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炮灰家庭: 第41章 好处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七零年代炮灰家庭》 第41章 好处(第3/4页)

口:“家英,你都十六了。在我们农村,十六岁就是大人了。你既然做出了这样的事情,那么你要自己承担后果。”

    董家英不明白了,怎么林家忽然就要放弃自己了。珠子呢?珠子呢?对,只要找回珠子,就能知道是哪里不对劲了。

    程晓燕等大哥说完后,不客气地拿起角落放着的扫把朝马爱红比划:“你是要我送你出去,还是自己出去?”

    马爱红见状,没有办法,骂骂咧咧地重新把董家英给抓在手里,往大队长家里拖去了。

    程晓燕看着她们的背影,问道:“大哥,事儿到了老叔那里,会不会让他老人家为难?”

    林大哥摇摇头:“关于董家英的事情我早就跟老叔交了底。我们林家可以给她提供帮助,但是却不能让她觉得我们予取予求。”

    程晓燕点点头,想起回忆录里面出现过的,董家英亲人的事情,她张张口,最终还是觉得暂时按捺下来。这个时候,找一个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只是,董家英并不是没有亲近的亲人。按照回忆录里面的信息,董家英还有一个对她非常好的舅舅。

    这位舅舅,现在估计还在城里的厂子里面上班。但是,具体是哪个单位,回忆录没有写清楚。

    程晓燕盘算着,这个人是不是能托人找找。要是找出来,把董家英送走,是个最好的办法。

    看着董家英跟马爱红离开后,很多村民也跟着离开了。不过,有一个大娘却是留了下来。

    只见她脸上闪过一抹纠结,最后遮遮掩掩地拉过林大嫂说了几句,然后匆匆地离开了。

    程晓燕见到大嫂脸上那奇怪的神色,想了想,还是没问出口来。

    晚上,林家的饭桌上,关于董家英的事情也只是简简单单交代了几句。不外乎是最终董家英要赔偿一半瓦片的钱给马爱红,至于另外一半,则是马爱红自己负责。而董家英身上,在过来红星大队之前,其实是带了钱的。

    除了这个外,最重要的就是林启生去糖厂上班的事情了。

    糖厂,全称清水公社国营糖厂。这个国营单位是整个清水公社甚至是整个省都赫赫有名的。跟其他厂比起来,糖厂排在了人们心里的第一位。

    这个单位不止福利好,工资高,而且每个员工还有定额的不要票的糖。在白糖和红糖精贵的今天,谁家走亲戚带上一包糖,那就是有面子的大事情。

    公社离大队说远不远,说近不近。这林启生去糖厂上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住宿问题。

    像他这种新进厂的,如果没有遇上办公室的岗位,按照级别,基本上只能住十人大通铺。

    “启生,要不等你去糖厂上班后,在公社租个房子?”林妈妈双眼灼灼地问道。要知道,小儿子结婚都几个月了,这小儿媳肚子还没个动静了。要是在公社租了房子,偶尔小儿媳过去,总能有个落脚的地方。

    一听要花钱租房子,程晓燕不太赞同。

    她已经知道还有一年多,市场就会全面开放了。这个时候,最应该把钱给留着,等以后好作本钱的。再说呢,家里的钱也紧巴巴的。她每天都要在大队上工,来回公社最多骑个自行车。特意租个房子,实在没有必要。

    林启生知道她的意思,直接开口拒绝了母亲的好意。

    “妈,我刚过去人生地不熟的。房子就不租先,进厂先学习一段时间。反正最差也有个大通铺可以睡。”

    林爸爸很赞同小儿子的观点。男人嘛,就是要吃点苦头才能上进。

    这时候,林爷爷问了句:“大队的名额有说怎么安排吗?”

    这事儿林家人都不打算参与,所以大家也没过多地关注。

    还是林启生因为帮着大队干活的原因,知道了一些。

    “大队部打算按照糖厂的招工标准来招人。”

    程晓燕回忆起糖厂的招工标准。要是没有记错的话,糖厂招人好像最少得初中毕业吧!之前她好奇陆盼盼为什么不在糖厂上班,反而跑到国营饭店的时候,这姑娘跟她说过一些厂里的招工事情。

    像她这样的厂领导子女,其实是有办法塞进糖厂的。只是这姑娘的想法比较特殊,喜欢吃好吃的,又不想整天呆在糖厂那个从小看到大的地方,最后被她爸爸给弄进了国营饭店里面。

    “我们大队,初中毕业的人可不多啊!”林二哥听完后,感叹了一句。

    可不是嘛!

    整个大队几千号人,剔除老人、小孩后,剩下满十八岁的,基本上都是小学甚至是没上过学居多。像她跟林启生这样的高中生,那真是风毛菱角。

    就连林大哥跟林二哥,因为不喜欢读书,初中也就读了一年就回家干农活了。而林大嫂跟林二嫂就更不用说了,小学念了几年就没去了。

    “这个标准一出来,卡掉了不少人啊!只是,大队部有决定这个名额会不会给到知青呢?”

    程晓燕一直比较关注的就是这个。

    要是工人名额给了知青,怕是整个大队的人都要不干了。只是,这初中毕业,真的拦住了太多人了。

    哎!

    大队部这边,也在为名额的事情发愁。

    按理来说,这天大的好事应该喜气洋洋的。可是,整个大队沾亲带故的,顺了哥意,拂了嫂意。

    幸好,糖厂那边有了具体的招工标准。所以,这事儿就从大队长的发愁转到了那些想拿名额的人发愁了。

    “大队长,这名额可不能便宜了知青。”大队的妇女主任比较实在,直接就嚷了出来。

    “是啊!这名额是补偿我们大队的。”

    “没把这些知青都弄去干重活,我们大队已经够厚道的了……”

    确实是厚道。如果换一个人当大队长,这些知青怕不是要过得更加艰难了。

    大队长摆摆手,示意大家都安静一下:“糖厂的招工标准都出了,要的最少是初中生。咱们还是赶紧寻摸着,看看咱们大队有多少初中毕业生比较要紧。”

    被邀请过来的林氏族长听完后,从兜里掏出了一张纸来,上头记录了十几个人名。

    “这是我们族里初中毕业的名单。”老头子说着,嘴角咧开。

    整个大队的干部有一多半都是姓林的,看到族长的动作都跟着笑了起来。

    是啊!他们姓林的,初中毕业的孩子还是有那么十几个的。那些个外姓的,怕是扒拉不出两个来。之前还有人酸他们姓林的糟蹋钱,送孩子去公社上初中。这初中上完了,还不是回大队干农活。

    那时候,他们脸上不乐意,跟那些人吵嘴。不过,心里还是有点埋怨族长,让他们的孩子不能早早下地挣工分的。现在看来,姜还是老的辣!

    一个姓王的大队干部就酸溜溜地说道:“老爷子,还是你老有见识。”

    林家族长乐呵呵地摇摇头:“是孩子争气,不然,我老头子还能有本事让他们上初中不成……”

    一番商量过后,整个红星大队一共统计出有二十个初中毕业生。这二十个都是货真价实,上完初中,拿到毕业证书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