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跳台滑雪退出娱乐圈[竞技]: 第53章 第 53 章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我为跳台滑雪退出娱乐圈[竞技]》 第53章 第 53 章(第1/2页)

    以马尔塞为例,马尔塞这个体型匀称、身高一米八二的成年男性职业运动员,从起跳点跃出的速度,目前稳定在94公里每小时。

    但这可并不是马尔赛助滑阶段的巅峰时速。助滑,可不是松手下来站稳就好的。

    马尔赛现在直线段冲下来的极限速度就可以达到65公里每小时,进入弧线段入口后,在弧线段前三分之一,达到82k/h,接下来到弧线段出口,他依然保持平均每秒加速13k/h,运动速度,在弧线段出口达到最高峰。

    但接下来,从弧线段出口到起跳点,他会平均每秒减速/h!

    这一段,尤其需要用起跳前的下蹲动作和力量,进行极精微的控制。

    凌放目前,在盯紧助滑后段的情况下,全力以赴,可以做到不减速,这是目前国际上一线跳雪运动员里相当不错的水平,考虑他的年龄,更是可贵。

    但是,他不能止步于此。

    国际顶级跳雪运动员,比如曾经年轻时候的奥维尔,和日本上一代的三冠王,当年都可以在没有太多科学研究和理论支持指导的情况下,做到弧线段过后,依然正向加速!

    在凌放同台竞争过的所有人里,芬兰的高个子运动员克里斯多夫,在助滑后段加速度保持方面,和目前的凌放不相上下。

    而技术形态已经更成熟的几位国际大赛强敌,比如哈萨克斯坦的那位阿伊苏、挪威的克努特,都可以比较稳定地在大赛中,确保这个加速度的正向变化。

    这需要动用到腰臀力量以及下肢各个关节,尤其是膝盖关节,在直线段以及弧线段前段,理论上最好可以全力降阻、提高对重力加速度利用效率;但是呢,又要人体能在弧线段的后段,将逐渐变为负荷的这部分外力消化好。

    一方面,要挺住绷紧、把全部力量都积蓄给起跳的那个瞬间,另一方面,要快速调节力矩,避免减速。

    关键点在起跳前。

    反向微微下蹲蓄力这个动作,看似只是一瞬间,但动作重心的转换时机,却决定了这一段里,同体重运动员的加速度差距会非常大。

    竞技体育技术的精微,就在于此。

    现代体育竞技就是这样,无论动作在外界看来多么单纯,助滑阶段,仿佛只是猫着不动、找时机那么一蹲、一跳而已,可它背后都是一整套的技术分解。

    再背后,都是运动员们一日日的、重复而枯燥的辛苦练习。

    午后的阳光,带着南疆春日的气息,透过民宿的小窗照进屋子里来。

    凌放躺在瑜伽垫子上,在认真拉伸——他刚结束一组被姥爷点评为“怎么和偷地雷一样”的踮脚快步原地跑动。

    姥姥端着一盘巴哈瓦拉点心出来,“刚用这边的烤箱烤的,不过还是加的我带着的葡萄干,小放现在可以休息了吗?快来尝尝!”

    她也知道孩子再过两年,就没法随心所欲地吃这些油啊面啊、蜂蜜葡萄干做的甜点了,老太太心疼得很,连出来玩都要惦记着给小...

    外孙做点儿自家吃食。

    凌放也练差不多了,拿脖子上的毛巾擦擦汗,打算吃点东西午休。正要去冲个澡的功夫,手机响了。

    ——这是个召唤他出国救场的电话。

    国家跳雪队里一位叫张硕的师兄,训练时意外受伤,无法如期参加夏季大奖赛的法国库舍维尔站。

    国际雪联夏季大奖赛,是和冬季世界杯同级的a类赛事,国家队不能轻易地浪费这个名额。

    中国跳雪运动员跳真台的机会本来就少,能去一次去一次。

    凌放还剩三天的假期,要提前终止了。

    凌放个人原本预定赛程是六月中旬才出国,是去参加北欧几个分站的夏季大奖赛-北欧三国系列赛。

    北欧那边的分站,竞争水平较高,国家队才决定派凌放。

    张师兄原本要去的,则是法国分站,时间在五月底,那边还没有k120大台,只有k90标准台。

    对凌放来说,这个时间有些紧。但是这种事,只要被点到名字,就义不容辞。

    凌放恐怕,要提前离开这片胡杨海了。

    凌放挂了电话,犹豫片刻,低声跟家人们讲。

    姥姥走过来。

    老太太现在要微微踮脚才能搂住小外孙了,她亲亲他的额头。

    “去吧孩子,这个年纪,就该去做高天上的雄鹰。”

    沈擒舟捻起一块糕点,递给儿子,眼神和她母亲一样的柔和而坚定:“小放加油!一定要注意安全!”

    凌放低头,从妈妈手里叼走它。

    唔,姥姥做的巴哈瓦拉点心,永远都那么好吃。

    这一块儿里,夹的葡萄干很多。红香妃品种的葡萄干,产自姥姥的家乡。他们家里每年都买些。

    葡萄干色泽深褐偏红、果肉肥厚柔软,入口是他从小熟悉的味道。

    自然的香甜。

    傍晚,凌放麻利地收拾好简单的行李箱,和家人告别。他要自己打车去火车站。

    萨摩耶爱可,居然通过凌放出门的时间还有箱子,意识到他要提前离开。

    “汪呜……”爱可恋恋不舍地叼着他准备出门前换上的球鞋,灵巧地躲过凌放伸过去的手。

    不给不给!都没在一起玩几天,不可以走!

    凌放蹲下来揉揉它的耳朵,“等我给你带法国的风味狗粮回来。”

    “那边有那——么——大——的特制肉骨头。”凌放认真地给它比划了半天,才好不容易从呜呜咽咽的狗狗嘴里,抢救出自己的鞋,成功出门。

    叶飞流在火车站接到徒弟,马不停蹄地带上他,准备飞往北京,转机去法国。

    倒不是为了赶着比赛,他们主要是为了装备。

    五月底开赛,凌放要立刻结束假期的原因,是他必须打乱原定行程,提前赶到欧洲去换雪板。

    这毕竟是非常依赖空气浮力的运动。现代科技之下,雪板材质越来越轻,不占重量,大家也当然想要更长的雪板,增大飞行张力。但是跳台滑雪的雪板长宽都规定得非常严格,雪板长度要求不超过身高的1.45倍。

    卡到毫米。...

    越是高级别赛事,限定越严格,国际雪联夏季大奖赛和世界杯都是赛前会检查的。最理想的方案当然是尽量按照上限定制,但很多运动员20周岁前还会长高,身高变化太快。

    所以凌放这个年纪的运动员,基本都是每个赛季重新订制跳雪版,尤其他现在,个头涨的快,冬季和夏季都要换。

    这东西,目前还是靠进口的——其实没那么大科技含量,板子芯的本质只是塑料和碳纤维混合体而已,表面阻尼材质也没什么高科技。这东西,国内也不是产不了,但是实在没市场。

    实际上,全世界的货源都在北欧那有限的几个国家,顶多加上德国。

    原本凌放订制的雪板,就是要等排单,现在他还提前出来比赛,按原来的就赶不上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