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阳寿换的公主命: 180-20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八十年阳寿换的公主命》 180-200(第2/26页)

直奔睦州,亲自引弓取贼首性命。平叛后受刺史裴逊表功,入京受奖。估算时日,上旬陈文佳应该就该回到北境。”

    前途远大的青年,在返回北境的路上消失不见了。无论出于何种原因,陈文佳已经触犯了《捕亡律》,驻防的士兵逃亡一日杖责八十,三日加一等,严重者可判处流放三千里。且陈文佳有校尉军职在身,比普通士兵要罪加一等。

    任谁来看,一个农户出身的平民,蒙受亲王青眼步步高升,都是祖坟冒青烟的天大喜事。即便是阅人无数的冬婳,一时间也没能理解陈文佳的心理。

    而卫国公专门修书一封说明此事,一是干系重大,已经不是宋王依靠情面可以隐瞒的事情了。二是尚未传扬开来,还有缓和的余地,卫国公与宋王皆有惜才之心,不忍见百年不遇的将才一朝踏错、跌落悬崖。

    “可惜了,此等人才不能为朕所用。”皇帝批过卫国公的手书,问,“方才阿四应当没瞧见此卷内容吧。”

    冬婳恭谨回答:“卫国公的奏疏从来是大家要看,妾才拆动,落地时封口不曾摔开,四娘应当是不知情的。”

    “陈文佳一事就交由卫国公全权处理,不必传扬了。”皇帝盖棺定论。

    作为从未被母亲拒绝过要求的宝贝女儿,阿四根本没有要偷窥奏疏的意识。只要开口就能知道的消息,何必要动小心思?

    阿四过早地放宽心,也就不知自己擦肩而过的是什么。她哼着歌回到丹阳阁,今天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做,甚至比阿娘刚答应可以自由出入宫廷的事还要令她振奋。

    最近阿四的身高和姬宴平早年送的陌刀齐平,林师傅终于松口要教导她使用陌刀了。天知道阿四做梦都在想自己耍起这把一米六的陌刀该有多潇洒。

    用过午后茶点,阿四兴奋地换上便于行动的胡服,和宫人一起进入库房搬出心爱的陌刀。打开极具分量的长木盒,阿四拒绝了宫人的帮助,双手举起重达十五斤的陌刀。

    光阴没有埋没陌刀分毫的光彩,数年的训练让阿四拥有了足够掌握它的力气,轻而易举地用耍枪的方式挥舞陌刀。

    手中的陌刀在告诉阿四,比起上一世的消瘦,如今的她真切地掌握着保护自己的力量。

    第182章

    林听云在阿四习武之初狠抓基本功, 只要是该上课的时间,无论刮风下雨都要拉着学生操练,一日两个时辰, 如此数年。

    现在, 林听云教授阿四新的刀法时,充分发挥“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武学宗旨, 已经不会再逐步讲解, 而是先演示, 之后就依靠学生自己模仿、练习。

    等到阿四记住招式, 林听云就让侍从搬绳床来,大马金刀往校场一坐, 手边摆着茶水瓜果, 握着长杆子指点几句。任凭阿四独自挥汗如雨, 除非力竭,林听云是不许阿四停的。

    关于这点,林听云表示过, 她从小就是这么练的,非常公平,哪天徒弟打得过师傅了, 徒弟就能自己做主。

    随着年龄增长,身量拔高, 阿四远超常人的身体素质越发显现,现在阿四已经能和林师傅一人一柄竹剑打得有来有回。手上的功夫和出鞘的陌刀,给了阿四莫名的自信,开始挑衅坐着吃茶的林师傅:“要是再过两年, 是不是可以我坐着喝茶,看师傅练枪啊?”

    林听云岿然不动:“半桶水本事晃荡起来最响亮。两年?你要是能十五岁出师, 做师傅的就得谢天谢地了。”

    初学时候,林听云还是很愿意夸赞学生的根骨和天赋,等把习武的事儿定了,为防孩子造反,那是半句都不会多夸的。尤其是十来岁的孩子,猫嫌狗憎。

    有姬宴平的例子在前面比对着,阿四觉得自己天上地下独一份的乖巧,听师傅说话也只选爱听的,得意洋洋地接茬:“嘿嘿嘿,林师傅也觉得我能在十五岁的时候出师?熙熙阿姊也说我天赋最高了!”

    小人得志的嘴脸,林师傅好险没白眼翻她,说出老师经典话语:“天资重要,勤奋更重要,尤熙熙当年可比你用心多了。你是我带过最难带的徒弟。”

    阿四五年前就听人说林听云不再收徒了,她可是妥妥的关门小徒弟,说话愈发得意:“没关系啦,最后一个徒弟了,再努努力。有天赋的人,不用特别勤奋也会很厉害的。”

    少年的笑声回荡在校场间,听得林听云手指拨动细竹竿,竹竿尾部轻轻一甩,打向阿四握陌刀的右手。阿四虽然得意,但没忘形,迅速滑下陌刀,用刀柄挡住这一下偷袭。

    阿四哼哼:“我下午有约了,打伤了手臂,出门多不方便呀。”

    一击不中,林听云微笑起身,甩竹竿如鞭向阿四去,虎虎生风:“尊贵的公主用膳都有人夹菜,伤了也不妨事的。”嘴上说着,下手却偏了两分,专门向陌刀去,有意给小徒弟一个教训。

    阿四连忙后退两步避开竹竿,咧嘴一笑:“师傅自己用的竹竿,可不怪徒弟武器上不让人啦,要是输了,下回我就坐着喝茶。”

    “尽管试试,你还年轻的很。”林听云手中竹竿比陌刀长得多,且灵活,毫不客气突袭阿四面门,“可别丢了你的宝贝陌刀。”

    *

    下午,阿四沐浴更衣,整装坐障车出宫参加裴家的宴饮。

    阿四的伴读里,家里最近要举办宴会的只有裴道的伯母家,是为给裴道的堂姊裴理结一门得力的好亲事。

    裴家是宰相门庭,大周宰相数她们家最多,这一代小辈也争气,家中女儿不但多,而且成器。只一点不好,那就是婚姻上有些麻烦。

    虽有玉照这般毫不忌讳人言,假借花神名义不婚而生的榜样,大多数的人还是更期盼户部姚侍郎的婚姻——子嗣姓氏就不说了,单单淑太主对儿妇的提拔就令寻常官吏眼红。

    姚侍郎娶了公主府的独男后,仕途一路顺遂不说,公主府数十年的累积将来那可都是姚家子孙的囊中之物。

    裴家人不指望能给家里女儿找一门王璆一样的亲事,却也想着寻个身份上匹配的聪明人。至于不婚生育的事儿,在这时候还是极少的,一般都认为家中得有个正经的内人打理。

    奈何门当户对的人家里,通常是舍不得把家里的好男儿随便嫁出门的,多是推一些歪瓜裂枣出来。可要是选了那样的成色,将来带累了子孙可怎么好?因此如裴家这般的顶级门阀也要为孩子的婚事头疼,时常要操办些相看的宴会,方便矮个里挑高个。

    照阿四看法,裴家这种做法实在麻烦。要是急着生孩子,就先随便娶一个,至于和哪个生,屋门关上外人哪里晓得?在乎老名声的,就说这孩子是正室的,不在乎的,就学玉照胡编一套瞎话糊弄。

    子宫在女人肚子里,生孩子的事就没有外人置喙的余地。

    不过看在有热闹可瞧的份儿上,阿四还是抛开对老一辈的嫌弃,乐颠颠地接过裴道送的请帖。

    阿四所坐的障车,周围护卫齐全,一路被让行,顺顺利利停在裴宅门口。公主车驾与寻常人不同,周围大大小小的议论声落入阿四的耳朵。倒不是外人不知收敛,是阿四的被动技能发动,不得不听一些闲话。

    跟随母亲出门迎接阿四的裴道深感奇怪:“四娘竟老老实实坐车没骑马,是嫌天气热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