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风华: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东京风华》 40-50(第2/15页)

   ……

    声音越来越远,顾九感到好笑,心道,你当猫成精了?

    然而仅隔了两秒,她与沈时砚不约而同地顿住脚步。

    四目相视,皆是沉默。

    孙氏正在佛堂,院里的丫鬟看到他们来,便要去禀告,沈时砚却出声拦下。

    房门虚掩,顾九推门而入,声响惊动了正跪在金身佛像前念经的孙氏,她回过头,微微一愣后,连忙起身。

    “王爷可是有什么事?”孙氏欠身。

    “只是问一些话罢了,”沈时砚温声道,“杜鹃说张氏出事后,除了她们院子里的人,你是第一个赶到的。”

    孙氏说是。

    “那会儿民妇恰好跟玲珑在花园消食,听到兄嫂院中传来丫鬟们的尖叫声,便着急赶了过去,”说到此处,孙氏泪水在眼眶中打转,“没曾想,进屋一看,会是那般情况。”

    顾九边听边重新细瞧着佛堂的角角落落,闻此,故作感慨道:“我见娘子如此伤心,想必和张大娘子关系不错。这年头,像府上这种兄弟不分家,妯娌关系和睦,实在少见。”

    孙氏擦泪的动作顿了顿,低眉道:“我们二房这些年全靠易哥儿养活,这番恩义,民妇心中对兄嫂自是感激不尽。”

    顾九不禁挑眉,这话回得极其漂亮。

    我只知道我心怀感恩,记挂这份情,与她和善相处,至于对方心底究竟是如何想我的,我就不得而知了。

    沈时砚问:“你申时末从张氏院中离开后,去了哪?做了什么?”

    “回去之后,民妇便一直呆在佛堂诵经,”孙氏道,“直至晚膳时才出去。”

    “你进屋后,对后窗的开关可还有印象?”

    “这……”孙氏道,“民妇记得应该是关着的。”

    沈时砚没再问什么,抬眸与顾九对视一眼,两人离开佛堂。

    迈步跨出门槛之际,顾九忽地回头,恰好和孙氏目光相撞。她笑笑,语气随意:“孙娘子,这熏香还是淡些好闻,今日就挺好,不似昨日呛鼻。”

    孙氏温婉地笑着,转动佛珠的手指慢慢收紧:“是吗?民妇常年呆在佛堂,对熏香的浓淡都已习惯了,倒是未曾察觉。”

    第42章 喜丧

    “那便是唐易在撒谎。”

    房外天色阴沉, 厚重的乌云近在咫尺,逼压着潮湿空气,凉风习习。

    顾九扶住后颈, 懒懒地转了一圈脑袋。

    要下雨了啊。

    两人并未折返回前院,沈时砚命人唤来唐易, 问起柳云苓生前的住处可还在。

    “在的, ”唐易顿了顿,“只是不知这和有什么关系?”

    “与唐娘子和张大娘子的死无关, ”沈时砚道:“只是本王昨日翻阅近些年卷宗时,发现两年前掳走柳氏的贼人入狱后,却单单咬死不认柳氏的失踪和他有关,便疑心其中是不是另有隐情,是以今日顺道来府上问问当年之事。”

    顾九不动声色地瞥沈时砚一眼,见他扯谎扯得如此气定神闲, 唇角微微翘起。

    唐易走在前面为他们引路,不见神情, 只听他语气愤懑:“这千刀万剐的恶徒,害我表妹至今尸骨不明,他纵然不认, 来日我下了黄泉,也要再去阎王爷那状告!”

    沈时砚和顾九无声对视一眼。

    这个回答

    要么唐易当真不知道供词古怪一事,当初是被府衙官差糊弄了过去,要么他深知其中隐情,在这与他们揣着明白装糊涂。

    沈时砚只一笑。

    没有再问。

    柳云苓的院子坐落于唐府西北角,红木雕梁, 黛瓦竹幕, 入目一处四方清湖, 莲碧浮动,游鱼嬉闹。木桥横跨,相接碎石曲径。抄手游廊抱湖而立,四通亭台阁楼。一眼望去,清雅静谧,景致怡人。

    三人行至一间房前,唐易推门侧身:“王爷,这便是了。”

    房内干净整洁,灯台有烛无斑,盆景绿葱,花卉娇艳。如果不是提前知道,很难看出这里已许久未有人居住。

    顾九用指腹抚过六方茶桌,不见灰尘。

    倒是比那画待遇要好。

    她边闲逛边问道:“唐掌柜经常派人打扫这里?”

    “是,”唐易眉梢舒展,眼底尽是忆起故人时的温柔,“这里角角落落都有云苓生活的痕迹,小人舍不得让她曾经居住的地方成了荒处,便命仆人隔两日来清扫。闲暇时,小人也都会来此稍作休憩。”

    顾九笑道:“看来传言倒半分夸张都不曾有,唐掌柜对柳娘子当真情深似海。”

    “我们二人自幼青梅竹马,若不是飞来横祸——”唐易抿了抿唇,眼眶泛红,“故人已去,情谊难灭。”

    沈时砚停在梳妆台前,看着妆奁里琳琅珠宝,随手拿起一根玉簪:“这些都是柳娘子生前之物?”

    唐易称是,他解释道:“云苓所留下的东西都在此处,它们都是小人平日里的念想,故而保留得很好。陪葬的那些金银细软,是小人另外购置。”

    沈时砚把玉簪放回原处,负手但笑:“唐掌柜既是如此重情义之人,为何没给杜鹃一个名分呢?”

    此言一出,唐易神色微僵,不自然道:“王、王爷这话是什么意思?”

    “字面意思,”沈时砚走近两步,停在唐易面前,淡笑道,“昨夜本王审问杜鹃时,她不小心将你们之间的事说了出来。”

    唐易瞳仁轻颤,半响,泪水夺眶而出。

    旁边看戏的顾九不由地愣住。

    这是闹哪样?

    只见唐易摇头苦笑:“我对不起云苓。”

    “杜鹃是母亲特地从外面买来为小人做妾的,”唐易垂下头,哑声道,“母亲深知小人对云苓的情谊,晓得小人定不会同意,于是便趁小人醉酒之际,将杜鹃塞入小人房中。那会儿小人识不请人,误将她错认成了云苓,方才——”

    唐易哽咽不已,掩面痛哭:“我对不起云苓,我对不起她啊!”

    空荡荡的院落,为唐易宣泄而出的悲痛蒙上层层凄凉悲怆。本该是催人泪下的场景,顾九却是眉心蹙起,满眼漠然。

    太刻意了。

    唐易句句回话离不开柳云苓,离不开他对柳云苓的情深义重,就连和杜鹃一事,也说成是醉酒误认成柳云苓才导致的。

    反复强调,过犹不及。

    张氏已死,无从查证唐易这番话的真伪,而杜鹃又是一个无名无份的丫鬟,纵然她敢告知真相如何,没有确凿证据,人们也多会认为是贱奴不知廉耻,勾引主家,妄想享拥荣华富贵。

    眼瞧着从唐易嘴里问不出什么,两人便不再浪费时间,过多与他纠缠。出了唐府,沈时砚没着急回府衙和楚安碰头,反倒是让流衡将马车驶向潘楼街南侧的界身巷。

    顾九迟疑一瞬,问道:“王爷去那处做什么?”

    沈时砚笑而不语,露出藏在腕处的玉簪。

    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