一意想要康熙归政,可惜能出的力,还是太少了。

    康熙总叫齐荷大胆些,齐荷就真的大胆开麦了。

    齐荷说:“皇上一天一天的长大,日子一天天过,时间一年一年过去,皇上年纪渐长,他们不可能永远不归政。”

    “玛法带领,叔父呼吁,朝中要皇上亲政,让辅臣归政的声音只会越来越多。”

    “他们紧攥着辅政的名头不放,难免落人口实。除非他们想谋反,生了谋逆之心,否则将来,迟早要归政。不愿意也得愿意。”

    康熙看着她笑:“朕就知道,齐荷儿甚是聪慧。”

    康熙说:“如你所说,他们不可能永远不归政。”

    “朝中攻讦苛责,他们也受不住。”

    “朕看,他们大概还是顾念当初先帝临终前,称赞他们忠勇之臣的话,舍不得剥下这层壳子。也怕被人戳脊梁骨。心中还是有些顾忌,还没有到穷凶极恶的地步。”

    齐荷其实觉得康熙挺孤单的。

    他们相处几日,话说的还挺多的。

    对登基之前的事情,康熙甚少提及。

    登基之后几年,康熙与太皇太后祖孙相互扶持。

    外头的事情,都是太皇太后一手料理的。

    那时候康熙还小,许多事情不能做主也做不了主,但从小看在眼里,定然也学到许多。

    佟佳太后治理宫闱之事,必然也都是他们商量好了的。

    有关朝堂政事,太皇太后定然教会了康熙许多。

    在那几年里,他们祖孙当是十分亲密的。

    可人总是要长大的。

    帝王更需要成长,而且需要更快速的成长。

    太皇太后不可能扶持康熙一辈子。

    而且康熙渐渐大了,他会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主张和行事风格。

    太皇太后需要放手,要让康熙独自自主的成长。

    何况大婚圆房事件后,康熙表明了他与太皇太后相左的想法,太皇太后依了他,从此后,太皇太后就真正放手了。

    许多事情,太皇太后不再干涉,要让康熙自行解决。

    康熙为了让太皇太后放心,自然不会对太皇太后抱怨什么。

    可哪怕是再自立的人,心里总还是有想要说的话的。

    康熙也不可能对佟佳太后说这些。

    他身边看似人多,但实则能说上些话的,只有齐荷一个。

    他们是少年夫妻,十二岁就大婚了,不出意外的话,是要相伴一生的。

    齐荷现在还小,不去想以后的事情。

    她尚未跟康熙圆房,生孩子的事情还很远,现在可以不去考虑。

    但是他们是亲密的夫妻,注定了就是什么都要一同经受的。

    齐荷依赖康熙,信任他,愿意陪着他。

    她就想,康熙不论有什么话,都是可以跟她说的。

    不论何时何地,她都愿意做一个合格的倾听者和陪伴者。

    有她在,康熙就不会再孤单了。

    齐荷也能跟上康熙的思路。

    她倒不觉得自己如何聪慧,但是她很敏锐。

    她的敏锐,通常表现在与人对话和察言观色上。

    她问康熙:“他们是不是做了什么事情?”

    朝堂上的事情,齐荷不会知道什么。

    都是通过康熙告诉她的。

    齐荷这样说,也是根据康熙的态度自己琢磨猜测的。

    康熙就笑了。

    他年轻,每日读书习字,弓马骑射从未落下过。

    少年英俊,身上儒雅端正气质温和,可那双眼睛偏偏生的极其深邃,不笑的时候,总有几分深浓的莫测。

    他几岁就做了帝王,哪怕不曾亲政,那心态就与普通的男孩子,甚至是皇子不一样。

    康熙六岁就知道,自己将来是要治理天下的。

    天下之主,何等威严霸道。

    行动坐卧,自有天成的气度。

    便是这样简单清淡的笑了一下,都有一股高贵矜持的意态风/流。

    是真的有点好看的。

    齐荷就看的呆了一呆。

    康熙眼底含着笑,目光里却不经意透出一点冷意。

    他说:“你玛法提请辅臣归政,你叔父提请朕到了亲政的时候。他们借口朕从未接触过政事,并不肯归政。”

    齐荷在旁点头,她记得这个事。

    康熙浅浅笑着:“齐荷儿,你叔父这个人,还是颇有些手段的。也难怪你玛法看重他,极力在朕跟前推荐他。”

    “大约也是你玛法在后指点的缘故。他们那般说辞,你叔父今日便说,既说朕没有接触过政事不能亲政,那便该让朕从即日接触政事,等朕熟悉后,便可归政了。”

    “原本政务,就该是皇上处置。辅臣只是暂代,如今只需要皇上熟悉政务后,辅臣们便可功成身退了。”

    朝堂博弈,句句话都含着机锋。

    你来我往,全凭嘴皮子输出。

    说着说着情绪激动意见不和就容易吵架。

    只要有一个脾气不好的,那朝堂上的气氛就风雅不起来了。

    康熙昨日听见那些推脱敷衍之词,下意识的就想到了这一点。

    顺水推舟,不失为一个极好的办法。

    索尼曾同康熙谈过,朝堂之上有关亲政之事,全凭索尼周旋。

    索尼在后头出谋划策,坐镇幕后,索额图在前头冲锋陷阵。

    那些计策与想法,还有和辅臣们周旋之事,皆交给索额图来做。

    索尼让康熙不必出面,因此康熙才不曾去提醒他们这些。

    康熙想,依索尼的智计,不可能想不出对策的。

    可既然都已经推脱了,他们又岂会因为索额图的这些话而轻易归政呢?

    总是要阻拦的。

    对上齐荷紧紧盯着他明显有些紧张结果的眼睛。

    康熙眼底的笑更深浓了些,目光却更冷。

    康熙说:“遏必隆唯唯诺诺,并不出头。他说索尼尚在,这些事他做不得主,便一直躲着。”

    “苏克萨哈说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