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愿守寡后: 第三十七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我自愿守寡后》 第三十七章(第2/3页)

百姓扎堆谈论。

    各官员府邸,下人们也匆匆向主子禀报。

    好些个刚下朝不久的官员又着急忙慌地出了门,直奔皇宫。

    淮王府也收到了消息,萧北淮起身,“本王该入宫了。”

    饭菜才刚端上桌,一口还没来得及吃。

    思烟和湘雨看了眼,一个去寻油纸,一个将饭里夹着菜捏成饭团,装在油纸中递给萧北淮,“王爷拿着路上垫垫肚子。”

    萧北淮回头看了苏景清一眼,苏景清冲他点头,“去吧。”

    那一桌子菜给了同样赶路回来还没吃饭的白术,知道买到的药材已经送往密州,苏景清微微松了口气。

    有些晚,不过剩下的还来得及。

    他们算不到雪灾,但能猜到那些人会利用雪灾做什么。

    苏景清对在吃饭的白术说,“明日你再带两个人一块去密州,就在密州守着,如果发现意外生疫就来信。”

    不论是谁,若想利用疫病生事,来威胁他和萧北淮,那就谁都别想好。

    苏景清不喜欢被威胁,尤其是拿他的亲人来威胁他。

    听到生疫两个字,白术便明白了事情有多严重。

    雪灾只是个开始,真正要人命的还在后面。

    若处置不好,整个密州都会被波及,甚至还可能出了密州将疫病传到其他地方。

    白术神色严肃起来,几口扒完饭,“我现在就去。”

    “回来!”苏景清唤他,“不急,明日与朝廷的队伍一块儿走。”

    思烟忍不住插嘴,“朝廷的队伍明日就能动身?”

    思烟表示不信,就拿两年前北夷攻打凉州,半个凉州都被占了去,朝廷还磨磨蹭蹭小半月时间才把主将定下,粮草备齐呢。

    “能,”苏景清很肯定地说,“人和银都是现成的,”而粮,大雪封路,根本不可能从京都运过去,只要带够银钱,沿路买就好。

    而且萧北淮前头忙了那么久,可不只是在打听雪灾的消息。

    如今缺的只是朝廷一个去赈灾的名义。

    白术想起自己被吩咐去购买药材的事,反应过来王爷王妃是提前察觉到了会发生雪灾,在为之后救灾做准备。

    却也生出担忧,“王妃,若过后有人弹劾王爷知情不报,故意拖延救灾时间怎么办?”

    “密州死了那么多人,只怕剩下的百姓会怨恨王爷。”

    提到这事,苏景清眼中泛起凉意,“你以为朝中无人知道会发生雪灾吗?”

    那位据说博古通今无事不知的国师算不到?

    洛灵川说,洛家在将消息传给他的时候就给朝中一些官员递了信,可从未有人在朝堂上提及过。

    “他们都知道今年会有大雪,只是未下到自己头上,便都不重要。”

    苏景清从前就觉得这朝廷满是腐朽,烂透了,如今依旧这样觉得。

    还烂得更彻底了。

    “那么多人都知道,百姓知道也会知道的。”

    苏景清视线落在他身上,白术很快明白过来,“王妃放心,我会告知密州百姓的。”

    “吃吧,吃好去歇着,明日又要出门了。”

    苏景清在王府算着千里之外,算着将来可能发生的事,萧北淮则在皇宫之中点要去赈灾官员的名。

    谁反对推诿他就要谁去,还不止要他们,家里有儿子的,带着儿子一起去。

    若谁以国库没钱当借口的,那也正好,让他们家里捐,都是朝廷官员,父母官,自当为国为民,奉献家业。

    萧北淮不怕他们哭穷,反正各家做什么生意,每月大致赚多少银子他都知道。

    入宫前,除了油纸包的饭团,他家王妃还给了他一本册子,萧北淮在路上过了一眼,已经够用了。

    听着他如同报自家银两般将他们家中赚的钱给说了出来,好些大臣当场就变了脸。

    那些数目,一年年地算起来,竟堪比国库一半的税银,连天子也脸黑如墨。

    他的臣子在他眼皮底下就敛了这么多钱财,那在他不知道的地方是不是更多。

    显然,不少人看到天子的脸色,猜到了这点,心中打鼓,怕天子要找他们算账。

    最后,率先开口的是内阁首辅徐阁老,“如今国库不丰,密州又急需银钱赈灾,臣这些年也攒了些家底,愿拿出两万两用以赈灾。”

    那名单上并未有三位阁老的名字,如今徐阁老站出来,又带头只捐了两万两,算是将数目定下了,不少人心生感激,纷纷开口捐银。

    阁老都只捐两万两,他们必是不能比徐阁老多的。

    萧北淮就淡漠的瞧着,等记数的太监最后统计好,一下便有了几十万两的白银。

    萧北淮说:“再算国库能拨的银子,如今不缺了吧。”

    “若还不够,本王这儿还有一份名单,”萧北淮掏出一本册子,“诸位猜这是什么?”

    心里有鬼的,一下白了脸,大冷天地出了一额头的汗。

    他们不知那册子上写的什么,但害怕。

    天子视线扫过众人,对萧北淮说:“淮王,此次赈灾一事便交与你全权负责,你想要谁一块去?”

    天子希望他适可而止,岔开了话。

    萧北淮看着天子,淡漠地笑了。

    这么多年,他这位父皇最爱做的便是适可而止。

    萧北淮说:“人,儿臣已经定好了,正是方才那几位大人和他们家中晚辈,父皇放心,他们穿着这身官服必会尽职尽责的赈灾,安顿好受灾百姓。”

    显然,萧北淮的意思也很明显,做不好,这身官服也就穿到这儿了。

    还有一同前去的晚辈们,办不好事,就一辈子都是晚辈,休想入仕。

    一本不知写了什么的册子,一个随时都能被摘掉的官帽,使得这次商讨赈灾事宜格外顺利。

    当日就什么章程都定下了,只待次日集结人马押送银两前往密州。

    待朝臣散去,天子留萧北淮说话。

    “做事不要太激进,这些老东西都不好对付,朕说过你多少次了,你怎么就不听呢?”天子一副苦口婆心的模样。

    萧北淮将册子扔给他看,上头写的正是他报出来那些大臣家中铺子收益的记载,并没什么额外的证据把柄。

    萧北淮道:“一件事,还不值得我用两样把柄来威胁人,只不过是给他们提个醒,不要给出去两万两,转头就变本加利的双倍十倍收回去。”

    天子翻完册子,还给他,“你心里有数就好,贪官杀不干净的,只要不太过,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过去,你总得用人。”

    “不过也不是一个都不动,选最肥的那个动就好,一次就能填半个国库,够用了。”

    授完帝王的御下之道,天子又埋怨起萧北淮来,“你如今是什么事都不肯跟朕说了,果然是娶了王妃就忘了爹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