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跳台滑雪退出娱乐圈[竞技]: 第47章 第 47 章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我为跳台滑雪退出娱乐圈[竞技]》 第47章 第 47 章(第1/2页)

    国内对跳台滑雪有了解的观众,很多是提前挺早,就打开电视等待。

    家里其他人,看人守着央视五台,好奇,就会顺口问一句:“这项目就是你爱看的那个跳台滑雪?咱们的成绩怎么样啊?”

    ……好问题!

    秉持不立fg的原则,一般就回复:“反正第一次有人参加冬青奥,崽/爸/妈/哥/姊,要不先跟我一起看看、看看就懂了!”

    今天,是中国跳雪运动员凌放的冬青奥首秀!

    这里面,也有人是凌放曾经的粉丝,但放在关注冬季项目的观众基数里,也不算多。毕竟,凌放参赛就是中国跳台滑雪项目的一个突破了。

    国内绝大部分普通电视观众,并没专门关注过这个项目,在电视看一个16岁少年跳这么刺激的项目,就已经觉得:好样儿的,中国第一次派人去?平安就行。

    为数不多的爱好者,也觉得孩子未来可期,跳台滑雪这项目,20-27才是黄金期。

    现在成绩不重要,安全和历练才重要。

    极限运动类别的项目嘛,讲究个:心态

    冬青奥这种级别赛事,是有中国运动员进入决赛时,才会实时转播。因此本场比赛,可以理解为就是为了凌放一个人转播。

    他去年一年成绩不算前列,所以当地电视台给的镜头没什么特别,要说特别,那可能就是给拉了带上滑雪镜前的大特写——不得不说,确实“特别”地好看……

    镜头给到凌放时,央视解说的语气也带着明显的兴奋,两位解说里,一位是比较了解跳雪的体育频道女主持,另一位则是退役的跳雪运动员苏靖。

    做过职业跳雪队员的苏靖,解说过前两届冬奥会跳台滑雪,不过他这还是第一次参与跳雪冬青奥赛事解说,心情尤其地开心,从转播开始,他嘴就叭叭地没停过:“……确实是有好几位未来跳雪运动的潜力新秀啊!而且,我们中国的这位小将是真的不可小视!大家今天可以期待一场精彩的比赛了!”

    女主持人稍微把控了节奏:“苏靖老师今天格外兴奋哈哈,但是客观说,凌放去年的成绩在青少年组而言也不算突出?”

    苏靖自信满满:“嘿嘿我就不担心这个了。去年……去年有许多客观情况嘛……另外有几位成绩不错的选手已经超龄升成人组了,没有来。这次冬青奥吧,有个好机会就是,挪威作为本土强队,目前国际赛事表现稳定的20岁以下选手暂时空档,来的三位小将都被凌放在一周前的洲际杯超越了!利勒哈默尔跳台,其他国家这个年纪的运动员都不常跳。这就要拼心态,凌放有个最大的好处——这孩子非常沉着,进步也很快。”

    其实苏靖和凌放一面都没见过,就已经当自家孩子叫了。

    语气里满满的都是自豪。

    连带得许多不大了解情况的观众,也都有些跟这位中年大叔共情,愈发期待起来啦!

    “来看看吗?中国的选手来了哦!”很多观众家中,不是粉丝,只是看了眼这个比赛、大概知道了是什么运动的,都忍不住大声嚷嚷一句。

    镜头里的中国小...

    运动员,正在沉稳地预备、等待信号。

    凌放微微吐气,不疾不徐地调整呼吸节奏。

    ——出发!

    专业的国际赛事转播,还是和之前看的饭拍感觉不同。原来,无人机和摇杆摄像机追随着运动员的身影,能够清晰地录入他的面容。

    而且,人在空中,居然能真的发出类似于滑翔机的破空声!

    着实带感。

    有架无人机,稳稳地从凌放的左侧跟随着他,一边嗡鸣,一边以尽量和人体一致的下落速度,追着运动员的飞行曲线拍摄。

    这是一架中国产的高速摄影专业无人机。

    其实很多精彩的雪上项目,比如障碍追逐、雪上技巧,都有职业摄像师可以踩着雪板,跟随运动员,滑行、跳跃都溜得很。

    但是跳台滑雪……确实做不到。也不是所有场地,都适合架设成本高昂的空中大摇臂。

    也就是这几年,中国的无人机技术跨级腾飞,才使得国际上一些跳雪赛事,可以有比较稳的跟拍多镜头。

    “凌放助滑……起跳、好的!起跳很稳、飞行期也很稳——”央视的主持人随着前方回传的转播画面解说着。

    而专业解说苏靖,则是全神贯注地看着,看起来比凌放本人紧张多了。

    从凌放松手开始助滑之后,苏靖就一言未发。

    “落地了!好,他稳住了!”主持人轻声地欢呼。

    凌放落在了雪地上的第一条红线之外。

    不过很可惜,第一跳,他这发挥只能算是中庸,91.5米,将将超过k线。

    解说苏靖在节目刚开始介绍凌放时,还激情满满,紧张地看了过程,直到凌放落地时,他忍不住地叹了口气。

    苏靖情绪未免太外露了,女主持人不露声色地往回带了带:“……无论如何,平稳着陆,成绩有效。观众朋友们,这已经是中国跳雪青训的里程碑,我们16岁的小将凌放,未来一定会更好。大家可以继续等待他的第二跳!让我们共同期待。”

    第一轮跳完,凌放有个还算不错的姿势分,再加一点风力抵扣分,也只暂列第九名。跳雪比赛是两轮综合打分,正常看来,这次冬青奥,他争夺奖牌的希望不大了。

    屏幕闪回了几位有望争夺冠军的运动员,主持人就跟着回顾:“可以看到,3-5名的分数非常接近!第二名芬兰运动员克里斯多夫,稳定的发挥,已经超出hs线,和后面梯队拉开了极差!可以说,只要第二跳不出大的意外,前两位已经各自锁定了一块奖牌。”

    解说苏靖也意识到自己不该太沮丧,跟着继续:“目前暂列第一的是今天超水平发挥的美国队运动员,杰夫.杨,103米,今天是他个人标准台的最好成绩。对了,这是一位美籍越南裔运动员,说起来,他的大赛运就一向蛮好!”

    主持人马芳虽然不常做跳台滑雪体育赛事解说,但是准备得也充分,她点了点头,巧妙地接话抛出问题,以便于让观众更了解跳雪这项比较冷门的奥运项目:“苏靖老师,跳雪这个项目,还是比较看运气的对吧?”

    “是呀,”苏靖感慨,“跳雪飞行阶段太重要了,除了不同跳台坡度对运动员...

    适应性的要求,主要的环境因素就是风,风向、风力、风场的突然变化,这些都是能影响运动员成绩的重要因素。”

    “您就是说,比如,顺风会把人体送的更远些?”主持人代观众提问。

    “不不不,我们说的好风,一般都是说逆风。如果正常起跳,飞行姿势正确,那逆风才有抬升作用啊!这就和飞机一样,你想,气流正面迎过来,才有升力。虽然同时带来了阻力,但是那点影响,和滞空飞行时间比起来,还是不重要的。”苏靖笃定地说,

    “哦当然,也有风力抵扣分的因素……教练和运动员要好好权衡考虑的。”

    他叹道:“凌放的第一跳呢,就是运气不太好,我看他起跳没什么问题,虽然没用他据说已经比较成型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