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 第380章 之四六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殿下》 第380章 之四六(第2/2页)



    哎,太子跟陛下没区别,站太子还不如站陛下呢。

    可站陛下,就怕陛下哪天再心血来潮给边关换将,介时就不知有没有今日好运道了。

    李尚书简直为站队的事愁不轻。

    是的,刑部要犯的口粮啊,这点小屁事李尚书根本不放心上。刑部不至于连这点银子都没有。

    他发愁的是将来的前程。

    李尚书一面发愁一面收集信息,然后,他就发现兄弟衙门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尤其帝都府,非但没往里补贴,帝都府的犯人还能挣点银钱反哺衙门。

    李尚书知道夏府尹是个人才,却未料夏府尹还挺有政治眼光。你跟你老子两头下注下的好不顺畅。

    李尚书一琢磨,他不好到公主跟前卖忠心,尤其现在公主住后宫,他又不是公主老师,不似在万寿宫,顺脚就能请个安。

    于是,李尚书完全不介意拾人牙慧,他跟赵族长也是旧识。

    只不是同科罢了。

    李尚书琢磨着,我们刑部犯人闲着也是闲着,我也去给他们寻个管饭地界儿。他也去找赵族长了。

    赵族长接到李尚书的帖子,不得不接待他。虽则依赵族长为人,委实与李尚书没啥志同道合的话题。但李尚书身为一部尚书,当年赵族长在朝为官时就领教过这位官场前辈的八面玲珑。

    何况,公主会需要刑部尚书的支持。

    二人相谈甚欢,赵族长说,“公主庄园清理水渠的活已经包给帝都府了,要不这样,庄子上的路一下雨就不大好走,我想都修成硬面的,以后也方便公主过去游玩。一样包三餐,按工计费,李兄看这活如何?”

    李尚书一拍大腿,“行!这活我们刑部包了!”

    犯人们的饭食有了着落,还能跟公主委婉的搭上关系,简直一举双得。

    李尚书非但跟赵族长重叙旧情,还顺带打听了赵族长家儿女的婚姻,若非赵家孩子婚姻早定,估计李尚书都要跟赵族长结个儿女亲家啥的。

    公主的庄园取租比寻常人家还要低一成,依附庄园而生的管事佃户们日子好过,不乐意做这些苦活,赵族长索性都包了出去。

    得了公主银钱补助的秦寺卿稍晚些听闻这个用犯人挣银米的法子,立刻找到赵族长,先说了他跟公主的渊源与交情,然后秦寺卿才委婉的问,还没有用犯人做工的活计,他们大理寺也有犯人,关着也是关着,不如出去锻炼锻炼,比每天关大牢强。

    赵族长很大方的表示,公主还有田庄。

    全帝都的犯人都跑去给公主干活了,这事被巡城御史知晓,报告上去。因为事关公主,程御史就亲自禀告了荣晟帝。

    荣晟帝目瞪口呆,程御史道,“据刑部、大理寺、帝都府说,牢中阴暗湿冷,一则到户外干活对犯人身体有益,二则也能解决犯人的饭食。他们也没让犯人去给旁人干活,就是不晓得公主知不知晓此事。”

    荣晟帝道,“待朕问一问公主吧。”

    此事,荣烺是知道的。

    她说,“阿慧进宫跟我说了。现在朝廷各衙门都很艰难,秦寺卿还从我这儿打了五千两的秋风。连主官都觉着吃紧,犯人们怕要喝西北风,我想着这也是一件善事。犯人外出一样有看管,那些个重犯要犯是不敢让他们去的。都是些案子较轻的,身上没功夫的,能出去做活。他们出些力气,庄子上出些银米,对付过这季,也就好了。”

    荣晟帝道,“怎么没跟我说过?”

    “开始就帝都府的几个人,我不知道刑部大理寺也跟凑热闹。再说,又不是什么大事,我看父皇您每天为银子发愁,都愁的不行了。”

    想到朝廷银钱吃紧,荣晟帝一声长叹,还是与荣烺道,“这样的事,还是要跟我说一声。不然叫御史台问到我跟前,我一点儿不知道,这也不好。”

    “我知道了。”荣烺痛快应下。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